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病毒药-药理学-42

抗病毒药-药理学-42


• 病毒包括DNA及RNA病毒
• 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病毒吸附(attachment)并 侵 入 (penetration) 至 宿 主 细 胞 内 , 病 毒 脱 壳 (uncoating)后利用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 制,按病毒基因组提供的遗传信息进行病毒的核 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然后病 毒 颗 粒 装 配 (assembly) 成 熟 并 从 细 胞 内 释 放 (release)出来。
病毒吸附侵入 (attachment & penetration) 病毒脱壳 (uncoating)
合成 核酸多聚酶
合成病毒 核酸\蛋白质
病毒颗粒 装配成熟 (assembly)
从细胞内 释放(release)
金刚烷胺 金刚乙胺
阻断M2蛋白 阻止病毒脱壳 及其RNA的释放
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
选择性NA结合 抑制病毒
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高度选择性与甲型或乙 型流感病毒的NA结合,抑制病毒脱颗粒和扩 散。
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 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
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流感。 最多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和呕吐。
• 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鸟苷类衍生物, 为广谱抗病毒药。
• 对多种RNA和DNA病毒有效,甲型和乙型流 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呼吸道合胞 病毒等。
目前,选择性抗HIV药主要有四类:
1.入胞抑制药
1
2.逆转录酶抑制药 核苷类(NRTIs)
3 5
2
非核苷类( N NRTIs)
4
3.整合酶抑制药
4.蛋白酶抑制药(protease inhibitors,PIs)
包括膜融合抑制药恩夫韦地、西夫韦肽和CCR5 受体拮抗药马拉韦罗。
恩夫韦地 西夫韦肽 马拉韦罗
抗病毒药
治疗流感病毒药物 治疗疱疹病毒药物
流感病毒
治疗艾滋病的抗HIV药
疱疹病毒
治疗肝炎病毒的药物
艾滋病毒
肝炎病毒
• 学习重点 – 掌握:抗流感、疱疹、HIV和HBV代表药 物的特点。 – 熟悉: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
疫病名 鼠疫 霍乱 埃博拉 艾滋病毒 疯牛病 H5N1禽流感 尼巴病毒 猴痘 SARS病毒 H1H1流感
• 以多种机制抑制病毒核苷酸的合成。
• 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和支气管炎效果 较佳。
人类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为 具有包膜的DNA病毒。
碘苷又名疱疹净,竞争性抑制胸苷酸合成酶, 使DNA合成受阻,故能抑制DNA病毒,如HSV和牛 痘病毒的生长,对RNA病毒无效。
脱颗粒和扩散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利巴韦林
抑制 核苷酸合成
可特异性结合M2蛋白阻止病毒脱壳及其RNA 的释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
金刚乙胺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优于金刚烷 胺,抗病毒谱也较广。
主要用于预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
不良反应包括紧张、焦虑、失眠及注意力分 散,有时可在老年病人出现幻觉、癫痫。
本品全身应用毒性大,临床仅限于局部用药, 治疗眼部或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是目前常用的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 病毒也有一定作用。
作用机制是被病毒编码的特异性胸苷激酶磷酸化, 从而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并可掺入病毒 DNA分子中,阻断病毒的DNA合成。
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也可用于乙型肝 炎。
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只用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时严 重CMV感染性肺炎、肠炎及视网膜炎等。
阿糖腺苷在体内转化成三磷酸阿糖腺苷 与dATP竞争DNA聚合酶病毒DNA合成受阻
广谱抗DNA病毒:用于HSV、VZV、HBV、 CMV等感染的治疗
不良反应较多:神经毒性如幻觉、震颤等,常 有脑电图异常;胃肠道反应等
传播动物 鼠,跳蚤 鸡 啮齿类动物 疑是非洲绿猴 牛 禽类,鸡鸭 狐蝠 岗比亚土拨鼠 狸 猪
时间 6世纪 18世纪 1976年 1980年 1985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03年 2009年
死亡率 30%-100% 30%-100% 50%~90% 61% 100% 33.3% 50%左右 10% 14%~15% 6.77%
伐昔洛韦为阿昔洛韦二异戊酰胺酯,口服后可 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所达血浓度为口服阿昔 洛韦后的5倍。
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及耐药性与阿昔洛韦相 同。
可治疗原发性或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 及频发性生殖器疱疹。偶见恶心、腹泻和头痛。
更昔洛韦对HSV和VZV抑制作用与阿昔洛韦 相似,但对巨细胞病毒抑制作用IV-1病毒转膜糖蛋白gp41亚单位的HR1相结 合,阻止病毒膜和宿主靶细胞膜融合,阻断病毒入侵 宿主细胞而阻止感染。 【临床应用】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推荐用于抢救治疗。 【不良反应】可有失眠、焦虑、周围神经病变、疲
乏,也可产生抑郁。皮肤注射部位反应 的患者高达98%
中国研制的抑制HIV膜蛋白gp41的入胞抑制药, 西夫韦肽和恩夫韦地具有相同的药理,但其药效 比恩夫韦地高20倍,并具有低耐药性和低毒副作 用的特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国产抗HIV新药物。
西夫韦肽2006年获得美国专利授权,按研究进 度,预期可望在2010年在中国上市。
【作用机制】阻断HIV-1的gp120与T细胞的CCR5 受体结合,阻止病毒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不能 进入CD4细胞,防止感染。
【临床应用】马拉韦罗作为抗HIV-1联合化疗的搭 配药物之一,适用于对其他抗HIV药物耐受,而且 是以CCR5作为入侵靶细胞的辅助受体的病毒株感染。
【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有咳嗽、发烧、上呼 吸道感染,腹痛、腹泻,头晕和皮疹等。偶有肝功 能异常。
NRTI类是第一类临床用于治疗HIV阳性患者的 药 物 , 包 括 嘧 啶 衍 生 物 如 齐 多 夫 定 (zidovudine , AZT) 、 扎 西 他 宾 (zalcitabine , ddC) 、 司 他 夫 定 (stavudine,d4T)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等 和嘌呤衍生物如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和阿巴 卡韦(abacavir,AB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