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比较观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比较观

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比较观
孟子主张的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的人性论是性恶论。

两者在对什么是人性有不同的解释。

孟子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的“善端”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起点,在四点的基础之上可以培养出“仁、义、礼、智”这四德。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

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

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

《荀子性恶》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

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