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测量技术基础

几何测量技术基础

量块长度变动量:量块任意点长度 Li 的最大差值。 Lv=Limax- Limin
量块长度偏差:量块实测长度值与标 称长度之差,其允许值称为
极限偏差,以±D 表示。
量块长度的偏差越小,越接近标称长 度,量块的制造精度越高。
量块
2、 量块的尺寸标注 尺寸<5.5mm的量块,名义尺寸刻在上测量面上;尺寸≥5.5mm
国家基准:指复现“米”的整套装备,包括端面长度国家基 准
和线纹长度国家基准。 副基准:通过与国家基准比对来确定精确度的整套装备。 工作基准:通过与国家基准或副基准比对,并经国家鉴定实
际用于检定计量标准的整套装备。 计量标准:国家根据测量精确度要求和经济原则,规定不同精
度等级,作为传递量值用的长度计量工具和标准器。
量块生产企业大都按“级”向市场销售量块。 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该尺寸 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并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由于不需要 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 ⑵ 量块按“等”划分 国家计量局JJG146-2003《量块检定规程》规定,计量部门按 检定精度(中心长度测量的极限偏差和平面平行性允许偏差)将 量块分为6等,即1、2、3、4、5、6等,其中1等精度最高,6等 精度最低。
量块
与平晶(具有一个或两个光学测量平面的正圆柱形或长方形量规) 光学表面之间具有研合性。
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 块组,得到所需要的各种尺寸。 5、 量块的尺寸组合 量块成套制成,每套数量不同(83块、46块、91块 )在使
用时,常常用几个量块组合使用。 为减少量块的组合误差,应尽量减少量块的组合块数,一般
现米。 二、量值传递:
在实际应用中,不便于用光波作为长度基准进行测量,为 保证量值的准确和统一,必须把复现的长度基准量值逐级准确 地传递到生产中所应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和被测工件上去。
量值传递: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值,通过检定传 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器),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 器具上,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与基准的量值准确统一”。
长度计量基准: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米的量值,经国 家鉴定并批准,作为全国统一长度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如:激光光波干涉仪(端面量具)双频激光干涉仪(线纹量具)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长度计量标准:按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实际用于长度检定工 作的计量器具。中国国家法定长度计量标准器 为:量块、线纹尺
中国长度量值传递系统的组成:由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 准和计量标准等组成。
量块
量块的“级”与“等” 量块的“级”和“等”是从成批制造和单个检定两种不同的
角度出发,对其精度进行划分的两种形式。 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
包含其制造误差,不需加修正值,使用方便。 按“等”使用时,以量块检定书列出的实测长度作为工作尺
寸,消除了量块制造误差的影响,只包含了检定时较小的测 量误差。便于用制造精度较低的量块进行较精密的测量 就同一量块而言,检定时的测量误差要比制造误差小得多。 所以,量块按“等”使用时其精度比按“级”使用要高,且 能在保持量块原有使用精度的基础上延长其使用寿命。 4、量块的研合性(粘合性) 量块表面十分光洁、工整,用力推合两量块使它们的测量表 面紧密接触时,二者能粘合到一起。量块的测量面之间或测量面
不超过4块。 选用量块时,采用消尾法,即每选一块至少应减去所需尺寸
的一位尾数。 如:46.725=1.005+1.22+4.5+40 46.725-1.005=45.72 45.72-1.22=44.5 44.5-4.5=40
46.725共有:1.005、1.22、4.5、40四块量块尺寸组成
差值。 ⑷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机床和夹具调整时的尺寸基准。
量块
一、长度量块 长度量块是单值端面量具,形状大多为长方六面体,其中一对
平行平面为量块的工作表面,两工作表面的间距即长度量块的工 作尺寸。
量块用铬锰钢或陶瓷等变形小,耐磨损的材料制成。
量块
1、 量块长度: 标称长度(名义尺寸)量块两测量面之间的距离,用符号L 来表示。 实测长度:量块长度的实际测得值,分为中心长度和任意点 长度。
的量块,名义尺寸刻在一个非测量面上,而且该表面的左右侧面 分别为上测量面和下测量面。
量块
3、 量块的精度等级 ⑴ 量块分级
GB/T6093-2001按制造精度:长度极限偏差、测量面的平面度、 粗糙度及量块的研合性等指标。量块分为:0,1,2,3和K级共5 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3级精度最低,K级为校准级。
测量与检验的概念
量精度低,测量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2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
一、长度基准:在国际单位制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以米作为长 度基准,其单位符号为“m”。
1983年第十七界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 1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距离
我国采用碘吸收稳定的0.633um氦氖激光辐射波长作为基准复
§1 测量与检验的概念
一、检测概述 检测:测量与检验的总称。 测量: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 确定被测量的过程。 检验:判断零件是否合格而不需要测出具体数值的过程。
二、测量要素: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如下四个要素: 被测对象:本课程所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形状、位置、 表面粗糙度以及齿轮等零件的几何参数; 测量方法:根据测量原理,利用测量器具对测量要素进行测量 的实际操作。是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 具和测量条件的总合。 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SI)。长度:基本单位 m,常用 单位 mm 和微米(μ m);角度:弧度和度、分、秒。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一致的程度。测量误差大,测
长度基准量值传递系统
量块
量块是精密测量中经常使用的标准器,分长度量块和角度量块。
长度量块长度量块
角度量块
量块的作用 ⑴作为尺寸传递的国家标准,将国家基准按照一定的规范逐级传递
到机械产品制造环节,实现量值统一。 ⑵作为计量仪器示值误差的检定标准,检定其示值误差。 ⑶比较测量时以量块为基准,通过测量器具比较量块与被测尺寸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