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建监B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湖织公路(白龙桥至三新线段)新改建工程编号: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
湖织公路(白龙桥至三新线段)新改建工程安全保通方案主要编制人: 职称(职务)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人员:职称(职务)公司质安负责人审批人: 职称(职务)公司技术负责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2017年 7月19日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第三章、安全保通组织方案 (2)第四章、具体保通方案 (5)第五章、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9)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湖织公路工程为城市主干道,本次设计西起白龙桥,东至高速连接线,全长4560m,穿过6条河,共设置6座桥,道路红线为60m,本条道路主线机动车道为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km/h,辅道机动车道为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为40km/h。
主要施工范围为K0+000-K3+500的湖织大道拓宽。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安全法规、标准、规程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考察编制。
2)《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3)《湖州市织里西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年)》4)湖织公路(白龙桥~三新线段)新改建工程道路规划红线图5)建筑现场现有条件及周边环境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2、编制原则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规、条例,秉承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的原则。
保通设施:现场设置双牌车一辆、标志、标牌85套、警示桩及锥形桩1000个、彩旗红色100面,蓝色100面,安全帽100个。
3、交通导行原则及整体思路:1)必须周密考虑各种因素,满足交通流量。
保证高峰期的需求,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2)有利于施工组织和管理,保证周边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将施工对人民群众的影响降低到最低;3)交通导行应纳入施工现场管理,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设计不同的交通导行方案。
4)交通导行图应与施工平面布置图协调一致。
第三章、安全保通组织方案1、安全保证体系坚持“科学施工,安全生产”的施工原则,施工时注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对于本工程,我们郑重承诺:整个施工期间杜绝因工死亡伤亡事故,避免重大机械事故、坚决杜绝质量事故,避免出现重大交通、触电等事故。
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施工管理,在施工前由技术工程师和安全员高迪以及项目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要领和注意事项,指明事故多发点和应采取的措施,并讲明应急措施和突发事故后的逃生及处理措施;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互相提醒监督,保证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施工。
主要的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立在项目经理郑玉杰直接领导下的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卢延辉负责管理,安全员潘建良和高迪协助。
施工安全、人员安全、财产安全是安全领导小组的主要管理职责,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订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制订各项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①各类机械的操作规则和注意事项。
②施工现场保安制度及火工产品保管制度。
③工区防火、防毒措施。
④工区内各类信号的规则及维护措施。
⑤用电安全须知。
⑥施工工序的监督执行。
⑦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法规的执行措施。
⑧高压线下作业措施。
3)加强班组建设,选好班组长、安全员,执行“三检”,集思广益、勇于揭露问题、处理问题,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根据合同及规范的要求、国家和施工地区颁布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结合自己的实践定期举行安全学习活动,按操作规程施工,确保安全。
从学习较好、操作规范的施工人员中选出责任心强、有表达能力的人员作为安全员,组织安全员监督、指导安全操作。
5)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妥善保管,现场料场合理堆放,交通扬尘控制好,施工工序有条不紊,从文明施工的环节来保证安全生产。
6)实行操作标准化,奖惩分明,与经济效益相挂钩。
严肃劳动纪律,坚决杜绝违章操作。
7)保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确保性能,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
8)在施工期间,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和劳务人员的政治学习和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杜绝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发生。
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夏季高温,尽量避开高温作业,发放防暑物品,及在的高温下应急救援人员、急救设施,以保证全体施工人员的健康。
设有固定人员监督安全防护,对违章操作者给予处罚,对坚持按操作规程办事的人员予以奖励。
在施工现场张贴、悬挂操作规程和安全警告。
2、交通组织方案:辅道工程采用不封闭式交通的方式进行施工。
施工现场布置:辅道施工,尽量不改变交通流方向,不占交通道路1)布控时将控制区分六个部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2)警告区:警告区长度控制在1600m。
