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分布
中国中部干润土壤系 列
中国中部干润土壤系列
土壤类型变化:自西南向东北,依 次出现的土壤组合为: * 干润雏形土—干润淋溶土; *黄土、干润正常新成土-干润淋溶 土/雏形土; * 干润均腐土-冷凉淋溶土。 在这个土壤系列范围内,以旱 地为农田的基本形态,发展一套以 经营旱地为主的节水农业生产管理 机制,只有在有灌溉的地方才可以 发展水稻,故水田呈斑块状分布。
中部:过渡性土壤地带
谱 西部:干旱内陆性土壤 地带谱
秦岭—淮河以南土壤 分布
秦岭—淮河以南土壤分布
秦岭一淮河以南 地区属亚热带至热带, 由于受湿润季风的影
响,热量和雨量自北而
南递增,土壤带基本 上随纬度变化,自北 而南出现黄棕壤、红 壤和黄壤、砖红壤性
红壤和砖红壤。
秦岭—淮河以南土壤分布
但由于区域地形的影响,使士壤类型在同一纬度地带内产生分异。例如,在中 亚热带,由于湘、鄂山地地势较高,云雾多,雨量大.以黄壤为主;在云贵高原, 由于东面和西南受海洋性季风的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而高原中心则具有
中国暖温带至温带地 区的土壤分布
中国暖温带至温带地区的土壤分布
发生学分类强调生物、气候因素,其土壤分布大都与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
特点:我国暖温带至温带地区十分广阔,正好位于季风交替区,土壤分布规律 与欧亚大陆西部明显不同 成因: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湿热气团活跃,气温普遍升高,高温多雨: 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而寒冷,气温普遍较低。 水热条件由东南向西北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由东南向西北更替。东部沿海表 现为湿润海洋性土壤、西部为干旱内陆性土壤。
发生学分 类制的中 国土壤分 布
中国土壤 系统分类 制的中国 土壤分布
土壤发生学分类与 系统分类的参比
土壤发生学分类
定义:主要根据土壤发生演变规律划分土壤类型。
基本观点: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结合成土 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故南部的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
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越往北降水量减少、冬季 温度越低,其风化淋溶作用越弱,质地越加粘重,肥力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 碳酸钙淀积。至东北地区,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钙、镁、钾、钠等 无机养分和腐殖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土壤肥力高。
VS
2
土壤系统分类方法侧重于以土 壤本身属性进行分类,建立了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系统,各级 分类单元有明确的分类指标, 且还有明确的检索系统,有利 于定量测定。 可以参照土壤地理学P-123
中国土壤分布概况
中国土壤分布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冬季在西北气流的控制下,广大地区寒 冷干燥,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温多雨。
中国东南部湿润土壤 系列
中国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 我国大兴安岭—太行山—青藏高原边缘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气候湿润,干燥度<1, 而温度条件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而递减,发育着各类森林植被下的土壤。
中国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中国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中国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自南向北依次出现的 主要土壤组合是:湿 润铁铝土—湿润富铁 土,湿润富铁土—湿 润铁铝土,湿润富铁 土—常湿雏形土,湿 润淋溶土—水耕人为 土,湿润淋溶土—潮 湿雏形土,冷凉淋溶 土—湿润均腐土,寒 冷雏形土—正常灰土。 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分布区是我国农业精 华地区和主要林区。
土壤系统分类
定义: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谱系式的定 量土壤分类。
基本观点: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 性,土壤类型的划分主要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土壤发生学分类与系统分类的比较
1
土壤发生学分类方法虽是以 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 属性三方面为依据,然而更 侧重于成土因素,尤其是生 物、气候因素,而对土壤本 身属性注意不够,分类指标 不具体,所以它是一个定性 分类。
在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土壤类型呈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分布和
垂直地带分布的特点。
中国土壤分布概况
东部:纬向排列的湿 润森林植被下的土壤 系列 中部:自东北向西南 延伸、以干润森林草 原和干草原为主植被 下的土壤系列、 西部:主要是荒漠化 草原和荒漠植被下的 土壤系列
中国土壤分布概况
东部沿海:湿润海洋性 土壤地带谱
中国土壤分 布
第五学习小组
中国土壤分布
01 02
ADD YOUR TITLE HERE
One should give up anger; one should abandon pride; one should overcome all fetters. One should gup anger; one should abandon pride
比较干热的高原型亚热带气候特点,因此云贵高原的土壤水平分布有别于亚热
带东部地区,在黔中高原(贵阳)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昆明)一带则为红 壤,往西至下关逐渐过渡至褐红壤,继续往西南,在芒市镇则分布砖红壤性红 壤。
秦岭—淮河以南土壤分布
秦岭—淮河以南土壤分布
秦岭—淮河以北地 区土壤分布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土壤分布 黑土、白浆土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主要土纲分布模式
中国西北部干旱土壤 系列
中国西北部干旱土壤系列
分布地区
气候条件
植被类型 土壤组合 农业发展类型
问题来了?
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 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 • 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 米,气温要降低0.6℃;自 然植被随之变化,土壤也会发生变化,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
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
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THANKS
Please enjoy your work!
第五学习小组
北部林下可见灰化土
棕壤
棕壤逐渐向暗棕壤过渡
灰化土 北 暗棕壤
棕壤 黄棕壤 红壤
上东 与部 纬土 度壤 地 带带 相性 一分 致布
规 律
南
砖红壤性红壤 砖红壤
基 本
--
问题来了?
中国东部土壤地带性是如何分布的?成因? • 中国东部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基本上与纬度带相一致。由南而北依次为砖红壤-砖 红壤性红壤-红壤-红棕壤-棕壤-暗棕壤-灰化土。 • 成因:中国东部为季风气候,热量和雨量自南向北递减。南方降水量多,温度高,
中国暖温带至温带地区的土壤分布
中国暖温带至温带地区的土壤分布
暖温带土壤演替顺序
东部棕壤向西北更替为褐土、黑垆土、进入半干荒漠 地带则更替为灰钙土、向西延伸至欧亚大陆的干旱中 心,则更替为棕漠土。
温带土壤演替顺序
冬被背部东辽平原的黑土、白浆土、自东向西排 列,向西气候逐渐干旱,相继出现黑钙土、暗栗 土、栗钙土、淡钙土以及棕钙土、灰漠土、灰棕 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