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停车场设计论文

地下停车场设计论文

引言——现代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诸如城市生存空间缩小,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城市的加速发展使城市矛盾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城市立体化改造和建设的客观需要,一些城市把开发地下空间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步行化是20世纪下半叶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商业街往往和地下连接通道、广场等相联系形成地下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系统的建设,激发了区域活力,将城市的地下空间联成系统,增强了城市的内聚力,使其成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体现对人的关怀,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一、城市地下停车场规划开发背景城市地下空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日趋重视课题,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地区较早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建设,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需求,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貌复杂,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大,在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方面,相比较国外较早起步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地下停车场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规模地下空间均有停车场的规划,主要原因是城市汽车总量在不断增加,而相应停车场不足,城市汽车“行车难,停车难”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对缓解城市道路拥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汽车的发展必将带动城市地下车库的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我国大城市个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增长速度将会加快。

为了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和居住区的个人停车难问题,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各种类型的地下车库是综合考虑“环境质量、用地难、快速便捷、经济合理、安全管理”等因素的最佳途径,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秦皇岛人民广场位于建设大街与广场西路交界处,周围有大型商城、银谷电影院、第一医院、大片商业区以及居民区,故人流量较大,人员集中的可能性较大。

中小型汽车以及小型卡车经常随意停靠路边,大量占用地上空间,从而造成街道拥挤,行车难、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另外,由于停车问题而造成的纠纷此起彼伏,给社会治理带来很大的难题!所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番一系列矛盾,有效保障行人与车辆安全的关键途径是——建设一大型地下停车场。

二、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设计介绍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建设在广场圆台正下方,初步计划长120米,宽100米,为地下三层停车场,各层之间采用环形坡道沟通连接,共设三个出入口,均通过城市小型干道与外围交通主干道相连。

内部设有换气系统(每层设有两个大型换气机)、通风系统(一层百叶窗设施、二三层换气机综合)、采光系统(地下一层采光兼有天窗自然光采集与室内灯光照明,地下二三层为人工灯光照明)、消防灭火系统(地下消防栓、灭火器、区域防火封闭卷帘门以及火灾报警器)、地下防水系统(防水混凝土地面、空气干燥机)以及综合业务服务系统(收费、维修、安全管理的部门)。

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以市中心向外围辐射形成一个综合整体布局,结合城市规划,考虑中心区、次级区的布局,而作出的初步方案。

其位置选择通过调查了解该地段交通流量与客流量,而最终确定在交通流量大、集中、分流的地段。

其出入口坡道设计为行车安全舒适的环形坡道,并设有防滑混凝土地面来保障安全。

出入口净高设计为2.5米,从而保证较多不同车高的中小型车入内停车。

每层设置120个停车位,为了是汽车方便快捷停车,每个停车位长6米,宽3米。

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场内设施齐全,室内照明、消防、服务系统的设置均按照地下停车场的有关规范施行,从而充分保障场内的人身财产安全。

室内的绿色植物景观同样给人们带来舒适的感觉。

三、地下停车场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一)总设计要点如下:1 地下停车场通常是一种半封闭或封闭的大空间建,无法利用建筑物门窗等开口进行自然通风和排烟。

由此,要同时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自然补风或机械送风),或机械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和送风系统。

2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应与上层通风或空调系统混为一个系统。

3 关于气流组织,文献[2]建议下部排出2/3风量,上部排出1/3风量,排风口布置要均匀,尽可能靠近车尾部,应使在任何地方的烟雾都不能聚集不散。

排风系统的总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的最高处或远离主体的裙房顶部,以免形成二次污染。

而送风系统的送风口宜设在主要通道上,送风速度不宜太大,防止送风与排风短路。

4 送风方式通常有两种方式,即自然补风和机械送风。

对于南方地区的地下1层停车场,从节能和降低初投资角度看,应尽量利用车道自然补风方式。

车道补风要注意车道进口速度,一般应小于0.5m/s,以保证汽车进出车道不受影响。

对于高寒地区,一定要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在冬季要送热风,其送风系统要采取有效的防冻措施,以免冻坏空气加热器,这是高寒地区地下停车场送风系统中很重要的问题,应引起设计者的充分注意。

5 于高寒地区的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应充分考虑排风的热回收问题。

地下停车场的通风系统的排风量和送风量很大,加热补风用能量十分可观,在可能条件下,应尽可能用排风的废热来预热新风,这是十分有意义的节能措施。

另外,在条件许可时,可考虑利用地面上的商场、开敞式办公室等公共建筑的空调排风作为地下停车场的补风系统。

6 高寒地区的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处应设置大门空气幕,并应注意大门空气幕的防冻问题。

7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送、排风机可选用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斜流风机。

