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语表达能力的初步训练

口语表达能力的初步训练


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E、朗读补气训练 选一些句子较长、内容较复杂的语段进行补气 练习。读之前吸气量要大,过程中要控制好 气息,避免出现气不够用的状态。如: 编辑部一向有些吊儿郎当,这段时间却出其不 编辑部一向有些吊儿郎当, 意地人员整齐。 意地人员整齐。每日学习精神领会意义自我表 态填表集中讨论个别交换意见群众评论核心小 组再复议再研究再潜伏下去摸底再调查再核实 鉴定┉ 鉴定┉累得人人死去活来提心吊胆相互窥探暗 中比较且乐此不疲。 中比较且乐此不疲。
口腔共鸣训练 训练目标:掌握打开口腔的要领。使发出的声音丰 满、结实。 (1)开前口腔。 首先做好准备动作,颈部及下颌放松,双眼微闭, 双唇放松呈自然态,舌尖轻抵下齿背,吸足一口 气。然后开始正式动作,张开口提硬腭,舌面前低 后高,渐使口腔前大后小,形成喇叭状。动作由六 步组成一回合:(1)小开口;(2)中开口;(3) 大开口;(4)大开口;(5)中开口;(6)小开 口。
口语表达能力的初步训练
西南大学 徐天虹
主要内容
一、口语表达的重要性(略) 二、口语表达中常见的问题 三、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 四、锻炼口才的几个关键 五、发声技能的基本训练 六、正音(略)
二、口语表达中常见的问题 二、口语表达中常见的问题
1、语速失调 表现:① 口语表达中常有讲话过快的现象。一方 面是受方言发音习惯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当 众表达时紧张,常常连珠炮似的开讲但却不知所 云。 ② 讲话拖沓,让听众着急。有些人在表达 时,由于缺乏深思熟虑,边讲边想,耽误时间。 双语症,思维与语速不搭,每句话末尾都重复两遍, 如“今天我们学习普通话的声调,嗯,普通话的 声调……” 对策: 使用录音工具自查,找出语速失调的症结 所在,有意识克服并予以改正。
三、吐字归音训练
吐字归音训练主要是指唇和舌的训 练。通过训练做到发音部位方法要准 确,吐字要有叼住弹出的感觉,嘴唇有 力但不过重;立字要圆润饱满,字字立 得住;归音要趋向鲜明,干净利落。既 要唇舌到家,又不能拖泥带水,关键在 于肌肉由紧渐松,声音由强到弱,字尾 弱收自然。
uang、ong等韵母,体会声音从胸腔发出的感 觉。
鼻腔共鸣训练 训练目标:学会自如地控制软腭的升降,以获得高 亢明亮的共鸣效果。 训练方法(1)半打哈欠。以打开牙关,提起硬腭, 再缓缓闭拢,软腭自然下垂。 (2)区别口鼻音。发bi、ba、pa、bu、pu,使声音 集中到硬腭前部;再发mi、ma、mu、mo,鼻腔的 共鸣明显增强。再交替发口鼻音a、ma、o、ma、 i、mi,体会软腭升降的不同状态和由此发出的不同 声音特色。
(一)、思维的条理性训练 思维的条理性又叫思维的逻辑性, 指的是思维过程中或考虑问题时遵守 严格的逻辑规则或逻辑顺序,把自己 的思想表达得层次分明、有条有理、 有根有据。要使思维有条理,就应该 解决“为什么说,说什么,怎么说;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问题。在适 当的时候留下“思路标记” 。 1、表次序的。如:“第一…第二...”、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可见…”、“总而言之…”等
(1)吸气训练 训练目标:学习深吸气的方法,做 到气沉丹田,蓄气量大。 训练要领:肩平颈正,全身放松, 扩展两肋,小腹微收,将气吸进肺 底。 训练方法:闻花香式
(2)呼气训练
模仿式:叹息声、吆喝牲口声、吹灰尘 模仿式 气声数数式:数葫芦、数蚂蚁抬米 气声数数式 喊人式:想象喊50—80米以外的熟人 喊人式 齿缝放气式:深吸一口气,齿间开小缝, 齿缝放气式 发“丝——”声
二、共鸣 1、共鸣的作用 共鸣指的是物体因为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人类发 声的共鸣腔有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胸腔等。 人发音时,共鸣腔的形状和质量的改变可以起两个 作用:一是加大音量;二是决定音色。 2、共鸣的训练 气息是发音的动力,共鸣腔则是决定音色的重要 发音器官。最佳共鸣方式: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 腔共鸣为基础,以鼻腔共鸣为辅。
(四)语言感觉的形成
语言感觉的形成是口才锻炼 的高级层次。语言感觉简称“语 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说顺嘴”的感觉,它是正确理 解所掌握的知识与语言表达能力 关系的关键,它对形成语言能力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五、发声技能训练吐字归音” 三项基本内容。 (一)呼吸 1、呼吸的种类:胸式、腹式、胸腹式 胸式:“浅呼吸”、“自然呼吸” 腹式:“横膈式呼吸”、“自然呼吸” 胸腹式:“深呼吸”,是胸腹两种呼 吸 方式的结合。
(三)、思维的敏捷性训练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智力过程的速度或 速度程度。有了思维的敏捷性,在处理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适应急切 的情况来积极思维和周密地考虑、正确地 判断和迅速地做出结论。在口语表达中主 要指从思维向语言转化的速度快,交际中 有敏捷的应变能力适应各种情况。 练习1 成语连接法(首尾相连、含同字) 练习2 快速举例法(动物、人物) 练习3 谐音联想法 练习4 负负得正法
4、话语干瘪 表现:老是那几个词语翻来覆去地说,不会运用同 义词。 对策: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同 时练习同义反复的技巧。 5、语调沉闷 表现:讲话老是一个调,一个节奏,让人昏昏欲 对策:通过朗读,练习高亢调、平直调、降抑调、 弯曲调、加长调及短促调等的运用,做到自然而 富有变化,使有声语言富有一定的表现力。话语 节奏要快慢结合。重要之处,要有停顿和必要的 重复 。有条件的使用录音设备自查并纠正。
