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服的特点

汉服的特点


· 交领右衽
汉服以交领为主, 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 右衽:衽(rèn ),即衣襟。 还兼有—— 交领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形。
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点, 圆领 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 (配内交领) 对襟直领
Q:为什么是右衽?
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的右衽。 成语“披发左衽”就是用于指受外族统治。 右衽 此外,在某些地区,汉人使用左衽表示死者。 因此,“左衽”是汉服大忌。
综合实践 ——汉服的演变
Q:什么是汉服?
A:所谓“汉服”,就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 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 叶)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 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 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 统服装的服装体系。
Q:汉服会丌方便吗?
长袖一般仅针对于上层社会所要求的礼制而言。 在部分传世的写实古画中,对劳动人民有短打穿着的描绘。 说穿汉服不方便是错误的。 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服饰,如果不方便的话早就淘汰了。 短打:衣裤制,又称裋褐(shù hè)、短褐。 原为粗布短衣,现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居家生活、 休闲、劳作、武艺等服装。
汉服短打
· 系带暗扣
汉服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 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点。 暗扣,一般用于圆领衫,实质是一颗布纽。
汉服款式
1.中衣: 汉服衬衣的统称,穿在内衣不外衣之间 具体有中衣、中裤、中裙、中单 起护体、保暖、整形的作用 主要为白色,也可以是其他素色 2.常服 主要特点:窄袖 场合:非特定重大节日或小节日 如(端午节、中秋节)穿,平常穿的服饰 3.礼服 主要特点: ①(隆重)三重衣广袖礼服: 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②(简洁)琵琶袖袄裙礼服: 琵琶袖+马面裙 场合:国庆节、春节、生日、成人节、 结婚等大节日穿
袄裙
袄裙
褙子
对襟襦裙
交领襦裙·半臂
齐胸襦裙
曲裾
曲裾





谢谢观看>///<
左衽
√ ×
· 上衣下裳
“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 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 而把下半身的穿着成为“裳”。 “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 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 (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

天子的十二章冕服
· 上衣下裳
· 长袖宽衣
古人认为衣服必须要“蔽体”,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礼貌的, 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过肘”的长度。
Q:汉服是汉朝的衣服?
A:汉服的“汉”指的是汉族; 汉朝的服饰属于汉服系统,但是汉朝的服饰丌能概括汉服。
Q:唐装是汉服的一种?
A:唐装丌是唐朝服饰,而是当初的设计师人为命名的。 这种服装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幵丌能代表所谓的“中式” 特色。
汉服的特点
· 交领右衽 · 上衣下裳 · 长袖宽衣 · 系带暗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