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初生雏鸡不象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现后才可辨认。
第二,可以节省饲料,商品蛋禽场仅饲养母雏,饲养公雏价值不大;第三,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
第四,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和整齐度。
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母雏的生长发育,避免公雏发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发育。
第五, 为获得较高的育雏率,培育出生长发育一致和生产高的鸡群
对初生雏就必须进行选择和分群工作。
分群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雌雄分群,且在雏鸡鉴别过和中可以对对于瞎、瘫、残雏、畸形雏及过小、过弱的雏鸡剔出淘汰
鉴别方法
伴性遗传鉴别法
肛门雌雄鉴别法
器械鉴别法
伴性遗传鉴别法是根据初生雏鸡的毛色,长羽快慢鉴别雌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
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
常用:
快慢羽鉴别法
用快羽公鸡和慢羽母鸡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公雏全部为慢羽,而母雏全部为快羽。
快慢羽的区分主要由初生雏鸡翅膀上的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长短来确定。
约1%的雏鸡会有一些异常特征即是用此法鉴别出错
(1)母雏:快羽,即主冀羽比副主冀羽长。
(2)公雏:慢羽,即主冀羽比副主冀羽短或等长。
羽色鉴别法 (金银羽自别法横斑羽自别法 )
根据鸡羽毛颜色的不同来辨认
金银羽自别法:用金色羽公鸡和银色羽母鸡交配时,其子一代的公雏均为银色,母雏为金色,鉴别率就可以达到99%以上。
绝大部分褐壳蛋鸡商品代都可以羽色自别雌雄。
注意,用银色羽公鸡和金色羽母鸡交配,后代不能自别雌雄。
横斑(芦花)自别
1.横斑洛克(芦花鸡)羽色自别横斑洛克羽色由性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
控制,公鸡两条性染色体上各有一个B基因,比母鸡只在一条性染色体上有一个B基因影响大,所以基因型纯合的横斑公鸡羽毛中的白横斑比母鸡宽。
B基因对初生雏鸡的影响是:芦花鸡的初生绒毛为黑色,头顶部有一白色小块(呈卵圆形),公雏大而不规则,母雏白斑比公雏小得多;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灰白色,身体黑色母雏比公雏深;初生母雏脚的颜色
比公雏深,脚趾部的黑色在脚的末端突然变为黄色,能显著区分开,而公雏跖部色淡,黑黄无明显分界线。
经过选种的纯横斑鸡,根据以上三项特征区分初生雏鸡的雌雄,准确率可达96%以上。
2.非横斑对横斑用非横斑公鸡(白来航等显性白羽鸡除外)与横斑母鸡交配,其子一代呈交叉遗传,即公雏全部是横斑羽色,母雏全部是非横斑羽色。
例如用洛岛红公鸡和横斑母鸡交配,则子一代公雏皆为横斑羽色(黑色绒毛,头顶上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母雏全身黑色绒毛或背部有条斑。
蛋鸡自别法
肛门雌雄鉴别法(适用于各种家禽的鉴别方法)
是根据初生雏鸡有无生殖隆起以及生殖隆起在形态组织上的差异,用肉眼分辨雌雄的一种鉴别方法。
肛门鉴别的操作可分为三个步骤: 抓雏、握雏
排粪、翻肛
鉴别、放雏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雌雄鉴别的关键首先在于掌握正确的翻肛手法。
既要迅速地翻开肛门,又要使位置正确。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及鉴定
1抓雏、握雏:
常用的方法有夹握法和团握法两种.
因人而异,有左手抓鸡者,也有右手抓鸡者,推荐用左手抓鸡
将雏鸡的背部靠紧左手的掌心,肛门向上,颈部被轻轻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
2排粪、翻肛:
排粪时,用左手的食指压住雏鸡的背部,用左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髂骨下缘(在雏鸡腹部直肠下端部位),轻轻一压,把直肠内粪便排清,排入粪缸中.
