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倒叙手法(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倒叙手法(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倒叙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末日前夕王溱风起,风停,叶子来不及起舞,花儿就凋落了。

门开,门关,邻家的喜字还没干透,孩子就呱呱坠地了。

跑得真急呀!她深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继续侍弄院子里的花草。

咔嚓,她剪去桃花歪扭的枝蔓。

桃花呀,即便你只灿烂一季,也不能不修边幅不是?咕噜,她给水仙灌上满满的清水。

水仙呀,春天只剩下尾巴,再不开花你就永远装蒜吧。

喵!一只猫从花盆后蹿了出来,打翻了一盆正酝酿花蕾的山茶花。

她生气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扔过去,已不见踪影。

算你跑得快。

她说。

静了一会儿,她又喃喃道,跑得快又怎样呢?跑得过时间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这么漂亮的院子,这么美好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她早已没了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惊慌与悲伤,安静得跟这个院子一样。

独处时,她经常幻想世界末日来临那一天,会是怎样的情形?或许她正与他坐在摇椅上,看小狗呲牙咧嘴、气喘吁吁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

一圈,两圈,三圈……好像没有尽头,又一下到了尽头。

或许她正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

一刹那,那画面就成了永恒。

总之,不管怎么想象,她离不开他,离不开这个院子。

尽管她和他住进这个院子,还不到两个月。

三个月前的某一天,晴,没有风,他进门时脸上却挂着风暴。

她一看就明白了,他准是从哪里知道世界末日的事情了。

还有多久?他问。

也就三个月吧。

她说。

他不语,任凭脸上的风暴变成暴雨交加。

我想辞了工作。

他说。

辞了吧。

她温顺地附和。

我们把房子卖了吧。

他说。

卖了吧。

她温顺地附和。

我们买个院子吧,就是我们一直憧憬的那样。

他说。

买吧。

她还是温顺地附和。

他们结婚时就约定好了,先努力挣钱,在城市里买房子,生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等将来老了,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座小房子,在院子里种满各种各样的花,弄一块菜地,再养几只狗、几只鸡,过上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

为了这个约定,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省吃俭用地过。

见他天天要到处去拉业务,她对他说,买辆车吧,挤公交太辛苦了。

他摇摇头,养车多费钱呀,还得缴保险,还得租车位,还是把钱留着,将来可以买大一点儿的院子。

见她拖着疲惫的身躯晚归,他对她说,不做饭了,我们出去吃吧。

她不肯,又不是什么节日,干吗出去吃呀?把钱省下来,给咱将来的院子多添几盆你最爱的茶花。

然而省下的钱,并没有变成院子的面积,也没有变成名贵的花,它们都被送进了银行,变成一纸债单——他们如愿当上房奴了。

这样,他们的第一步目标就算完成了,可是第二步却迟迟完成不了。

说不准是谁的原因,也许是他缺乏锻炼造成的,也许是她太过劳累的缘故,总之就是怀不上孩子。

现在看来,这倒是件好事,世界末日到来时也少个牵挂。

他们把约定提前了,短短的三个月内,他们把三十年后要做的事,做了个遍,在小院子里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

然而她的世界末日最终却没有来。

医生说,她的癌细胞居然没再扩散,真是奇迹。

他的世界末日也没有来。

她没事,他也就用不上偷偷藏着的那瓶安眠药了。

他们开了香槟庆祝,她与他并排躺在院子中央,被她亲手种的花环绕着,银色的月光披在他们脸上,他久久凝视着她的脸,就像读书时那样。

我们又得重新开始奋斗了。

他说。

嗯,重新开始吧。

她温顺地附和。

桃花正妖娆,水仙花也不装蒜了,没有花盆护着的山茶花顽强地爆了蕾……院子正是最美的时候。

可是他们看不见。

从医院检查回来的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回城里了,他们唯一带走的是那条小狗,直到现在它还是会傻傻地追自己的尾巴。

(选自《作品》2016年第12期)1.有评论说这篇小说采用了双重倒叙的叙述方式,别具匠心。

请谈谈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份想家都骨瘦如柴罗强①京昆高速太原到阳曲之间,松庄收费站的路口,黑虎坐在地上,大口喘气。

