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作者:张玉平来源:《创新科技》 2013年第9期张玉平(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河南鹤壁458030)[摘要] 本文从企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入手,描述了除品德、知识、才能、感情等四个要素之外的另外三个新的构成要素;接下来分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最后从才、德、量、情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
[关键词] 企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研究[中图分类号] C933.F276.3 [文献标识码] A领导干部在其管理或工作中的影响、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称之为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组织赋予的法定权力,因管理职位而产生,对他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法定性,它主要来自权力、传统、资历三方面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无明确规定,也没有合法权利形式的命令与服从的约束力,主要来自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他人的影响具有自然性和持久性。
相比之下,对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来说,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作用更加持久有效,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领导者,提升其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者领导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要素近年来,无论是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中小企业都在致力于研究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的构成要素也达了共识,大都认为包括品德、知识、才能、感情有的观点也增加了领导者形象等,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非权力性影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其构成要素除了上述以外,还应包括如下:1.1 健全的人格这里讲的“人格”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作为个体的人在自我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主要表现在个体应对不同环境时在情绪、态度、动机、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健全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心理、生理、价值观、道德等性格要素的完美统一,以充分发挥个体才能。
这是一个理论上的描述,在现实生活当中几乎没有一个个体人格是健全的,都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把握事情的尺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
健全人格的标准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的自我态度等。
无论什么规模的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不仅是做人的问题,更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他具有无形的精神力量,健全人格比职位更具威力,老子的《道德经》中讲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利用权力性影响力更多会达到“畏之”的效果,员工会敬而远之,长此以往会造成矛盾恶化,内耗加剧;而健全人格能达到一种“亲而誉之”的效果,得到员工的敬佩,并希望与之接近,这种影响力没有压迫感,同时还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2 战略的眼光企业家的战略眼光要求从现在看将来,并勾画一个合理的预期轨迹,同时制定出实现预期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它是一种预见能力,这种预见不是拍脑袋,而是要通过详细分析、认真判断所做出的一种理性决策。
企业家的这种战略眼光,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命运,也决定了其影响力的强弱,它源于一种境界和企业家的真才实学,因此企业家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
河南天海电器公司原是一个街道小厂,能发展成为现在的海外上市公司,企业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国内汽车车线路普遍使用接线柱连接,连接器市场还仅仅属于潜在市场,几乎没有市场需求,企业选择连接器为主要产品存在很大风险。
但公司领导以企业家敏锐的眼光察觉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毅然决策转产机动车用连接器,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连接器的研制工作中。
这次决策,与中国二汽、一汽汽车改型同步进行,成为天海公司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也为后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引起的创造前所未有的观念和事物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设想和愿望。
创新思维是因为创新的个体有一种不安于现状或不满足现有模式的内在驱动力,勇于挑战现实、开拓创新,在认知上渴求新的理念,不断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式。
清朝有一个将军叫杨时斋,善于创新思维,在军事谋略和用人上展示了他非凡的智慧。
由于战争使得他所在队伍出现了不少伤残军人,为了行军打仗抵御外敌,不得不把这些人派上用场,让盲人伏地远听察觉敌情、把聋子留身左右避免泄密、让瘸子守炮座避免逃跑、哑巴送信避免被捉后拷问……通过创新的思维完成作战任务,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2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所达到的效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中国的现代管理学研究思想表明“要提高员工积极性和认同感,至少40%要靠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调动”,西方国家领导科学研究结论“魅力型领导成功的定律是,99%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与1%的法定权力相结合”。
非权力性影响力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评价,是由他的特点所决定的。
2.1 内在性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一种法定的权力,不需要依靠组织或外界授予的职权而产生,而是凭借领导者的个人魅产生的一种影响力,通过改变被影响者的内心世界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发生影响作用,使其能够自愿认可和自觉接受,其影响的渗透力、感染力远远超过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这种认可一旦形成将是对领导者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服从。
2.2 广泛性非权力性影响力不会像权力性影响力那样受到职位高低、领导幅度的限制,更可以超越这种限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可以对自己的所属人员产生强制性的影响,而非权力性影响力有可能会在自己职权范围之外潜意识的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
如香港企业家和慈善家田家炳,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奉献社会的高尚品德为世人称赞,正是对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广泛性进行最好的诠释。
2.3 动态性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相比,其作用不如前者稳定,既能不断地增加影响,也可逐步降低影响。
如某领导者,远见卓识、勇于实践、品德良好,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业务技能,则其非权力性影响力则会增强,更能产生良好的情感关系和亲切感,若能力平平、因循守旧、小肚鸡肠、作风不良,不管其职务地位有多高,他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都会大打折扣的。
3 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途径非权力性影响力由于其特殊性,决定了在管理和工作中的作用更加深入、广泛,因此企业领导者不断提升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领导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领导者要不断增强个人魅力有效提升其非权力性影响力。
3.1 才,才高一等这是对领导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基础。
领导者要加强学习,持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多谋善断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在重大问题面前能够更迅速、更准确、更合理的做出判断。
领导者要敢于学习和接受新方法、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能够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和积累经验,做一个才华横溢、智多识广的领导者,员工必然会被其才能所折服,感召力、影响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3.2 德,德胜一品德是立身之本,也是为官之要。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能形成巨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强有力的领导基础。
道德修养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的每日三省我身,今人的“讲正气”,都强调了“德”的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领导者要想树立楷模,影响他人,首先要德高身正,只有具备了崇高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党性修养,才会有所成就,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也才能成为员工真正依赖和敬佩的领导。
3.3 量,量大一筹量,指的是度量,领导者一定要有宽阔的胸襟、博大的情怀,职位越高度量就应越大,古语云“宰相肚里能撑船”。
企业领导者要给予员工和同事必要的宽容,面对失误或不同的声音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打压,给予宽容和理解,帮助改正和提高,有人说一个领导者的胸襟有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
河南天海电器公司董事长张景堂从自己做起,并要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要学会“三吃”,即吃苦、吃话、吃亏,这“三吃”中的吃话需要的是包容和度量,能包容谁就能影响谁,就能在管理和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的感召力。
3.4 情,情满一方这里的情,指情感、情商,中国是最讲情感的一个国度,包括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和实践中也强调“情感留人”,企业的领导者是否能将个人的情感渗透到工作和管理中将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管理绩效,因此领导者的情商也成为现代企业界研究的一个课题,并且得出结论:领导者不同管理绩效的差别,1/3是由于智商上的差异,而2/3是由于情商所致。
对员工的“情”要自然地流露,不是形式主义、走过场或花架子,要是真情的流露、诚挚的情感,如此必将换来“涌泉相报”,不仅是情感策略,也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企业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学习,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权力地位赋予的影响力的法定作用,将二者有效结合。
在工作中要持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加强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塑造良好的领导魅力,提高领导力和领导效能。
参考文献:[1]F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美).领导力[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郭兵.提升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路径探析[J].领导科学,2010(29).[3]李艳.论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与领导者形象的关系.《改革与开放》,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