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课堂教学设计
自学、观察、实验、练习、讨论等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可续行)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设计及设计意图
评价任务设计
三备(教后再设计)
课
前
对
话
让学生回忆从含氢化合物中制取氢气的方法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教师评价并且适当补充。
此处根据教师的探究情况,整改后采取多放给学生点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力争学生自主得出答案。
识。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能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喜欢对科学信息作批判思考、质疑或评价。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探究欲强,并且有热情,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他们会对工业、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与人辩论。本节课以教材为载体的内容恰好符合并顺应了这些特点。学生已经学会了Cl-、SO42-、CO2-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本节课通过鉴别氮肥和探究氮肥的“跑肥”现象增加NH4+的检验。让学生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的依据:
发生装置选择依据
气体的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选择依据
作业设计
1、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及生活用品来自制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要求能体现环保、节约、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2、氯气的制取药品需要用二氧化锰和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的的。
利用相关知识画出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立足于三种气体分析收集方法及原因,分析制取气体,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对比实验室气体收集的装置图,并进行分析两种不同装置各自的优点。认识观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和补充建议。
课后对话
制取氯气的装置是什么?利用收集装置的改进装置来制取气体,如何进行操作?
按要求分组组装仪器,一排组装氧气,一排组装氢气,一排组装二氧化碳,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又快、又多、又好。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肯定学生探究结果,请学生打开书确认自己的判断。
板块四
思考,回答,总结。积极思考并分析,形成正确的思维。
学会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培养变通能力和发散思维。
追问:三种气体制取的药品可以用什么?哪些化学反应能够产生这些气体?实验室最终选择药品原理的依据是什么?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再由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他评环节。
听后教师简单评参与情况,并请学生说出问题答案。
板块三
动手、合作,进行仪器拼装。
通过对仪器的选择连接,拓展学生思维,理解对装置的选择,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
中
对
话
板
块
一
动脑思考,总结补充有:药品、原理、装置、操作及检验等等。建立知识框架,形成正确的改造物质的思路。
问题: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形成气体制取的知识体系。
板
块
二
学生合作、补充、归纳,总结。练习本上书写反应原理。写完的学生,思考评价黑板学生方程式的书写是否错误。
立足于三种气体的药品原理的选择,形成知识体系,制备所有的物质时,药品原理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是否含有所制物质的元素、价格、资源、环保、能源、反应的难易、产物是否易于分离等等因素。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
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理由
重点:
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铵态氮肥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铵根离子的鉴定
难点:
铵态氮肥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铵根离子的鉴定
为达成预期学习目标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与策略
对话式课堂教学设计(课时)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课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主备人
林颖杰
授课人
林颖杰
课标依据
认识处理三废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的拓展型课程。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通过调查、实验、辩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鉴别常见的化肥,体验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有利的一面和对环境不利的一面,真正地关心农业和环境。本节内容与生物学联系紧密,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及缺乏这些元素时植物的生长缺陷都是生物课上学过的内容。本节课在综合化学和生物知识的基础上再从化学视角使学生形成新的认
学习目标
(包括情感、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目标要具体、可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了解铵态氮肥化肥使用的注意项。
2、知道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了解其他一些常用农药的名称和性能。
3、认识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访问、实验、辩论等多种形式对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
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
思考化肥、农药等对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