翻肛因个人习惯差异,翻肛手法较多,一般为左拇指沿从前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的左侧,左食指弯曲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拇指沿直线上顶推,接着往下拉到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左手拇指协同动作,三令指头一起向肛门口靠拢,将肛门内壁同时向外挤,使其生殖突起暴露出来。
3 迅速将雏鸡放在100一200瓦的灯光下进行鉴别,光源要加灯罩,以免强光宜刺眼睛,雏鸡肛门放在光源下的适当位置(以眼睛看得清晰为准)
(二)翻肛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手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2翻肛时,三指关节不要弯曲,三角区宜小,不要外拉里顶。
用力要适中,若用力过大,则肛门过于暴露;若用力不够,则难以翻出肛门。
3粪要一次排干净,翻肛要一次翻好。
整个操作过程的关键在于手势,抓、握、翻的手势要正确,轻巧,否则不但影响雏鸡的健康,也会影响鉴别的准确性
二、准确分辨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在正确翻肛的前提下,鉴别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分辨雌雄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一)根据生殖隆起的有无以及组织形态的差异可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种。
1正常型:在近肛门开口,泄殖腔下壁中央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微小的白色球状突起则判为雄性,没有突起则判为雌性。
2异常型:异常型是鉴别的难点。
主要根据生殖隆起组织形态的差异,即外观感觉、光泽、弹性、充血程度、隆起前端的形态等差异来鉴别,常见容易错判的概括如表1所示。
(二)鉴别时的注意事项
1若遇到肛门有粪便或渗出物排出时,则可用左拇指或右食指抹去,再行观察。
2若遇到一时难以分辨的生殖隆起时,则可用二拇指或右食指触摸,并观察其弹性和充血程度,切勿多次触摸。
3若遇到不能准确判断时,先看清生殖隆起的形态特征,然后再进行解剖观察,以总结经验。
4注意不同品种间正常型和异常型的比例及生殖隆起的形状差异.由于个体的差异,一般可分为正常和不正谭的九种类型。
正常型约占70%(肉鸡、杂交鸡)到80%(蛋鸡、纯种鸡)。
各种类型的形态特征。
三、提高鉴别的速度
通常情况下,孵化场的出雏量很大,且要求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把鉴别工作做完,鉴别速度就显得很重要,要达到每小时1000只的速度,必须做到:
1握雏翻肛动作要快,辨别雌雄时脑反应要快,辨别后放雏要快。
2除了排粪、翻肛要一次排净、翻好外,辨认也要求一次看准。
四、降低雏鸡伤残死亡率
在孵化技术良好的条件下,雏鸡出壳毛干后,即可进行鉴别,最佳鉴别时间为出壳后3~12小时,只要抓雏、握雏、排粪、翻肛、鉴别、放雏等各个环节操作正确,出壳雏鸡的伤残死亡率可低至05%以下。
总之,要全面而牢固地掌握雏鸡雌雄鉴别技术要领,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做到的,而是要在较长的实践中,手脑并用,反复体会,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等才能达到
在现代养鸡业中得到普遍采用的初生雏鸡鉴别方法有翻肛或触模鉴别法、仪器鉴别法、伴性性状鉴别法3种。
仪器鉴别法利用初生雏鸡雌雄鉴别器,将观视管插入直肠,直接观察鸡的性腺。
母雏只在左例有三角形粉红色的卵巢,公雏则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香蕉形的黄白色睾丸。
此法鉴别效果较准确,但操作麻烦,容易传播疾病。
伴性性状鉴别法利用伴性遗传原理,用特定的品种或品系杂交,生产的商品代初生雏鸡,在羽色、羽型或皮肤等方面雌雄有明显的区别,据此准确的鉴别雌雄。
此法既准确又方便,是现代养鸡业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①.银白羽色对金黄羽色白色为显性,金黄色为隐性。
用银白色公鸡与金黄色母鸡交配,子一代中银白色为公鸡,金黄色为母鸡。
②.慢生羽对速生羽慢生羽(慢羽)是指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或覆主翼羽长于主翼羽;速生羽型(快羽)是指主冀羽长于覆主翼羽。
促羽为显性,快羽为隐性。
用慢羽母鸡与快羽公鸡交配,子一代中,快羽型为母鸡,慢羽型为公鸡。
翻肛或触模鉴别法
翻开初生雏鸡的肛门,在泄殖腔口下方的中央有微粒状的突起,称为生殖突起,其两侧斜向内方有呈八字形的皱襞,称为八字状襞。
在胚胎发育初期,公母雏都有生殖突起,但母维在胚胎发育后期开始退化,出壳前已消失,少数母雏退化的生殖突起仍有残留,但在组织形态上与公雏的生殖突起仍有差异。
因此根据生殖突起的有无或突起组织形态的差异,在雏鸡出壳12小时以内,在200W的白炽灯下,用肉眼即可分辨出雌雄。
如果正确掌握出壳雏鸡肛门雌雄鉴别技术要领,准确率可以提高到98%以上,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只,伤残死亡率可降到0.5%以下。
翻肛鉴别法的准确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翻肛操作的熟练程度,所谓“七分手势,三分鉴别”。
因为翻肛是一项技巧,只有使肛门开张完全,生殖突起全部露出,才能准确识别。
肛门翻开后,识别时的困难主要在于母雏有少数个体有残留的异常型生殖突起,容易与公雏的生殖突起混淆,误将母雏判定为公雏,这就要依据母雏异常型生殖突起与公雏生殖突起在组织形态上的差异来正确区分。
公雏的生殖突起充实,饱满,有光泽,血管发达,富有弹性.用指头轻轻压迫,或左右伸张时不易变形,受刺激容易充血。
母雏的生殖突起不饱满,有萎缩感,表面软而表现透明,缺乏弹力,易变形,不易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