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二、学习目标
通过参与与讨论,训练其主动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通过“心”的体验,训练思维方式的
转变,改善其心智模式。
1.相互认识了解,促进沟通,改善人际关系;
2.任务驱动,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克服惰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荣誉感及责任感;
4.发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执行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5.激发发散思维,培育创新素养;
6.提高学生的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对抗挫折的能力;
7.培育 “知行合一”、甘于奉献职业素养。
三、学习内容重点难点:实训及其讨论和总结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及发展
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属于体验式培训行业,这种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当时,许多英国舰艇在遭到德国潜艇袭击后沉没,大批水兵因此丧生,但总有少数能在灾难中幸存下来。后来人们发现,这此幸存者并不是体能最好的年轻人,而是年纪较大的、经验丰富的、求生意志最强的老水手。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当灾难来临时,决定你生存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体能,而是心理素质。
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实现教育人性化和教育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使文化和个性共同发展的思想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显着特点。拓展训练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新型体验式课程,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目标。其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而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不是由外向内灌输进来的,而是学生自我教育产生的结果。体现由教师单向传导的教学过程转为师生共同合作来引导、启发学生获得知识和受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发展个性,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学习资源
1.视频 国内外团队叠罗汉、团体操等卓越成果;往届学生拓展训练视频成果。
2.课程PPT
3.拓展训练手册
五、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第一环节:
预习自学
1.观看视频,发现分析环节、细节问题,体会、讨论内涵要义价值
2.研学、讨论拓展训练手册
提供学习、研讨资源
多媒体
实施翻转教学第一环节
1942年,德国人Kurt Hahnd在英国的一个叫阿伯德威的小镇上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以海上训练模式为主,全力帮助战争中身处险境的船员培养坚毅的性格和建立无惧的勇气来面对逆境。这就是体验式培训的雏形。战后,这种训练形式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工商业人士等各群体所看重,训练目标也从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范的有完善理论和安全保障的体验式培训行业。
体验式教育: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活动项目和情景模拟,得到有目的性的体验,然后在教师组织下,通过小组讲座或个人分享等形式,最终实现目标。
(二)将拓展训练引入教学的研究
在今天,不仅知识和技能是无形的资本,强烈的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人们身上、而人们又未必真正了解的能力;怎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以及让这种沟通尽可能深入;怎样有效地破除个人自我中心观念,改变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冷漠心态等等,就是拓展训练的目标所在。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拓展训练通过精心创设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动,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的状态。
第四环节:
总结升华
1.各位刚才是如何完成目标的
2.刚才最关键的改善动作是什么
3.你认为刚才的活动过程中对团队最有帮助的一点是什么
1.分析过程
2.反思体会
3.总结改进
观察、点拨、总结升华
圆桌会议
1.体验式教学
2. 发现、探究
:参与项目讨论与分.视频 国内外团队叠罗汉、团体操等卓越成果;往届学生拓展训练视频成果
指导预习自学、
探究
第二环节:
理论教学
1.学习汇报
2.问题讨论
3.思考反思
1.精讲理论
2.讨论点拨
3.总结升华
多媒体
头脑风暴
实施翻转教学第二环节
精讲—讨论—点拨—升华
第三环节:
室外拓展训练
1.树立共同愿景
2.知行合一
演示、观察、指导、纠偏
团队训练
1.体验式教学
2.讨论发现:参与项目讨论与分析,并进行自我总结,找出差距,提升自我。
(三)拓展训练项目
室内:
1.头脑风暴: 围绕热点问题,设计选择如我为什么上技校、又如何成才等议题,启迪发散思维,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寻找真谛。
2.发散思维训练:通过观看视频,分析过程,判断预测发展的可能趋势,启示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
室外:
1.人椅: 共同愿景。
2.生命链:团队命运共同体。
全国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素质拓展训练教学设计
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设计
(参考模板)
参赛项目类别
作品编码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素质拓展训练
参赛作品题目
课 时
4
教学对象
技工一年级学生
一、选题价值
素质拓展训练,是让人们在快乐当中学习的一种很流行的学习方式。其价值可归纳为体验、练习、认识、发现四个方面,它是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这四种价值也可以是同时存在的,体验本身是一种价值。新学期刚开始,学生间互相不是很熟悉,通过素质拓展活动,更好的了解自己,学习有效团队沟通技巧。了解他人。培养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中队员间的信任程度,熔炼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凝聚力,树立合力制胜的信念。
技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3-20岁左右,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同时,技校学生需要为将来的工作掌握各种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掌握技术、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等;拓展训练是一种“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集体能活动、游戏于一身,既能给教学带来趣味性,又能给学生带来思考、体验和行动的改变,因此,拓展训练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最好的一种培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