车来车往,黑虎在犹豫,它不知道,接下来,该是向左,还是向右?②一辆宝马飞驰而至,车窗半开,女主人抱着一只吉娃娃,在惊讶好奇的眼神中,黑虎落寞的神态,刹那就让人的心疼得紧。

③不知道该往哪一边,黑虎没有任何参考,它站起来,抖了抖精神,拖着疲惫羸弱的身躯,朝着左边的路踱步而前……④从清晨,到下午,黑虎一直在走,月亮出来了,黑虎还在走。

⑤没有休息,不敢停歇,心中装着家,世界再远,也不是天涯,朝着回家的路,黑虎努力向前。

⑥可是,两天后,它却发觉走错了方向,又累又困的黑虎快要崩溃,却没有犹豫,又掉头往回走,又是两天过去了,它回到了松庄收费站的路口。

⑦黑虎是一只流浪狗,7年前的春天,不到一岁的它流浪到太原市小店区师范街社区路泽苑小区门口,饿得摇摇晃晃,保卫室李队长和同事喂饱了它,从此,它就成了小区里吃百家饭的居民。

⑥谁家外出吃个饭,都会带回肉、骨头给它。

黑虎特别通人性,从不扑上去抢东西吃。

院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喜欢黑虎,老人们出去散步,黑虎就送到路口。

孩子们追它、拽它、骑它,它从不恼,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⑨它可爱,它忠诚,外面的生人进了院子,黑虎总是一步不离紧跟着,直到小区的居民来接了人,黑虎才会转身离去,不管是保安,还是居民,都十分喜欢黑虎。

⑩但黑虎只是一只狗。

一年前,刚生完小狗的黑虎跟小狗仔玩,外面一位生人进院时,黑虎扑上去就咬,幸亏咬得轻,值班室的人集资赔了对方500元钱。

担心黑虎再咬人,值班室李队长把黑虎送到晋阳湖,两天后,黑虎就回来了。

李队长又开车把黑虎送到了清徐,5天后,狗窝还没拆,黑虎又回来了。

今年5月中旬,护仔的黑虎咬伤了院里的一位老人,老人一家没有说什么,提醒值班室保安要看紧它。

李队长和保安们都挺过意不去的,再通人性的狗也有兽性的一面,如果万一扑倒谁人家骨折了,用得上万元,谁负得起?更何况,黑虎的身长约1米,本就属于城市禁养范围。

这是黑虎第三次被遗弃。

黑虎是被李队长和同事老申送走的,路上一个多小时,它听话地趴在越野车后备厢,没有叫唤,也没有朝车窗外看。

李队长两人从长风东街上高速,经阳曲,向东,出了盂县南高速口后,又向前开出老远,越野车停了下来。

陪黑虎待了一会儿,李队长和老申上了车,一脚油门,越野车就飞速地逃。

瞄了一眼倒车镜,黑虎在车后狂追,老申流着泪,不敢回头……尽管被骂,被打,被遗弃,可是黑虎还是要回家。

一百多公里,黑虎倔强地行走,二十多天过去,车的声音和气味早就淡了,一开始或许还可能帮它辨路,到后来,只能凭它的方向感。

从太原到盂县的高速路是太阳高速,属于京昆高速的一段。

在太原到阳曲一段的分岔口较多,如松庄站、杨家峪站、丈子头站、阳曲站等八九个收费站。

过了阳曲,至县南高速出口,一路就没有岔口了。

其中,回程中最难走的是阳曲收费站附近一段“互通”,这个“互通”是太阳线、大运线的交汇处,经常有司机在这儿走错路口。

黑虎能过高速互通,太不容易。

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任何食物。

黑虎找一回食物,必须下高速,沿线有乡镇村子,至少得跑到两公里以外。

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强烈的思念已超越一条狗的本能。

七月的一天下午,一只脏兮兮的大黑狗从外面进来,兴奋地在地上打滚儿,尾巴摇来晃去…是黑虎!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声音里充满兴奋和不可思议。

