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乐乎的正确意思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乐者,乐与人同也,是乐不孤也。
这一点与“说”不同,悦是自己体验,不是和人在一起的共鸣快乐。
乐,也是礼乐之乐,是乐器之乐,音乐乐器就是共鸣。
孟子所谓独乐不如与众也。
人能不失其诚,则其心必能层层打开;若不然则心必不能打开,不能成悦。
心若不开,必黯然自守,不喜与众人相接。
朋来之说,更无从谈起!
而远来之人,并不是我原来的朋友去了远方,而从远处回来。
其实说的是远方之陌生人来此,与我相识相交,亦可为友,而非为敌。
所谓远者,不近也。
不近则风俗殊而言语异,如此而能为友,岂非不亦乐乎?
不亦乐乎者,不离于快乐也。
若远来之陌生人,是侵略者,是敌人,岂能有乐。
纵观近代史,乃至东西文明史事,读来此句,尤为感叹。
而华夏文明之包涵容众之心,敬而相安之道,民胞物与之情,皆由此也。
bù yìlè hū(出自咬文嚼字)
【解释】乎:用做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即“不是”,表示反问的副词,解释时不要加上“也”字)也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例句】生活在城里的年轻夫妇真是不容易,紧张的工作之后回到家中,一大堆繁杂的家务又会使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30日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
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