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感觉、知觉和记忆
体验形象记忆 用文字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用音符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用绘画描述一个你最熟悉的、不在你眼前的人 体验逻辑记忆 用口头文字描述你最熟悉的科学定律 用书面文字描述你最熟悉的科学定律 体验情绪记忆 回忆你经历过的欢乐 回忆你经历过的幸福 回忆你经历过的悲伤 回忆你经历过的痛苦
颜色恒常性 实验方法:在不同照明条件下,观察同一对象 的颜色变化 …… 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件物品反射到你 眼中的光有很大变化,但它们的颜色看起来好 像没有变,这是颜色的恒常性。
4、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 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 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理解性的含义之一:把意义赋予没有意义的知觉图形。
——章志光,《心理学》
辣-疼 味蕾和伤害性疼痛纤维是相连的(Bartoshuk,1993) 有的人特别能吃辣 不同人味蕾细胞的密度差异是由遗传造成的 女性更容易成为超级品尝者
二、知觉及其特征
肯基 • 自出生以来,一直居住于非洲赤道附近的 一个茂密的热带森林,第一次和人类学家 Colin Turnbull一同乘车穿越一个开阔平 原.......
4、联觉
下面一组图片
哪个让人更兴奋,哪个更沉静
哪个更朴素?哪个更活泼?
哪个更软,哪个更硬?
哪个更轻,哪个更重?
哪个更冷,哪个更暧
春、夏、秋、冬
春 夏
秋
冬
酸、甜、苦、辣
酸
甜
苦
辣
感受性和练习
优秀来自训练
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期使用感觉器官, 相应的感觉能力就发展起来。例如,专门从事织造黑 色织品的工人能分辨出40多种深浅不同的黑色,而普 通人只能分辨出2~3种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凭借 触觉能正确地评定面粉的品质,甚至认出面粉的小麦 产地。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的转速或异常声 音,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有高度完善的 味觉和嗅觉。 感受性因练习而提高的事实说明:健全的感觉系 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语义记忆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幼儿 读《静夜思》 小学生读《静夜思》 中学生读《静夜思》 大学生读《静夜思》 留学生读《静夜思》
——Boring, Langfeld & Weld, 1939
• 费希纳定律 • 费希纳定律:感觉体验的大小(或感觉量) 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当 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 按算术级数上升。 • 公式:P = K log I • 其中I 指刺激量,P 指感觉量。 • 费希纳定律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实验目的:需要对知觉的影响 实验方法:甲组,20名,禁食24小时 乙组,20名,禁食10小时 丙组,20名,不禁食 三组被试以最短的时间辨认24个词, 其中,一半是中性词,一半是有关食物 的词。 实验结果:辨认中性词,三组用时没有差别 辨认有关食物的词,丙组用时最长, 乙组居中,甲组最短
理解性的含义之四:需要、情绪、价值观等会影响人 对当前对象的知觉。老虎?Βιβλιοθήκη 尔马提亚狗4、知觉的理解性
英语知识影响了你的知觉
TAE ?
CHT?
