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海现象

王海现象

王海打假纪事2005-01-05 00:00:00■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第一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尝试购假索赔,但受挫(8个月后获赔)。

10月,王海再次进京尝试购假索赔,一周之内获赔8000元。

11月,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主持下,社会上开始了对“王海现象”的讨论,致使《消法》深入人心,并促使有关单位开展了“百城万店无假货”等系列活动,大型商场的假货普遍明显减少。

12月,因为在消费者打假中起了带头作用,王海成为第一位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设立的“消费者打假奖”(奖金5000元)的获得者。

■1996年3月,王海化装后粉墨登场,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第一期节目,讨论“谁来保护消费者?”12月,接受希望集团刘永行先生10万元赞助后,王海与中国青年报社合作,注册成立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海公司)。

■1997年9月,王海在报纸上首次开办《王海忠告》专栏,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警示信息和消费维权知识,帮助消费者避免权益受损和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此间在上海举行的“构筑21世纪的中国”座谈会上,王海与克林顿夫妇对话,克林顿称王海为“中国消费者的保护者”。

7月—11月,打击性病游医,王海派人在合肥、长沙、成都、太原、重庆等地调查、揭露了性病游医诈骗患者钱财的黑幕,同时王海亦向国家卫生部举报了这些违法行为。

年末,卫生部下文对各地游医进行取缔,。

12月,王海在中央电视台《20年,20人》、《东方时空,流金岁月》节目里公开亮相。

■1999年3月,王海状告天津伊势丹厕所乱收费胜诉。

6-11月,在大连、西安、太原、天津、任丘等地调查、检举、揭露津成公司制售伪劣电线的违法行为。

■2000年9月,王海在西安发现津成销售伪劣电线的线索:“试飞院”在职工住宅建设中,购买并使用津成电线,因质量问题,从而拆装换线受到18万多元经济损失,2000年“3·15”前后,“试飞院”与津成达成协议,津成退还全部货款并赔偿“试飞院”10万元,总计17万多元。

■2002年协助北京大兴工商局取缔了北京最大的造假酒窝点,该窝点年产约2000万元假酒。

在西安协助60多位消费者退掉了有质量问题的房子。

■2003年代理北京水清木华园的业主反败为胜打赢了业主延期支付物业管理费交纳违约金的案子,将霸王合同约定的日百分之一的违约金降到日万分之二。

制售伪劣电线的津成公司副总王铁庄被大连公安机关关押在大连市看守所,其负责人王中秋已经被通缉。

王海悬赏一万元,协助警方缉拿津成公司法人代表王中秋。

相关链接王海其人1973年生于山东青岛,现任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北京市王海在线资讯有限公司常务总裁。

著有《我是刁民》、《王海忠告》、《当头棒喝》等书。

自1995年开始尝试“疑假买假”(即所谓的“知假买假”)引发“王海现象”大讨论至今,王海投身维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事业已近10年。

近期,王海因炮轰“南极人”保暖内衣标识不符、涉嫌欺诈,并代理北京某消费者起诉“南极人”而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消费者定义删除“为生活消费所需”正方辩编者按一个地方法规的修改稿刚刚完成,就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议论,这是不多见的情况。

湖南省在新的《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草案·送审稿)》给“消费者”明确定义——“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较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1997年6月通过的《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删去了“为生活消费需要”7个字的限制性定语(详细内容请看A1版报道)。

这意味着,知假买假索赔算不算消费者等此类在社会上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有望在湖南终结。

以下这些文章的作者,对这一删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正方观点■扩大了保护消费者的范围消费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消费者,从法理上说,公民在消费过程中的知情权、索赔权等都应置于《消法》保护下。

《消法》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

不幸的是,这“为生活消费需要”7个字,凭空为消费者讨要公道增加了一道门槛,成为横亘在王海们知假买假索赔之路上的一块巨石。

任何一部善法,在本义上与社会良知应该是一致的。

职业打假群体的昙花一现,与《消法》的软弱和缺陷有关,说明了法治与良知的断裂。

焊接这条裂缝,还应寄希望于法律的完善,将所有合法消费行为纳入法律保护下。

湖南删除“为生活消费需要”很有必要,是对《消法》的及时有益的补充,它扩大了消费者保护范围,使法律真正担负起维护社会公正与正义的重担,并在客观上为王海们靠打假赚钱提供了法律依据。

河南郑州市张培元■买假索赔与动机无关长期以来,对于何为“消费者”始终争执不休,知假买假索赔者面临“有理”打不赢官司的尴尬境地,如果湖南对“消费者”概念的定性能最终确定,意味着买假索赔与动机、目的无关,知假买假将受法律保护。

从表面上看,知假买假者是以牙还牙,甚至带有反欺诈的色彩,确实有点动机不纯的味道。

但是,消费者知假买假,首先得承认商家在卖假,既然卖假事实已经确定,也就可以说商家存在欺诈行为,理应为自身过错付出代价。

退一步说,即便职业打假人钻法律的空子,谋求一定的超额私利,也无可厚非。

毕竟,市场社会赋予人们谋取私人福利的权利,法律本来就是给人们利用的,只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任何方式都是可以采取的,知假买假也不是法律禁止的行为。

