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绘本:爱心树大班绘本:爱心树大班绘本:爱心树【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感受大树和男孩之间不同的“爱”。
2、在讨论中理解“爱”的含义,从自己开始实践对爱的理解。
【活动准备】《爱心树》ppt【设计思路】一、对绘本价值的思考《爱心树》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故事描绘了一个男孩和一颗大树之间的故事,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倾情付出”和“只知索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作者的意图是要引起大家对: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的思考。
整个绘本的画面是简单利落的线条,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去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变化。
二、对孩子发展的思考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觉得整个绘本的寓意是非常贴合我们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的,现在的孩子似乎对爱这个词没有很好的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爱,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
他们对于父母和祖辈只有无止境的索取,甚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一时疏忽会让他们生气,发脾气,在他们的心里自己是最重要的,他过于自私自利。
三、对环节设计的思考整个活动一共分为四个环节,其中第二各环节是重点,通过将男孩儿时和长大以后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大树和男孩不同的“爱”。
在第二环节中我对长大以后的男孩每次来向大树索取的时候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让故事的寓意能够更好的被挖掘。
第三环节中让孩子们听完故事比较男孩和大树不同的“爱”,更是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一种思维的碰撞。
整个过程中由于绘本的画面比较简单,因此更加注重孩子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活动过程】一、观察绘本封面,想想故事内容1、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欣赏一个故事。
我们先来看看这本故事书的封面,猜猜讲了什么。
1)你发现封面上有谁?大树和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2、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爱心树”,看来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
1)什么是爱呢?2)在这个故事里面,小男孩和大树之间会是谁爱谁呢?二、分段感受故事,了解故事情节1、整体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
重点提问:大树和男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和男孩谁爱谁呢?为什么?小结:儿时的男孩和大树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起,非常的相爱。
2.分页讲述男孩长大以后和大树的故事(1)男孩很久没有来看大树,大树感到很孤寂。
提问:什么是孤寂?,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寂?(孤寂是寂寞,孤单,当我们长时间的想一个人的时候,冷冷清清时就会觉得孤寂)(2)男孩来摘苹果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3)男孩来砍树枝男孩砍下了树枝,大树还快乐吗?为什么?(4)男孩来砍树干提问:男孩会砍下大树的树干吗?为什么?男孩砍走了树干,大树快乐吗,为什么?(5)男孩最后来到大树旁提问:这次男孩还回来要什么呢?大树会给他吗?为什么?三、回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1、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故事中大树爱男孩吗?从哪里看出来?(大树非常爱男孩,他愿意和男孩一起玩,还为男孩做了很多的事情,当男孩遇到困难的时候,大树一直帮助他,不计回报。
)2、那你们觉得男孩爱大树吗?(也许男孩也是爱大叔的,但是他的爱太肤浅了,只是停留在和大树一起玩,却没有为大树付出过。
)小结:原来爱不仅仅是喜欢、亲近,还应该是为所爱的人做一些事情,就像故事里的大树那样,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了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回归生活,发现身边的爱1、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大树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知道他们是谁吗?谁可以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
2、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就象爱心树爱男孩一样。
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小结:是啊,以后我们也要经常为他们做些事,说些感谢的话。
因为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
第二篇:大班绘本教案爱心树大班绘本教案爱心树活动名称:爱心树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对男孩的无私奉献。
2、完整表达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自制大树一棵、《爱心树》PPT课件、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1、出示自制大树提问:“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2、‘这是一棵爱心树,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了解一下为什么叫它爱心树。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1、教师播放《爱心树》PPT。
(1)播放《爱心树》PPT第一段(从前——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提问:故事里有谁?大树为什么很快乐?小结:大树爱男孩,男孩爱大树,大树是因为和爱的人一起游戏,它感觉很快乐。
(2)播放《爱心树》PPT第二段(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很快乐)提问:男孩没有和大树一起玩,大树为什么很快乐?小结:大树帮助了男孩,男孩快乐,所以大树也快乐。
原来帮助别人,也能让自己快乐。
(3)播放《爱心树》PPT第三段(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但是心坎里却有些……)提问:①这次大树是怎么帮助男孩的?②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为什么会有些……? 小结:大树把树干给了男孩,让男孩做成船去航行,大树很快乐。
但是大树爱男孩,它舍不得男孩离开很久,又担心男孩会遇上危险,所以心坎里却有些难受、担忧。
(4)播放《爱心树》PPT第四段(又过了很久很久——结尾)提问:大树只是个老树墩,什么也没有了,为什么它还能给男孩一点儿什么东西?小结:大树爱男孩,很爱很爱,男孩快乐,大树就快乐,大树希望自己能帮助男孩让男孩快乐。