4、知觉的理解性
定势: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和反应
每星期五晚上,小吴都开车送太太到火车站 搭车,去探望生病的妈妈。十分钟后,小吴妹 妹所乘的火车就到站。他接她回家帮忙他们料 理家务。每逢星期日,整个程序正好相反。小 吴妹妹的火车开出十分钟后,他太太才到。有 一晚,他的妹妹刚走,小吴正等着接太太的车, 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他笑容诡异地说: “先生,你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 她们逮到吗?” …… 理解性的含义之二:把主观想法赋予客观的 世界。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2、感觉后像 3、感觉对比 4、联觉(感觉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 定感觉系统,会使该系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2、感觉后像
• 感觉后像:刺激停止后的感觉并不是立刻消失,即感觉有 一种残留现象。 • 视觉后像 :视觉刺激消失而视感觉暂时留存的现象。 • 正后像保持着与刺激相同的性质,其特征是刺激消失后, 残留后像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相似。 • 负后像保持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保持的颜色性质与刺 激互补。 • 由于视觉后象的存在,一定频率的断续闪光刺激可以引起 连续的视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每秒 钟闪动100次,但是我们却看不出它们是断续出现的。
自己的眼睛也不可信
第七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第四节、记 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 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 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 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关于潜意识和唤起
有一些词汇语法想不起来。“想不起来”是什么意 思?“想不起来”就是不能够“再现”这些词汇和语法。 ……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
用进废退
在正常猫或猴的视觉皮质中有许多神经元对呈 现在左或右视野的刺激都很敏感。如果自幼一 只眼睛的视觉被剥夺,成年后,视觉皮质中能 反应被剥夺的一只眼睛的视觉传入信息的神经 元的数目大为减少。 大鼠的两个鼻孔是相对独立的。在大鼠生活的 早期,如果把一个鼻孔塞住,可以使这一边的 嗅粘膜不受刺激。几星期后,比较它两个嗅球 的大小,可以看到与堵塞的鼻孔相联系的那个 嗅球显著萎缩了。
感觉、知觉和记忆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 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 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 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 便意、性和疼感觉)。
——詹姆士,1890
3、知觉的恒常性
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 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 定性。 主要表现为当物体的大小、形状、亮度、 颜色、角度等
3、知觉的恒常性
心理实验:大小恒常性 实验目的:感受大小恒常性 实验方法:让同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 15米的不同距离处, 在我们的眼睛里,他变了吗? ……
……
3、知觉的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例如,白色的墙壁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 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 从物体反射的光量看,太阳的光量约为月光的 80万倍,因此,煤块在阳光下反射的光量约为 白墙在月光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是,煤块 在阳光下看上去仍然是黑的,白墙在月光下看 上去仍是白。
3、知觉的恒常性
前伸后仰头,左右挪挪头
4、错觉
是平行线吗? 看到的是螺旋状,其实是?
是正方形吗?
还有一块去哪儿了?
不可能图形
廖畅 shirou931@
看了《苹果》 男人不可信 看了《色戒》 女人不可信 看了《投名状》 兄弟也不可信 看了《集结号》 组织更不可信 看了《长江7号》地球人都不可信 看了上面的图片…
不同感觉的最小韦伯分数
感觉类别 重压(在400克时) 视觉明度(在100光量子时) 举重(在300克时) 响度(在1000Hz和100dB时) 橡胶气味(在2000嗅单位时) 皮肤压觉(在每平方毫米5克时) 咸味(在每千克3克分子量时) 韦伯分数 0.013=1/77 0.016=1/63 0.019=1/53 0.088=1/11 0.104=1/10 0.136=1/7 0.200=1/5
• 一个人的经历对其知觉的影响 • 肯基生来只居住在森林,没有先验的知识 来立刻解释达到他眼中的感觉信息
• 感觉-知觉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 信息输入端口:视、听、嗅、味、触、平 衡、运动、内脏、痛 • 佛家的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 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 《吕氏春秋》的六欲:由生、死、耳、目、 口、鼻所生的欲望 • 六根清静:眼、耳、鼻、舌、身、意
3、感觉的对比
3、感觉的对比
• 皮肤黑的人穿白衣服 • 黑人牙齿白?
感觉的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 时,感受器对这两种刺激物的感受会发生一些变化。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会产生 “同时对比”。例如,同样一块灰色,以白色为背景 时,看上去要暗淡些;以黑色为背景时,看上去要亮 些。同一块灰色,放在蓝色背景上显得发黄;放在红 色背景上显得发青。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觉系统时,会产 生“继时对比”。例如,凝视红色后,接着看白色, 白色会显得发绿。 味觉的连续对比现象:例如,吃了糖后再吃橘子, 会感到橘子特别酸;苦药入口之后,接着喝白开水, 我们甚至觉得有点甜。
——邵郊,《生理心理学》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我们能听见超声波? 我们能看见红外线? 我们能感受里氏三级以下的地震吗? ……
电磁波谱
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
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了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K=ΔI/I 其中,I代表原有刺激量,ΔI代表变化的刺激量,K 代表韦伯常数。 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量上发现一个最小的、 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 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例如,咸味感觉器官的K值是0 .2,要在原有咸度 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20%的盐量,人才能感觉到咸 度的变化。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四、错觉
一、空间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