钢铁被腐蚀原因
钢铁腐蚀,是金属和周围环境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一种破坏性侵蚀。
其表现就是钢铁表面产生铁锈。
在自然界中,金属为什么很容易受到腐蚀,这是因为绝大多数金属(除Au 、Pt、Po外)在大气中处于不稳定状态,它与周围介质具有发生
反应的倾向,这与金属本性有关,在热力学上,用吉布斯函数△
G值来衡量
如△G值为负值,则腐蚀反应是可能的。
△G值愈负,金属腐蚀倾向就愈大;如△G值为正值,则该腐蚀过程不可能进行,
例如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我们可以从其反应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G值判断。
一般常见的金属,Fe、Mg、Cu、Zn、Sm 、Ni、Mn、Cr的氧化物△G值是负值。
说明这些金属与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有自发进行倾向即可能发生腐蚀。
当钢铁被氧化后生成氧化铁,而氧化铁没有金属原有的物理性质,即较好的抗压强度。
且钢铁结构由于表层不断被氧化,钢铁的质量不断变小,会使钢铁结构件的物理性质(如抗压机拉伸)不断变弱。
如果不对钢铁材料进行保护,那么很短时间内就会被腐蚀而出现穿孔及结构件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