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教案4-5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会计基础教案4-5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会计基础教案4-5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第次课教学整体设计课题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4-5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授课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课时 2授课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习题课()讨论课()现场教学()其它:教学资源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音像()报纸()其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其它: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原材料、产成品发生盘盈及盘亏、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了解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和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工作认真仔细的能力。

重点:财务成果核算的账户设置难点:财务成果核算的账户设置教学设计:一、授课思路简述:(围绕所选用教学方法分条编写授课步骤,要涵盖课前准备、课程导入、师生活动安排、任务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效果检测等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充分背课,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准备一些小案例在授课中给学生讲授。

(2)课程导入通过案例的讲授,让同学了解什么是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掌握“财务成果”包含内容;具备财务成果经济业务核算的能力。

(3)师生活动安排教师主要讲授财务成果核算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会计科目的设置。

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纠正学生对财务成果业务核算认识不够准确的地方。

(4)教学效果检测本节课程全部讲授完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基本问题(5)布置作业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二、课堂训练内容安排:1、学生练习:财务成果的结算2、学生练习:销售阶段帐户的设置(1)练习下发习题:1-5中涉及销售阶段的经济业务活动。

(2)实习实训:实训手册(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处理)三、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设计巩固性作业、项目式作业、预习性作业、推荐参考书及网站)作业:巩固作业:完成上面的练习题,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记录在笔记中。

参考书籍:1、教材2、会计管理学基础:理论·实务·案例·习题,阎达五, 李百兴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3、财务与会计研究:原书第2版:方法与方法论,(英)鲍勃·瑞安(Bob Ryan) , 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 W.Scapens) , 迈克尔·西奥博尔德(Michael Theobald)著;阎达五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高质量财务报告,(美) 保罗B. W. 米勒, 保罗R. 班森著Paul B. W. Miller, Paul R. Bahnson;阎达五, 李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步骤1、组织教学:(1分钟)1、师生互相问好2、考勤。

步骤2、回忆上次课的内容,学生回答问题(12分钟)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是生产的准备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物资,用来满足生产的需要。

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第二个阶段,即产品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对材料进行生产加工制造出产品;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可以说就是生产的耗费过程,包括直接材料费、支付给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企业生产车间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

通过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产品成本。

所以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便成了生产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提问学生,并请学生回答:在生产过程中,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期间费用包含哪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为进行核算主要设置了哪些账户?工资及福利费核算时分别设置了哪些账户?账户性质属于哪一类?步骤3:知识讲授:财务成果前业务的核算(35分钟)存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清查时,将盘盈或盘亏的金额,编制会计分录,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期末结账前,根据查明的原因,进行会计处理。

一般情况下:1.原材料、产成品发生盘盈批准前批准后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管理费用2.原材料、产成品发生盘亏批准前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原材料借:管理费用(定额内的损失)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其他应收款(人为造成的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说明:分清自然灾害和管理不善造成的非常损失的处理。

【例3】C公司20××年l2月20日材料清查中发现甲材料溢余300千克,价值4 500元。

l2月31日,经批准,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12月20日,盘盈甲材料时:借:原材料——甲材料 4 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4 50012月31日,经批准转销处理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 500贷:管理费用 4 500【例4】E公司由于自然灾害仓库进水材料被淹,损失10 000元。

残余部分出售,收得现金700元,当即存人银行;保险公司同意赔偿8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净损失作非常损失处理。

仓库进水材料被淹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000贷:原材料 10 000批准后确认损失处理时:借:银行存款 700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8 000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1 3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0002.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企业在固定资产清查中,对于固定资产的盘亏和毁损,在批准处理前,应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同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收到有关部门批准的处理意见后,再根据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和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例5】A公司20××年12月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设备一台,账面原值20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l4 000元。

经保险索赔,保险公司同意赔偿3 000元。

20××年12月,设备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 000累计折旧 l4 000贷:固定资产 20 000确认索赔金额,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3 000营业外支出 3 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 000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在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值收人后,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其中残值收入后,转入“原材料”账户或“银行存款’’账户;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由于责任事故造成的应由责任人酌情赔偿损失部分,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

说明: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而作为前期差错调整,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核算。

【例6】A公司20××年12月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机器一台,同类资产市场全新价为80 000元,估计五成新。

借:固定资产 40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凋整 4 0 0003.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经批准后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例7】A公司20××年12月,在往来款项的清查中查明,应付F公司购货款5 000元,因对方企业已经破产,确实无法支付,经批准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借:应付账款——F公司 5 000贷:营业外收入 5 000步骤4:知识讲授:知识讲授:财务成果业务核算(35分钟)(一)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二)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企业还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当年发生的净亏损。

年度终了,企业还应将“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如“本年利润”为贷方余额,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其账务处理图示如下:【例8】乙公司2009年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下(该企业采用表结法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所得税税率为25%):科目名称借或贷结账前余额主营业务收入贷 6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贷 7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 150 000 投资收益贷 600 000 营业外收入贷 50 000 主营业务成本借 4 0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借 4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借 80 000 销售费用借 500 000 管理费用借 770 000 财务费用借 200 000 资产减值损失借 100 000 营业外支出借250 000费用类科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收益类科目②结转成本费用①结转收益③结转本年净利润③结转本年亏损乙公司2009年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1)将各损益类科目年末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①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 6 000 000其他业务收入 700 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投资收益 600 000营业外收入 50 000贷:本年利润 7 500 000②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借:本年利润 6 300 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000其他业务成本 400 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80 000销售费用 500 000管理费用 770 000财务费用 200 000资产减值损失 100 000营业外支出 250 000(2)经过上述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7 500 000元减去借方发生额合计6 300 000元即为税前会计利润1 200 000元。

(3)假设乙公司2009年度不存在所得税纳税调整因素。

(4)应交所得税=1 200 000×25%=300 000(元)①确认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 30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00 000②将所得税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本年利润300 000贷:所得税费用 300 000(5)将“本年利润”科目年末余额900 000(7 500 000-6 300 000-300 000)元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本年利润900 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0 000(6)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0 000贷:盈余公积 90 000(7)将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000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9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该账户的期末余额 810 000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