警告区内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等。
3)过渡区:上游过渡区长度为105m,下游过渡区长度应大于50m。
4)缓冲区:缓冲区长度为200m。
布置反光桩或者反光缀警示。
5)作业区:作业区以现场具体施工为一个施工单元,设置锥行标,锥形标的间距3m。
6)终止区:终止区的长度不小于50m。
在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恢复正常交通标志。
7)现场设立巡逻指挥人员,手举红旗协调交通。
第四章、具体保通方案1、交通导行措施:行车道施工时,其规范交通标志的设置为:1)距施工路段16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提示牌。
规格1 0.5M;2)距施工路段10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1KM”警告标志3)距施工路段300米处路肩上设置“前方施工300M”警告标志、“限速公里”警告标志;4)距施工路段100米处路肩上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禁令标志;5)施工区域起点北半幅在建铺道与主道路衔接边线上设置警示桩和彩旗6)施工区域起点南半幅在建铺道与主道路衔接边线上设置警示桩和彩旗同时从硬路肩向行车道与超车道分道线渐变摆放锥形标200米引导车辆进入超车道并沿分道线摆放锥形标封闭施工区域。
同时每个工作面安排专职安全员一名负责巡视、调整交通疏导设施,负责摆动红色警示旗指引车辆行驶及工程车进入工作面时的安全警戒工作及爆闪灯。
2、施工区域终点设置解除限速标志,如下图:在建辅道同时,为了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力度,我公司成立了以项目经理、总工牵头,项目部成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同时,每日施工时间定于早5:30-晚18:30,夜间封路应保证锥形标或警示桩反光良好,保证过往车辆的安全。
3、交通管制措施1)施工人员要遵守各项施工安全规定。
路上施工过程中必须身着反光工作服,头戴标志帽。
现场必须有安全员来指挥巡逻,确保工地安全。
2)施工人员工作时不准饮酒,严禁穿拖鞋、凉鞋上线施工。
3)施工车辆必须按规定配置警示闪光灯。
4)施工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占道停车、随意调头逆行。
5)施工完成后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必要时设置路挡和警示牌。
安全标志破损,已影响安全信息的表达时,应予及时更换。
6)安全标志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并相距危险点适当的距离,以便相关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信息。
7)沾满灰尘、油脂类等脏物的安全标志,应及时清理干净,以确保其所表达的安全信息明确无误。
8)安全标志发生位移,应予以及时调正,以防止相关人员不能迅速地注意、明白安全标志所表达的安全信息而发生意外。
9)建立交通封闭管制自检制度,根据制度要求的内容,派专人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和频率见下表:10)建立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如不甚发生事故,为了保证事件能够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小,我部将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对每个施工人员发放一张应急卡片(应急卡片见下表),在发生事故时,通过应急卡片与相应的人员单位联系,及时采取措施。
每个施工队发放一本《施工现场事故紧急处理程序》,由队长负责进行宜传教育,使施工人员做到发生情况,按程序处理。
4、保证措施1)在主要的道路交通路口设置专职交通疏导员,积极协助交通民警搞好施工和社会车辆的疏导工作,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现象。
2)沿街居民出入口必要时设置照明设施,保证居民出行和夜间施工创造条件。
第五章、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防尘措施:施工现场每天备洒水车进行现场及周边道路的洒水降尘,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道路及周边环境的清扫。
确保文明施工做好环境保护。
2)降噪措施:施工现场尽可能的采用低噪声设备,必要时搭设隔音棚。
夜间尽可能安排低噪声的作业项目(如人工作业项目),并对作业队伍加强文明施工意识的教育,禁止大声喧哗、打闹。
保证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3)文明施工措施:做好文明施工各方面的工作,严格工程质量及工期要求,确保按期完工及时恢复道路交通。
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1)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中暑事故、机械伤害事故、交通事故。
对于以上施工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故,我们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针对以上情况,为了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项目部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事故发生的地点和可能性,本项目部成立了救援小组并针对每种情况分别做了各种应急预案,简述如下:①项目经理部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图②项目经理的职能和职责: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现场事故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控制紧急情况,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③现场抢救组成员及职责组长:卢延辉成员:潘建良、董水龙职能职责:引导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④保卫疏导组成员及职责组长:潘金方成员:何小辉职能职责:对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疏散事故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地带。
⑤后勤供给组成员及职责组长:何小辉职能职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救人员手中。
⑥现场医疗组成员及职责组长:卢延辉职能职责:(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⑦救援器材:医疗器材:担架、医药箱。
抢救工具:棉签、纱布、绷带、止血带等多种器材。
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灯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