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感觉、知觉和记忆

第二章 感觉、知觉和记忆


感受性及其意义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度量感受性的大小。 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 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 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视 觉听Βιβλιοθήκη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外手表的滴 答声

觉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 味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 颊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语词逻辑记忆:以概念、命题等抽象的语言符号为内容
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感为内容 运动记忆:对做过的动作的记忆 韧性
20
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分为: 瞬时记忆:也称为感觉记忆,是刺激 停止后,感觉信息在极短时间内的保 存,一般为0.25-2秒 短时记忆:当瞬时记忆的内容引起个 体注意后,信息就会由瞬时记忆进入
下会指认警方明确知道并不正确的人。假如疑犯并不在指认行列中,则
有超过半数的目击者仍然会指认一个“疑犯”;
结束
谢谢
短时记忆,其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1
分钟。内容较为有限。 长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
上,乃至终身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
息反复强化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 的存储量几乎是无限大的。
21
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信息的输入和编码
保持:是信息存储、再认和回忆的必要条件,是 衡量记忆品质的优劣的重要标志 再认或回忆:是对存储的信息提取的过程 遗忘 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出现错误的再
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 定一影阅响读。
15
补充:错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幻觉:一种虚幻的表象,本来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
视、听、嗅、味、触幻觉 运动幻觉 内脏幻觉 幻肢 思维回想/思维鸣响/读心症
16
错觉的类型
• ⑴不可能图形 • 一种特殊的错觉,无法获得整体和知觉经验的图形。
17
⑶视觉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
错觉的类型
⑵视觉错觉:大小错觉⑴不可能 图形 一种特殊的错觉,无法获得整 体和知觉经验的图形。
18
错觉的类型
⑷其它错觉
19
三、记忆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个体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 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等,都能以经验的形式在头脑中保存下来,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再认或回忆出来。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 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凭借记忆, 人才能积累知识经验,不断熟悉起来。 记忆的分类(按内容区分) 形象记忆:感知过的事物表象为内容
10
色彩与心理
应用色彩时,不论是印象、记忆、联想、习 俗、生活习惯等各种心理因素,都会使我们 在色彩应用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透过颜色的选择和应用,我们可以变现人物的个性或者 潜在的个性特征,如中国传统的京剧脸谱:红色代表忠 诚、白色代表奸诈的性格。
感觉类别
11
绝对阈限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
内部感觉
是接受外界信息,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包括五种基 本感觉: • 视觉; • 听觉; • 嗅觉; • 味觉; • 皮肤觉;
是接受机体内部信息,反映自身位 置、运动及内脏状态的个别属 性。包括: • 内脏觉; • 运动觉; • 平衡觉;
6
视觉现象
• 视网膜中的感色细胞有两种:一种是感觉光线明暗 的柱状细胞,一种是感觉色彩的锥状细胞;
• 明暗适应: • 暗适应:我们突然从亮处进入暗处时,锥状细胞失 去足够的光线无法感色,由柱状细胞来作用,眼睛 会暂时看不见,然后渐渐地看清楚。 •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亮处,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
7
视觉现象
• 颜色对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周围物体颜色 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 视觉后像:我们凝视一件物体,当闭上眼睛时, 能短暂继续看到物体的影像,这种视觉持续的 现象,称之为后像。
8
视觉后像的应用
视觉后象分正后象和负后象两种。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负 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如光亮部分变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变为
光亮部分。
正后像:我们看的电视、电影就是正后像的应用。胶片以24张/秒的速度放映,视觉的 残留使我们产生错觉,误认为画面是连续的。
9
嗅 触
温冷觉
12
时间知觉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形状、 大小、深度、 方位等空间特 性的反映
指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 序性的反映
二、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它
通过大脑将其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整合成一个整体印
象。 运动知觉
指对物体的静止 和运动以及运动 速度的知觉
13
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在知觉的过程 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 来的特性。个体在一定时间内, 总是选择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 刺激物为知觉对象,而把周围 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背景。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将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整合的特性。知 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并由不同部分 组成,但人们并不将其作为个别、孤立 的部分,而总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
罗那诺•詹姆斯 埃德加.鲁宾 罗杰.谢波德
14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理解性:指在知觉的过程中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 解释的特性。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 主动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 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 意义。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 个体对物体的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恒 常性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利于个体 正常地认识事物,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事物。
4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现象。 (一)感觉 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 理活动,是认知的初级阶段。 分类: 一般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5 1.4 EAP 的作用
外部感觉
视觉后像的应用
负后像:浅绿色是红色的补色。手术中鲜 红的血看多了,视线转移到白大褂上,会 变成斑斑点点的“绿色血”,产生视觉混 乱,影响手术效果,而改成绿色手术服后
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觉了。
发现凶手:是先坐到白色的椅子上看红色 的墙,再转过来坐在黑色的椅子上看白色 的墙,就能看到绿色,房子里外号为绿色 的就是凶手。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个性
要求
具有健全的心 理素质和高度 的责任心
掌握感觉、知 觉、思维、注 意的概念
记忆的过程
情绪情感的分 类
需要、挫折以 及个性心理特 征
熟悉意志的品 质、个性的概 念和特征
3
第一节 心理过程
• 心理过程是每个个体都具有的心理活动, 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 程。这三个过程彼此依存、彼此影响,对 个体的健康起着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
认和回忆,与保持相反的过程。
22
1.遗忘与时间正相关,时间越长,遗忘越多。 2.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23
补充
虚假记忆
记忆错觉,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
与影像记忆的精确、真实相比,人类的记忆却易于出现错误。
在记忆的王国里,回忆的生动并不代表事情真的发生过。
• 纳赛尔“挑战者号”爆炸事件的记忆实验; • 金佰利· 韦德描述乘坐热气球的经历; • 美国心理学家统计:在警方安排的指认中,目击者在20%到25%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