而电机宜选用防爆电机。

为了防止停车场内空气外泄,运行中应保持停车场处于负压状态,因此,排风机与送风机宜联动,以防止单独开启送风机,造成地下停车场内处于正压状态。

8 排风、送风、排烟三者应同时考虑,尽理简化系统。

设计中尽量避免同时设置三种系统,否则管道和设备过于复杂。

因此,目前地下停车场的通风设计中,常将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使用,使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密切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复合系统。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种复合系统不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节省的。

这种系统平时作为机械排风系统用,火灾时,又用为机械排烟系统用。

鉴于此,这是必须提出平进机械排风系统与火灾时机械排烟系统二者如何处理的问题。

4、复合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复合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这种复合系统是地下停车场通风设计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它将机械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密切结合起来,将排风与排烟功能密切结合起来,将二者不同的要求结合起来。

因此,复合系统设计时,既要满足排风功能,又要满足排烟功能;既要符合排风的要求,又要符合防排烟的一些特殊要求。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应注意解决好下述几个问题:注意解决好排风量与排烟量不一致的问题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的排风量是根据全面通风稀释有害气体(如CO)至允许浓度以下为原则来确定的。

而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为,当排烟系统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时,应按该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来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 来计算。

排烟系统风机的最小排风量不应小于7200m3/h。

这样,二者风量很难统一。

例如,上例中排风量为16200m3/h,若分为两个防烟分区(400×2)时,其系统排烟量为48000m3/h。

二者相差甚远。

这是用一个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的主要矛盾之一。

在设计中应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技术主要有:(1) 设计中选用2台或2台以上风机并联运行。

平时仅一台风机运行,火灾时根据烟感报警,通过消控中心连锁开启另一台风机投入运行,即2台风机并联运行。

其中一台风机及风压适用于排风系统要求;2台风机同时启动并联运行风量和风压满足排烟量及风压要求。

这种方式,排风机机房面积销大些,日常维修工作量也多些。

(2) 选用双效风机。

平时排风时可低速运行,火灾时可高速运行。

目前,国内已有厂家生产双效速消防排烟风机和低噪声变风量排烟风机箱。

如某系列双速排烟轴流风机机号NO5~NO12,高转速时,风量由8000m3/h到60000m3/h,风压由568Pa到720Pa;低速运转时,风量由4000m3/h到39700m3/h,风压由142Pa到320Pa。

(3) 文献[3]建议将防烟分区划小,降低系统排烟量,使之与排风量一致或接近。

如上述那个停车场(800m2)分为6个防烟分区的话,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为140m2,系统的排烟量为16800m3/h,与其排烟量一致。

这样,用一个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就无风量相差的矛盾了。

所以,应该注意解决好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对气流组织要求不一致的矛盾。

地下停车场排风系统要求上部排出1/3,下部排出2/3的汽车废气;而对于排烟系统来说,根据烟气上升流动的特点,排烟口总是设置在停车场的上部。

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区烟气侵入非火灾的防烟区内的烟气,而非着火的防烟分区内排烟口应关闭。

这与平时排风系统气流组织截然不同。

这就要求在复合系统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注意解决好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对气流组织要求不同的矛盾。

其解决方法通常有:a.复合系统风道布置时,应充分考虑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防火分区布置一个或二个复合系统,系统的分支管按防烟分区设置。

b.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一条风道,如图1所示。

为能同时满足排风与排烟对气流组织的要求,在图1上所示的复合系统上加装排烟防火阀(常闭)、防火阀(常开)、排烟口等附件。

平时,风机1正常运行(风机2停止运行),排烟防火阀、排烟风口处于常闭状态,进行正常的排风。

发生火灾时,防火阀5关闭,处于着火点内防烟分区的排烟口打开,排烟防火阀开启,风机2启动,与风机1并联投入运行,进行排烟。

但是设计该系统时注意,一般排风道内的风速为6~8m/s,而排烟风道内的风速可以达到排风风速的2倍以上,只要不超过20m/s即可。

因此,平时排风与火灾时排烟完全可以共用一条风道,只是风道断面应该分别按排风要求和排烟要求计算确定其断面面积的大小,取其大者。

或者,在划分防烟分区时,应注意其排烟量的大小,要与排风系统的风道断面面积的大小相适应。

c.排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分别各用一条风道,如图2所示。

一条风道按排风系统要求时,另一条按排烟系统要求设计,通过阀门的启闭,来实现系统的运行。

平时阀4关闭,阀3开启,风机1运行,排出汽车废气,保证卫生要求。

火灾发生时,防火阀3关闭,根据火灾报警,通过消控中心,可自动打开处于着火点的防烟分区内排烟风口,并连锁打开排烟防火阀4,开启风机2,与风机1并联运行,进行排烟。

此系统具有独立性强、平时排烟与火灾时排烟互不影响、可靠性高、排风与排烟合用一套风机系统(亦可用双速消防风机)、节省投资等优点。

另外,复合系统除了保证平时排风功能外,火灾时还要起到排烟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