对面居住的居民老王,听到动静后高兴地剁肉,装上它最爱吃的生鸡蛋。

不一会儿,看黑虎的居民越聚越多,带来的牛奶就堆了二十来袋,还有鸡蛋、鸡骨头。

黑虎走的时候胖胖的,回来时瘦了一圈儿,身上的毛都裹着泥,支棱着。

不过在那天下午,它不动也不吃,就在保卫室门外卧着,两三天后才开始进食。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累着了,是真累。

二十五天,一百多公里,黑虎经风吹雨打,烈日炎炎,不知道绕了多少弯路,只因内心深处对家的挚爱,回到了家。

有人说这是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传奇,有人说它是现实版的《灵犬菜西》,也有人说它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回来的这一个月里,黑虎看家护院、陪着孩子玩。

原来什么样还什么样,惟独对3次送它走的李队长,不再像以前主动过去撒欢儿亲近,也不进值班室里。

李队长命令黑虎过来,黑虎往前走一步,离着一米远的距离就站住不动了。

故事也许并未结束。

身为保安队长的李队长,清楚地知道清查流浪狗的行动正在进行,而且,黑虎在这一带太有名了。

黑虎会被抓走吗?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他能怎么办呢?黑虎会急叫着拼命挣扎,还是不再叫唤,也不挣扎,趴着不动呢?其实有一种思念,叫黑虎。

城市很大,交通发达,我们却找不到了家,不愿意被遗弃,却又无法再回去,沉陷于迷茫之中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黑虎,身体日渐发福,无法忘记过去的内心凝固了伤,只有思念,愈发骨瘦如柴。

2.小说开头部分采用倒叙的手法,请对此加以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水稻杨永祥送走海技术员,金富回到堂屋里眉头紧锁,狠劲地抽烟。

烟雾迅速挤满了堂屋,靠近大门口的逃也似的溜了出去。

“哎哟,这是咋了?熏腊肉呢?水稻有问题?”老伴儿衣襟里兜着刚摘的豇豆,走到大门口时着实惊了一跳。

“瞎说什么,海技术员刚测过产,咱们的水稻产量能超过去年。

”“那不是好事吗?咋还朝烟使上劲儿了呢?”“唉!”金富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想把胸中的淤积和着焦油与浓烟一股脑儿给吐出去,便没有回答老伴儿的问话。

可他的努力好像并不见效,烟又续上了一支。

老伴儿没再追问,径直去了灶屋,接着响起瓢盆之声,启动了做午饭程序。

一会儿长生醒来该喊饿了。

长生,与金富同岁,两人光屁股一起长大,做了一辈子的兄弟。

长生救过金富的命。

金富7岁那年夏天,村里一帮小孩在池塘里玩水游泳,金富腿抽筋沉入塘底,是长生拼尽全力把他拖上了岸。

金富也救过长生的命。

两个皮孩子去掏青蛙洞,洞里蹿出一条蛇,咬了离洞口最近的长生一口,溜了。

金富背起长生一路狂奔,找到了医生,跑过了死神。

三年前,长生患了阿尔茨海默病,除了金富,谁都不认识。

长生的老伴儿走得早,只有一个闺女,在外地工作。

长生的闺女回来想把老父亲接走,长生紧紧拉着金富的手不放,哭得像个孩子。

长生不想走,金富懂。

金富也流泪了,对长生的闺女说:"我们哥儿俩一辈子没分开过,大侄女,你要是信得过金叔,就把你爸交给我,有我金富在,决不会让你爸受委屈。

”长生的闺女看着长生依恋的眼神,只能点了点头。

长生是个种地能手,惜地如命。

前些年,村里闲置土地开始增多,特别是水田。

种水稻投入大,若遇到干旱年份,抽水费都能买几百斤稻谷,更别说什么种子、化肥、农药了。

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能把旱地里侍弄得不长草就算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水田?谁愿种谁种去。

这反倒成全了长生。

村里的土地不再撂荒,县农业局年年把试验示范安排在他的田里,海技术员年年来负责技术指导。

有了县里的支持,长生更是干劲十足,年年水稻产量居县里第一。

金富承担起长生的余生,也承担了长生心心念念的地。

于是,田野间便常见这老哥儿俩,一个坐在田坎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道,像将军巡视领地;另一个在田间忙碌着,不时抬头看看,再回应几句,路过的风,把两人的对话吹出老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