(二)思维的广阔性训练 思维的广阔性指的是善于全面考虑问题, 思路比较宽。这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 练习1:字的流畅 请在10个十字上加最多三笔构成新的字.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十 请在“日”字、“口”字、“大”字、 “土”字的上、下、左、右,上下一起各 加笔划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来(每种至少3个)。
四、锻炼口才的几个关键
语言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神奇本能. 雨果曾说过:“语言就是力量”,可见 语言艺术的掌握对我们至关重要。 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是口才。形成 口才至少包括词汇量的积累、阅读 习惯的养成、生活经验的获得、语 言感觉的形成四个层次。
(一)词汇量的积累
词汇量是形成语言能力的 初级层次也是初级阶段,是 语言能力形成的基础。丰富 的词汇量才能满足表达的需 要,即我们在想说的时候能 够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
练习2:0是什么?S是什么? (形体相似联想) 脑袋、地球、宇宙、圆、英文字母o、氧元素符号、 鸡蛋、扣子、面包、铁环、孙悟空的金箍咒、杯子、 圆满、结束 练习3:雨伞存在的问题(发散思维) 容易刺伤人; 拿伞的那只手不能再派其他用途; 乘 车时伞会弄湿乘客的衣物; 伞骨容易折断; 伞布透 水; 开伞收伞不够方便; 样式单调、花色太少; 晴 雨两用伞在使用时不能兼顾; 伞具携带收藏不够方 便;等等。 解决方案: 增加折叠伞品种; 伞布进行特殊处理; 伞顶加装集水 器,倒过来后雨水不会弄湿地面; 增加透明伞、照 明伞、椭圆形的情侣伞、拆卸式伞布等;
胸腔共鸣训练 训练目标:学会放松胸部的呼吸方法,使声 音浑 厚、结实而有力。 训练要领:注意颈部和脊背自然伸直,喉部放松, 胸部自然。 训练方法 (1)声音高低练习:选一个句子,有层次地升高降 低,发音时从自己感觉最舒适的音高开始,反复循 环练习,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减弱)。 (2)声音穿透练习:放松胸部,读a、ang、o、
6、语义混乱 表现:语义杂乱,语意跳跃,让人不得 要领。话语颠三倒四,随意插说,不 着边际,东拉西扯,说话跑题。 对策个讲话提纲再说。也可录下自己的 讲话后,再用文字整理出来,检查一 下毛病在哪里。讲话前提醒自己一个 “慢”字,尽可能在讲话前思考成熟。
7、语态呆板 表现: ①表达时只看稿子,不看听众,与听众 没有眼神交流,只管自己唱独角戏,缺乏有效互 动。 ② 表达时就站在台上不动或频繁走动。 ③ 没有手势语或手势单一,老是重复同 一动作,面无表情。 对策:表达是注重情感交流的,可用录象或照镜 子来检查自己的态势语。克服心理障碍,合 理运用态势语。
2、语音不清 表现:语声弱化,虚化,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消失;发音器 官运动不到位造成的语音含混;音节间有再拼合现象; 语音发飘,话语朦胧。 对策:① 大声朗读,要求字音到位,字正腔圆。 ② 让人帮忙给你找出哪几个音节发不准,并认真 纠正。 3、语流阻滞 表现:讲话不顺畅,吞吞吐吐,时常有卡壳现象。有时是 忘词了,讲了上句,不知下句。有时是思维停滞。对策: 多练习流利的朗读。是思维卡壳,还是选词跟不上,找 出原因对症下药。开口前认真准备,可避免语意不清造 成话语罗嗦重复的毛病。
(二)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习惯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必要 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中国古代就总 把饱览群书和雄辩之才放在一起表 述。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 知识,还能提高记忆力、观察力、 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对良好口 才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三)生活经验的获得
这是锻炼口才的无意识的、较长 的时期,也贯穿口才锻炼的整个过 程。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生活常识的 掌握一样,是人类对家庭、社会和 自然界一切方面认识的概括和总结。 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能给我们 提供表达的内容和题材,让我们有 东西想说,有东西可说。
(3)呼吸气综合训练 训练目标:将吸气与呼气紧密结合起 来,掌握控制呼吸的能力,做到气足 音亮,气柔音弱。 训练要领:做到两肋开合,横膈升 降,小腹内收与外胀的运动和谐,各 方面肌肉群协同起作用,呼吸自如有 力。
训练方法:补气练习 用一刹那的时间补充肺中的气流,叫做补气。 A、快速吸气,像抽泣一样,反复多次。 B、呼气5秒—6秒后补气,收小腹,口鼻进 气,两肋张开。反复多次。 C、数数中补气。呼气数数时发声从容。 D、短诗补气练习 选择短小、轻快的诗词。一口气一句→一口 气两句→一口气四句,补气放在词尾。
训练的要点如下: , (1)把握好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关系。 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向 四面八方任意地展开想象时,也就是在进行 发散思维。所以,我们在做发散思维训练时, 应尽量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大胆想象,而 不必担心其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实用价值。 (2)要注意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要 求,在训练中要尽量追求独特性。当然,如 果一开始产生不了独特性的思维结果也不要 着急。从流畅性到变通性再到独特性,循序 渐进,逐渐就可以进入较高水平的发散思维 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