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销助力思政——营销理论对思政专业建设方向革新的启示

营销助力思政——营销理论对思政专业建设方向革新的启示

营销助力思政——营销理论对思政专业建设方向革新的启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卓越班高帅指导教师:李培挺依托课程:管理学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销是指对市场经营活动思考与分析的方法;思政专业在于培养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新时期思政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存在些许陈旧的问题,营销理论中的许多观点对思政专业的技能革新有借鉴意义。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营销理论出发,探索营销理论对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革新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营销技能革新引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存在不足,使得思政专业同学技能匮乏,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及实际工作需要。

营销作为经营者的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很多具有参考意义的观点,营销理论的发展对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具有借鉴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营销(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营销理论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人才培养国家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法学门类政治学类师范、非师范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作了原则性界定。

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被界定为: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这里的关键是关于“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界定。

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被界定为: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种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里的关键是关于“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文主要侧重探究的是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营销理论及营销人员(1)营销理论及发展营销理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方面,把它作为经营者的哲学,是他们对其所从事的市场经营活动思考与分析的方法;另一方面,市场营销理论的真正创造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市场营销理论是在总结了大量企业经营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因此,市场营销理论是在对企业经营实践和由实践而产生的经营思想进行广泛考察、深入分析、认真提炼后形成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营哲学。

1960年,麦卡锡和普利沃特合著的《基础市场营销》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4P理论(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这一理论取代了此前的各种营销组合理论,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4P理论已经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营销实践。

1990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劳特伯恩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理论(消费者、成本、便利性、沟通);4C理论从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仍存在诸多问题,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与人合作的《整合营销传播》(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提出4R(关联、反应、关系、回报)营销理论。

4P、4C和4R营销理论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完善与发展的关系。

随着以速度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世界步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与个性时代,从而使得企业的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营销环境的变化挑战着传统的营销理论,一些新的营销理论和观点不断地被提出。

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有关系营销理论、整合营销理论、网络营销理论、信息营销理论及知识营销理论等。

(2)营销人员营销人员就是企业进行经营、销售的人员。

营销人员的绩效高低决定着销售工作的好坏,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营销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素质,主要包括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

技能素质包括观察力、分析力、执行力、学习力等;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沟通技巧,强烈的工作欲望,对生活有热情、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从容冷静的头脑,持久的耐力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与营销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

营销人员具备营销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较强,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来达到企业进行经营与销售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思想的“营销”,把正确的理论知识通过教育者来传授给被教育者,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与营销人员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为两者在能力积聚、工作方式等方面。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匮乏的表现1.学生师范技能不强,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师资为基本任务的,但在近些年的专业调整过程中,许多高师院校思想政治专业培养目标被淡化。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发生很大变化,这就对该学科的师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院校思政专业师范生应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技能,对教学基本功的掌握应该达到较好的水平。

因此叶霜①说:“要注重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突出思政专业的师范特色。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

”2.轻视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从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强化高师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成为迫切的要求。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师院校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①叶霜: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94级学生;现任衢州二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高级教师;十七大代表.程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倾向。

”梁涌①教授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明显存在轻视素质教育的现象,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不仅缺乏必要的文理渗透,而且相近专业之间也少有沟通。

”3.师范生人格魅力不足,导致教学有效性降低边永坚②指出:“随着中学政治课新课改的进行,学生要尤其注重文化素的培养,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教师人格魅力。

”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其培养,导致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缺失。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

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人格魅力恰恰决定了教育效果。

因师范生人格教育缺乏导致人格魅力不足,继而导致走上就业岗位后的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4.专业思想不牢固,缺乏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高师作为培养人才的工作母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篮,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具有“四有”精神,能胜任教育要求的,德、才兼备的中学教师。

力求使每个毕业生都真正意识到教育对承担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使他们对教师职业产生一种义务感、亲切感和神圣使命感。

从上述高师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作用中不难看出,高师的培养对象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思想品行高尚、学业成绩优良,又具有献身精神。

然而这是一种理想,现实情况却是:从生源上考察,入学新生的质量还不高,专业思想还不巩固。

从在校高师生的情况看,学生思想不稳定,学习不够刻苦,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压力,而真正自觉献身教育事业的学生更是有待增加。

5.在专业知识教授上,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表现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从教学内容来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拓展,产生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而现有的专业教学内容相当一部分已经落后,不能充分反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要求,缺少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容。

从教学方①梁涌:浙江师范大学政史系77级学生;现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②边永坚: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函授)91级学生;现为绍兴市教委教研室中学思想政治教研员、浙江省中高政治学科分会副会长;特级教师.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仍十分普遍,较其他专业,在现代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也显得更为落后。

”三、营销理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内容革新的启示1.关系营销理论对思政专业技能内容革新的启示(1)关系营销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以系统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乃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强调在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保持并巩固一种长远的关系,认为培养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保证,提倡企业间的合作而非对抗关系,推动企业纵向横向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机会。

(2)启示关系营销把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中,思政专业同样应该把专业定位于社会的大环境。

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培养在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这就使得思政专业人员有了明确的定位。

教育教学把教师融入多方面的关系中,首先要与学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协调好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另外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建立多层次的关系,达到多向互动,进而整合达到最优的教育目的。

2.网络营销理论对思政专业技能内容革新的启示(1)网络营销理论网络营销,通俗地说,就是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营销活动。

它利用网络渠道进行直接的网上交易,使用电子货币作为新的支付手段,或配合传统的送货上门、结算完成交易过程。

网络营销使传播具有更高的效率,通过与顾客的全方位互动,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超级服务,做到真正的直面营销,实现客户关系的单户管理以留住客户。

(2)启示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教师应更加注重新媒体的运用。

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应与当下发展接轨,紧跟时代步伐,这要求思政专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学校应提供更多地机会和资源供同学们加强学习,把基本的办公应用软件及新媒体工具掌握好。

3.信息营销理论对思政专业技能内容革新的启示(1)信息营销理论所谓信息营销,简而言之,是将信息作为企业资源,充分利用信息为企业营销管理服务。

信息营销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搜集和处理市场的大量信息,来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寻找市场机会;第二层次是利用信息分析消费者行为,来掌握消费者的个体需求,对消费者精确地进行一对一营销;第三层次是将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进行整合,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企业的规模效益间找到最佳契合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