让知假买假者有“赢利空间”,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打假,以弥补公共管理的不足,客观上包含了一定的公益成分。

江苏淮安市陈爱和■保护知假买假有利于打假知假买假算不算“为生活消费需要”?这往往成了王海们与制假售假的厂商斗法的“滑铁卢”。

如果湖南的新条例能够被通过并实施,那么,职业打假人将成为拥有正当权益的消费者。

这无疑会极大地鼓舞王海们的信心和士气,使假冒伪劣商品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厂商的经营因此会更加规范。

有人认为职业打假的行为是以怨报怨——商家以欺骗的手段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也以欺骗性的手段损害商家的利益,由此可能人们很可能会陷入“相互提防、互不信任”的道德困境。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在假冒伪劣商品已如同洪水猛兽一样侵害社会的时候,有人还跟制假售假者大谈道德,真是可笑。

湖南长沙市彭联联■应当让法律为王海们撑腰对于王海式打假,近年来颇有争议。

我认为,尽管这种职业打假已经打上了经营的烙印,但是,王海们谋取利益,最终仍然是依靠法律,因为法律是不保护制假售假行为的。

从打假的实践方式看,当前主要是通过官方打假与民间打假来完成。

受种种客观现实的制约,仅仅通过官方打假尚无法完成打假任务。

这样,如何去调动广大群众即普通消费者来打假,值得探索。

政府要维护消费者利益,也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支持群众去打假,去壮大民间打假的力量。

而《消法》规定消费者必须“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商品,显然牵制了民间打假力量的发展与壮大,不利于打假工作的有效开展。

因此,此次湖南省把王海们纳入消费者行列,我以为是一种进步之举,有利于更为广泛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江苏南京市单士兵■可迫使售假者放弃侥幸心理立法上的含糊,使各地的执法难以统一,互相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对消费者的保护作用,给造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机。

实际上,对消费行为的这种界定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

对于假冒伪劣商品,制假售假者无条件地负有完全责任,至于购买者出于什么目的购买,根本不关经营者什么事,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过是售假者苍白无力的狡辩。

湖南省对消费者定义的修改,不仅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也顺应了民意,同时将迫使制假售假者放弃侥幸心理,逼迫其收敛不法行为。

也谈王海现象与惩罚性赔偿的运用案情及判决结果1998年9月,王海起诉至一审法院称:其在华联商厦购得电话台灯40个,电话部分无入网证,灯具部分有四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故要求华联商厦向其赔礼道歉,并双倍返还购灯价款,其40480元,电话台灯由法院予以收缴。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1998年6月11日,王海在华联商厦购买TL- 200型电话台灯40个,每个单价56元,总价款为20240元。

该电话台灯电话部分无入网标志,台灯部分经他人于1998年3月25日在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其中标志、外部线路及连接方式、内部线路、耐热项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王海购灯当日即持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2)量认(国)字(C0781)号N098035检测报告,要求华联商厦双倍赔偿其经济损失。

华联商厦提出:王海购买电话台灯十分钟后倾手持检测报告及发票来索赔,其行为不是为了生活消费。

王海提供的检测报告只说明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双倍返还的有关规定,故不同意王海之诉讼请求,只同意退货还款。

一审法院经审理确认华联商厦所售无人网标志的电话台灯具有几项指标不符合产品的质量标准,对此华联商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故于1998年11月判决:(1)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被告北京华联商厦有限公司给付原告王海人民币20240元,原告王海同时将其所购TL-200型电话台灯40个退还被告北京华联商厦有限公司。

(2)驳回原告王海其他诉讼请求。

判决后,王海不服,以华联商厦之行为已构成欺诈为由上诉至二审法院,要求撤销原判。

二审法院认为,华联商厦作为商品销售者,应依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现华联商厦所售电话台灯,电话部分无人网标志,台灯部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对此华联商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将王海购灯款予以返还。

因王海是在得知有关部门对电话台灯的检测结果后,即其明知该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和销售的情况下而购买,随后要求华联商厦双倍赔偿其损失,依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本法所保护的对象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故王海之行为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据此对一下海之上诉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鉴于华联商厦之行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故其所销售的电话台灯应移送有关部门予以处理,不宜退还华联商厦。

二审判决北京华联商厦有限公司返还王海购灯款20240元,在王海处的TL--200型电话台灯40个移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处理。

分析意见近年来,王海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论,讨论的问题包括王海是否有权打假,社会是否需要王海打假,等等。

本案的判决也直接关涉对王海打假现象的认识问题。

在本案中,被告华联商厦向王海交付的产品不合格,这一事实看来是清楚的。

一审和二审法院都对此予以确认。

在二审判决中,法院认定:"现华联商厦所售电话台灯,电话部分无人网标志,台灯部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对此华联商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据此,二审法院首先确定,"华联商厦作为商品销售者,应依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该判决结论是正确的,被告在二审中也未对此提出异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