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谈谈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谈谈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领导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群体活动的一般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形态。

领导的引导和影响无论对组织或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正确的决策和必要的组织保证下,领导在管理活动中就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领导及领导影响力什么是领导呢?马克思主义认为:领导是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率领和引导群众前进的动力;是一种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权威;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

就其本质,所谓领导,是指通过一定权威引导和影响他人或组织,去实现其预期目标的运动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权力、影响力和指挥是构成完整的领导的基本因素,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对下属的影响,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

领导者必须有部分追随者,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达到组织的目的,就是说领导要顺利实现组织目标,依赖于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影响力人皆有之,但一般人与领导人的影响力强度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无足轻重,但后者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的。

二、领导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一)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

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属于强制性影响力的一种,其特点是:对别人的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并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

在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

因而,这种领导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成分为: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1(传统因素。

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使人们对领导者形成了一种传统观念:领导者不同于普通人,比普通人强。

这种观念逐步形成为某种形式的社会规范。

于是,传统因素使人们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服从感,这种由传统观念产生的影响力,普遍地存在于每个领导者担任领导职务之前。

2(职位因素。

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务与地位会使被领导者产生一定的敬畏感,领导者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别人对他的敬畏感也越甚,他的影响力也会愈强。

3.资历因素。

领导者的资格与经历也是产生影响力的因素。

资历是一种历史产物,它反映了—个人的生活阅历与经验,资历因素会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

资历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领导的有效性。

(二)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产生的基础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

但实际上它不仅确定具有影响力的性质,而且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

非权力性影响力。

没有正式的规范,也没有上级授予的形式,接受权力者不会在规定的制度上受到执权者的惩罚或奖赏。

权力性影响力强调命令与服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则强调顺从、信任与依赖。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非权力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于领导者来说,其作用不亚于权力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越权力本身。

非权力影响力同权力影响力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自然性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靠的是发自下级内心的情感,以及由此激发的自愿拥戴或对抗的行为方式。

因此非权力影响力对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深刻,对被领导者的激励作用不可估量。

第二、非权力影响力的影响面相当广泛。

它可以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作用。

比如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优秀领导者,他们自身的优良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他们作为一个县委书记、地委书记所拥有的权力影响力,成了全国各级各类领导者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第三、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具有实践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它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它需要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塑造领导者的人格,以得到被领导者的接受和认可。

同时,这种非权力影响力在领导实践中,既可以不断地增强,也可能逐步地削弱。

总之,在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中,前者是上级和组织根据其职务范围给予的,是外因;非权力影响力是靠上司封不来、权力压不来、自己吹不来,只有靠自己的实践一点点塑造而来,是由个人品质和才能决定的,是内因。

外因和内因是构成完整领导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领导者应正确处理好权力影响力,正确地看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非权力影响力的培养和塑造,努力提高非权力影响力的品位,在下属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领导形象。

三、增强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途径和方法领导者素质是承担领导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基础。

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必要的领导素质,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

毛泽东同志很早就对干部提出了德才兼备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为“官”者,必须有“德”,且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一)不断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质1、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主要是指在政治方向、立场和思想作风方面,领导者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如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观点,有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顽强的进取心和坚韧性,善于实行政治民主,胸怀宽大等等。

2、品德素质。

这是领导者的影响力的先决条件。

品德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范畴内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政清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克己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人民群众普通一员的本色;应有端庄正派的良好作风,坚持原则,秉公处事,具有谦让容人的豁达胸襟,有严于律己的自我批评精神。

3、知识素质。

领导者要发挥好统管全局的领导职能,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如,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对于自己管理部门相应的专业知识,应较好地掌握,应当是本行业的内行、专家。

要精通管理科学,要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应懂得领导科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内容。

4、能力素质。

能力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但有知识并不一定就有领导能力,领导者的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筹划和决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

5、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条件,领导者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还处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胜任的。

身体素质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体力素质,二是脑力素质。

(二)努力塑造领导干部的人格,增强非权力影响力领导者的人格,从广义上讲,是指依据领导者的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领导实践活动所展示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行为倾向的总和。

从狭义上讲,指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决不能谈一套做一套。

领导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非权力影响力,包括领导者的示范力、凝聚力和投射力。

其中示范力是指为群众做榜样、做表率,它将对群众产生直接的影响力;凝聚力是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所体现的真、善、美,对群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投射力是指群众把领导的模范行为与他们所代表的党和政府及组织联系起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来评价党和政府及组织的形象。

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人格价值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消除以下种种现象:一是言行严重脱节。

“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起来夸夸其谈,做起事稀拉松垮,光说不做,指手划脚。

二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嘴上讲马列主义,心里是个人主义;嘴上讲为民公仆、为民作主、艰苦奋斗,心里想当官发财、谋取私利、安逸享受。

三是态度上下有别。

对上唯命是从,投其所好;对下则满脸“阶级斗争”,为官一任,称霸一方,动辄训斥,欺压百姓,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

四是圈子里外大相径庭。

圈子里称兄道弟、无事不谈、无话不讲、给官给利;圈子外,一本正经、满嘴官话、假话。

五是有无监督判若两人,有监督积极肯干,充分表现;无监督个人谈了算,毫无责任感和事业心。

(三)讲究领导艺术,不断增强领导魅力要努力提高领导者的魅力,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具有一流的公关活动能力。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是建立个人和公众联系的高手,他必须使自己在群众中享有良好声誉。

为此,他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向任何值得联系的个人或组织扩大这种公认的范围。

其公众,包括他的领导、同事、下属,以及其它一切需要施加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上下级关系。

2、要确立均衡的领导魅力影响面。

一个领导者在下属面前所具有的影响力并不是一致的均衡的,而是由各个下属对领导者的不同态度表现为强或弱,大或小。

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健全的领导魅力影响,必须以影响面的均衡为基本特征。

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把目光转向那些“自然领袖”,多关注有创造才能的助手,多倾听群众的呼声。

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均衡的魅力影响面。

3、保持通畅的领导魅力影响链。

领导者将自己的影响力通过中介人物传递,送达到每一个基层群众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一种上下运动的链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即为领导魅力影响链。

事实上,即使是一个非常注意深入群众的干部,也无法亲自逐一与下属进行联系。

因此,其影响力必须通过少数骨干分子去对所有下属发生作用。

这些骨干分子既可以是自然领袖,也可以是组织各层次的管理者。

如何保持通畅的领导影响链,挑选合适的中介是相当重要的,用人不当,遗害无穷,这也是一门领导艺术。

一个领导者,可能自身的政治素质、决策素质等都很过硬,但是由于中介人物没有挑选好,这些人有意或无意地歪曲领导者意图,就有可能造成群众对领导者的误解,使群众对领导人产生反感、怀疑,这样再好的领导决策也会由于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拥护而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