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分析
人性是我国儒学的重要论题,孟子曾提出性善论,而荀子强调性恶论,本文主要针对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逻辑学进展分析和阐述。

儒家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行为以及道德标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性是儒家哲学的关键论题,性善论盒性恶论这两种观点代表了截然相反的哲学思想。

本文主要从他们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且这种论证是不是科学有效这两方面展开阐述。

一、孟子主张的性善论
〔一〕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是非、恭敬、羞恶以及恻隐是人类应该具有的四种感情,同时孟子也将这四种感情归属于儒家的道德范畴,这四种感情表达了人性的内在美,进而说明人性是仁慈的。

孟子通过反推的形式指出,感情是人性的内心活动,性是心的内在属性,既然人的情是仁慈的,那么性也是仁慈的。

人具有恻隐之心,这是孟子坚持性善论的关键根据。

在论证中孟子曾说,假如一个孩子身处险境,那么旁边的人一定会感觉不忍。

这种情感并不是出于某种目的,不是想要获得名声或者讨好孩子父母,而是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人性,恻隐之心是仁者的表达,这说明人性中是具有善性的。

〔二〕感官特性类比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孟子指出人的眼睛、耳朵以及嘴等感官对于外界具有爱好,那么人的心一定也有爱。

孟子指出人的心理具有正义感,正义让人的心理感到喜悦,就像吃了肉一样爽快。

〔三〕将人性比作水
孟子指出,人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往下流的,即不与人争斗,可以促进人与人和谐交流,是一种善性的表现。

人性就如同水一样,不与人为恶,故孟子将人性比作水。

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
〔一〕人天生具有好色、疾恶及好利的恶性
荀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好色、疾恶及好利的恶性,这些恶性导致人类互相残杀,争夺利益。

因此,人性天生是恶的,只有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能让人学会礼仪谦让,进而引导人性向善。

荀子认为人性天生具有恶习,而善性是经过后天教化而产生的结果。

〔二〕以行为类比人性本恶
荀子指出人的性情并不是后天培养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人只有经过后天的教化和感悟,才能经过考虑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决定,性善并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经过后天教化才具有的。

人性天生就疾恶好利,才会引发人类社会的争斗和抢夺,只有经过后天学习人才会做出正确的行为,以行为类比人性本恶,是荀子坚持性恶论的重要根据。

〔三〕列举尧舜的话
尧曾经问舜人性如何,舜如此答复:除了圣人,普通人在有了孩子和老婆之后,对父母就不像以前那么孝顺,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对朋友的友谊和诚信也会渐渐减少。

俸禄和爵位都得到了,享受了人间的荣华富贵,那么对君王也不像以前那么忠心了。

因此,人性天生本恶,唯有圣贤不会如此。

〔四〕通过反证法论证
荀子认为人性不是生来本善,假如人性本善,那么就不需要礼仪和圣王来调节了,社会直接就可以实现正理平治。

荀子指出,绳墨以及檃栝的使用与创造,是为了拉直弯木,社会提倡礼仪、设置君王,那么是为了矫正人们的恶性。

假如弯木本直,檃栝就没有用了,假如人性本善,那么君王和礼仪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五〕断定向善的可操作性
荀子认为,假如人类经过后天法理的教化,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一样的圣人,而大禹可以成为圣人,那么是因为他有法正仁义,这种法正仁义具有被理论和被认知
的特性,人类具有理论和认知法正的特性。

因此,只要经过教化,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人性才能向善。

在理论上,虽然人人都有圣人的条件,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圣人出现,原因到底是什么?荀子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可以去做,但是为了天生的私欲而不想也不愿意去做。

因此,人人可以成为圣人只是一种理论可能,并不具备现实操作意义,就像人用双脚可以走遍天下,但是却没有人做到过。

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逻辑学分析
〔一〕性善论
孟子对他的第一个论证并没有进展证明和归纳,而对三个善端也缺少详细说明,第二个论证没有可比性,而关于后两个论证,虽然是类比,但实际上更像比喻。

总体而言,孟子所坚持的人性善论证具有很多缺陷,但由于第一个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论证比拟全面,因此不能完全否认他的观点。

〔二〕性恶论
荀子的第一个论证虽然指出好色、疾恶及好利是人与生俱来的恶习,但荀子没有详细论证和说明。

而第二个论证缺乏足够及有力的证明,虽然第三个论证引用了尧舜的话,但尧舜毕竟是传说中的君主,无法证明其存在的真实性,后两个论证也缺少足够的根据。

总体来说,荀子所提倡的人性恶并不完善,虽然不能完全否认这个论题,但也不能完全肯定。

四、结语
虽然荀子和孟子对人性的论证存在些许缺乏,但这种对人性的反思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世风日下的战国时代,他们希望通过对人性的探究重建道德体系,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参考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