所以它希望再为男孩做点事。
三、完整欣赏,感受树爱1、教师播放《爱心树》PPT,并讲述故事2、故事里你喜欢谁?为什么?小结:我们都喜欢这棵大树,因为大树很爱男孩,可以对男孩无私奉献,他为了帮助男孩,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了男孩。
四、经验积累,体会真爱1、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大树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知道他们是谁吗?谁可以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
2、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就象爱心树爱男孩一样。
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小结:是啊,以后我们也要经常为他们做些事,说些感谢的话。
因为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
附故事:《爱心树》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常常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
小男孩儿爱这棵树,大树很快乐。
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几个苹果,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
把我的苹果拿去吧,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大树很快乐。
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
后来有一天,孩子又来了。
大树高兴地对孩子说:“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孩子说:“我需要一幢房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大树说:“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
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
你就会快活了。
”于是那个男孩儿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
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
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非常高兴,它声音喑哑地说:“来吧,孩子,来和我玩玩吧!”孩子说:“我年纪已经大了,不愿意玩儿了。
我需要一条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这样你就会快活了。
”于是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又过了很久很久,孩子终于又来了。
大树说:“孩子,我真想给你点什么,可是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什么也没有。
真是抱歉。
”孩子说:“现在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
我太累了”“太好了孩子,我这个老树墩,正好让你坐在上面休息。
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大树说,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第三篇:大班绘本阅读教案爱心树大班绘本阅读教案《爱心树》活动目标:1、阅读绘本《爱心树》,了解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父母如大树般无私付出的关爱之情,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活动准备:《爱心树》大绘本一本,小绘本人手一本,PPT,FLASH,图卡若干张,《眼泪》、《感恩的心》背景音乐活动过程:一、赏读封面,猜想故事。
1、认识封面:你看到封面上画了什么?(男孩和树)2、了解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是美国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 他的绘本最受孩子们的喜爱。
3、猜想故事:男孩与大树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二、读文赏图,激发想象。
1、师幼集体阅读绘本(P1—30)(1)理解词语:孤寂。
(2)猜测:长大后的男孩还会再回来吗?他和大树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2、幼儿自主阅读绘本(P31—46)(1)集中提问:男孩回来了吗?男孩每次回来都让大树没有了什么?(大树没有了果实、树枝、树干)(2)猜测交流:失去了果实失去了树枝失去了树干的大树心情会是怎样?(难过,伤心)(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BBT画面,并在黑板上逐一贴上相应图卡。
)过渡语:到底大树心情是怎样呢?难受还是伤心?我们一起再来走进这棵大树。
3、师幼集体阅读绘本(P31—46)(1)交流:原来大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快乐)(2)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失去了果实、树枝、树干的大树为什么却是快乐的呢?(因为他爱男孩,孩子的快乐就是大树的快乐)4、给大树取名。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爱心树)。
5、教师讲述故事尾声(播放PPT画面)。
过渡语:只剩下树墩的大树还能再帮助男孩吗?6、整体欣赏(回放FLASH画面,在“爱心树”背景音乐下,幼儿再次品味这个温馨、动人的故事)交流提升:(1)男孩只会向大树不断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回报,对吗(2)假如你是那个小男孩,爱心树给你带来这么多的快乐,你会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给大树唱歌、跳舞……)三、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提升: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爸爸妈妈,他们生病时照顾我……)。
2、学会回报: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做个听话的孩子,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四、活动延伸:行动感恩。
在《感恩的心》背景音乐下幼儿给父母洗脚,用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第四篇:绘本《爱心树》教案《爱心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本有关知识,指导孩子学会观察绘本的细节。
2、体会大树为了男孩乐于奉献自己的那份爱心,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用心感受绘本,体会大树的爱。
三、教学过程(一)了解绘本今天,老师专门来给大家讲故事,想不想听。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绘本故事,什么是绘本,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微视频,来了解一下“绘本”。
(二)导读第一部分1、师读故事。
你感觉到什么?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心里的感受。
2、活动一:品味细节,寻找温暖。
这种感动,这种温暖,是源于你对文字的感受,还是对图画的感受呢?如果我们把这一幅幅图看成一张张照片,没有文字的照片,用你的眼睛去寻找,用你的心去感受,聪明的你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