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
1.土中自重应力将随深度增加而(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增大或减小
2.某土样为30克,烘干后为20克,则此土样天然含水量为( D )。
A、25%
B、66.7%
C、33.3%
D、50%
3.导致地基产生压缩变形的根本原因是 B 作用的结果。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自重与附加应力
4.土体中发生剪切破坏的面,( B )是剪应力最大的面。
A、不
B、不一定
C、一般情况下
D、一定
5、静力触探是根据( D )大小来判断土的性质。
A、密实度
B、孔隙比
C、锤击数
D、贯入阻力
8.桩通过极软弱土层,端部打入岩层面的桩可视作( D )。
A、摩擦桩
B、摩擦端承桩
C、端承摩擦桩
D、端承桩
9.在剪切试验中,若采用对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让试样充分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试样破坏。
这种试验方法属于( B )
A、快剪
B、固结快剪
C、慢剪
D、固结慢剪
10.在粘性土的土坡稳定分析中,对于非均质土坡或较复杂土坡的适用方法是( C )
A、摩擦圆法
B、泰勒分析法
C、条分法
D、分层总和法
11.一般说来,设计者应优先考虑的地基基础方案是( A )。
A、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B、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础
C、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D、天然地基上的桩基础
12.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地基中原地下水位上升部分土的有效自重应力(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化
D、转化为孔隙水压力
13.当砂土或碎石土处于密实状态时,结构比较稳定,压缩性小,强度大,而处于疏松状态时,则稳定性差,压缩性大,强度低,这些特征是根据它所具有的( A )所决定的。
A、单粒结构
B、蜂窝结构
C、絮状结构
D、块状结构
14.某烟囱高60米,基础置于可压缩性地基上,在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时,应考虑的变形特征为( D )。
A、沉降差
B、沉降量
C、沉降差与局部倾斜
D、沉降量与倾斜
15.桩基础设计时,确定桩长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 B )。
A、施工的可能性
B、选择桩端持力层
C、桩基的承载力
D、桩基的沉降
16.对于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B )时,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L为偏心方向的基础边长)。
A、<1/6
B、=1/6
C、>1/6
D、≤1/6
17.浅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按持力层承载力确定基底面积时,除满足Pk≤fa条件,尚应满足( B )。
A、偏心矩小于1/6 L
B、Pjmax≤1.2fa
C、Pjmin>0
D、Pjmax与Pjmin之比不应太大18.确定单桩轴向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 D ),对一级建筑物,必须用此法确定承载力。
A、规范公式
B、现场调查
C、相邻建筑经验
D、静荷载试验
19.无筋扩展基础材料抗拉强度很低,不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故设计时基础台阶的(C )应满足
小于允许值的要求。
A 、长高比
B 、 长宽比
C 、宽高比
D 、高厚比
20.下列关于土的压缩性正确的说法是( A )。
A 、a 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大
B 、Es 愈大,土的压缩性愈大
C 、压缩模量Es 的单位是Mpa-1
D 、压缩系数是常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将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错选不得分;少选且选对的每个得力0.5分)
1、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有( ACE )。
A 、加强基础整体刚度
B 、设置沉降缝
C 、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
D 、控制建筑物标高
E 、设置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2、膨胀土具有的特性是( AC )。
A 、吸水膨胀
B 、失水收缩
C 、失水膨胀
D 、吸水收缩
E 、强度低
3.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可以由室内试验直接测得,称为基本指标的是( BDE )。
A 、土的干重度
B 、土的重度
C 、土的孔隙比
D 、土的含水量
E 、土粒相对密度
4.土的结构一般分为( ABD )三种形式。
A 、单粒结构
B 、 蜂窝结构
C 、 板状结构
D 、絮状结构
E 、松散结构
5.扩展基础包括( AC )。
A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B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C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D 、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E 、筏形基础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天然地基:不需处理而直接利用的地基
2.土压力:?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侧向土推力称为土侧压力,简称土压力。
3.沉降量:指基础中心的沉降差S 。
4.基底附加压力:由于修造建筑物,在地基中增加的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
其值为基底压力扣除原已存在的土的自重应力。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对者在括号内画“√”,错者画“×”)
1.与筏形基础相比,箱形基础的突出优点是可使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
( × )
2.在老基础旁建新基础时,应尽量使新基础的埋深小于老基础的埋深。
( × )
3.现场荷载试验时,高压缩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常由强度控制。
( × )
4.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是通过抗冲切强度验算确定的。
( × )
5.墙背光滑是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
阶段 ( √ )
6.压缩模量是土在无侧限压缩时的竖向应力与应变之比。
( × )
7.在直剪试验时,剪切破坏面上的剪应力并不是土样所受的最大剪应力。
( √ )
8.土的压缩通常是土中孔隙减小及土颗粒压缩的结果。
( × )
9.临塑荷载是指塑性区最大深度等于基础埋深时所对应的荷载。
( × )
10.在土体变形计算时,通常假设土粒是不可压缩的。
( √ )
四、 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叫粘性土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怎样测定?(10分)
答:(1)塑限:粘性土由半固态变到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塑限。
用“搓条法”测定; (2)液限:粘性土由可塑状态变化到流动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液限。
用“锥式液限仪”测定;
(3)塑性指数:液限与塑性之差。
(4)液限指数:p L p L I ωωωω--=,天然含水量用“烘干法”测定。
2.何谓静止、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在相同条件下,三者关系?
答:(1)挡土墙在压力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形和位移(移动或转动),墙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背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2)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位移时,土压力随之减小。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3)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推挤土体向后位移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随之增加。
当位移至一定数值时,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有如下关系: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按图所给资料计算并绘制地基中的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曲线,各层重度如下:
31/0.17m KN =γ32/0.19m KN =γ33/5.18m KN =γ34/0.20m KN =γ(20分)
解:
(1)在41.0高程处:
(2)在40.0高程处:
(3)在38.0高程处:
(4)在35.0高程处:
(5)画图
2.如图所示的墙下条形基础处于318kN/m γ=的均匀的粉质粘土中,地基承载力a 180kPa f =。
已知基础的埋深为1.5m ,所受荷载如图中所示。
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