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030906
特种设备法规体系030906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要点
5.2 法规标准体系结构 第一层次:法律-特种设备安全法 第二层次: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三层次:行政规章-事故处理规定等总局令 第四层次:安全技术规范-各项技术规程、规则 第五层次:引用标准-技术法规标准引用的标准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要点
关于立法进展情况 锅炉局投入很大精力加强立法工作: 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争取列入第十届 全国人大的立法规标准划; 二是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三是研究提出锅容管特法规标准体系表,总体 描绘锅容管特安全监察法规标准体系的架构和 基本内容。
二、国外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简介
美国:联邦没有特种设备方面统一的专项法律法 规标准。特种设备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立法体现 在各州。
三、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现状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体系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法 律保障。各级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监 管、依法行政就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给予保 证。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经过几十年努力, 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P91) 3.1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的形成 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 行条例》。 2003年 3月11日第373号国务院令公布的《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条例》。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要点
逐步建立并完善锅容管特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实现的目标特性是: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促 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趋向;反映科技进步的 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水平;反映境内外统一 的要求,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统一境内外许 可监督管理和安全性能检验工作。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要点
努力从法律制度上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以法律为总纲,解决安全监察工作法律地位 问题; 二是条例为依据,解决安全监察制度的建立问题; 三是以规章为管理要求,解决安全监察工作程序 问题; 四是以安全技术规范为基准,解决安全监察技术 要求问题。
1、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职责; 2、生产、使用单位(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的 安全责任; 3、地方政府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督促、协调 的职责; 4、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 部门依法监管 企业全面负责 政府督促协调 社会广泛监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新的格局。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要点
5.3 法规标准制定机制 有关单位作用; 专家作用-技术鉴定委员会。 5.4 规章及规范的归类原则 规章归类原则- 安全技术规范归类原则- 5.5 规章及规范目录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6.1 部门、企业、政府、社会各方面的责任 新条例第四、五、七、九条分别规定了:
七、法规标准体系完善计划
7.1 7.2 7.3 7.4 7.5 7.6 提出法规标准体系调整指导意见 继续努力争取设立《特种设备安全法》。 全面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的规章制度 完善安全技术规范 建立统一的承压特种设备标准体系
谢谢!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检验检测人员资格和执业行为的规定。 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 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规定 对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的禁止性规定。 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的规定。 对不良行为的投诉处理规定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6.5 监督检查制度 强制检验制度。 执法检查制度。 事故处理制度。 监察责任制度。 安全状况公布制度。
二、行政规章
1、《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 (11号令) 2000.6颁布 2000.8.1施行. 2、《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号令) 2001.9颁布 2001.11.15施行.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 (14号令) 2001.12颁布 2002.3.1施行.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22号令)2002.7.12颁布 2003.1.1施行 5、《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13号令) 2000.6.29颁布 2000.10.1施行 6、《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46号令) 2002.7.12颁布 2003.1.1施行 7、《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劳部发[1996]140号 1996.4.23颁布 1996.7.1施行)
基本形成了“法律 —— 行政法规 —— 部门规章 —— 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及技术规定”五个层次的特 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结构。 法律:《安全生产法》 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条例》、省级人大发布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令形式发布的办法、 规定、规则。以省长令形式发布的地方性行政法规章 技术法规:各类安全监察规程、管理规定、考核规则、 检验规则 ,以文件形式发布。 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引用的标准
第二章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主要内容
引言 一、名词术语说明 二、国外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三、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现状 四、法规标准体系规划提出的背景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结构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基本制度 七、法规标准体系完善计划
引
言
我国加入WTO、国际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 立,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面临一些新形势、 新情况、新问题,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 规标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亟待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以适应新的要求。提 出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以及特种 设备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技术法规标准 的制定和修订的总体.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对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的规定。 安全监察职权。 对监察人员资格及工作原则的规定。 对实施监察时人员、证件的义务规定。 现场监察记录在案的规定。 对安全监察指令的规定。 实施安全监察时报告制度的规定。 定期向社会公布安全状况的制度。 事故处理制度。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报检义务。 消除事故隐患的义务 。 对存在严重隐患且无修理价值的特种设备的报 废和办理注销义务。 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义务。 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运营使用单位的特别义务 使用持证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的义务。 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报告的义务。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常是指由政府行政主管部 门颁布的包含技术要求、相关管理规 定等,并要求强制遵守的技术规章。 我国特种设备的大部分技术规范都是 以与行政规章等效的、由行政主管部 门以文件形式颁布的部门规定,我们又 可称之为规范性文件。
技术规范(规范性文件)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规定
三、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现状
3.3 存在问题 安全监察制度缺少专门法律的支撑。 法规标准层次存在缺陷。 部门规章不健全。 安全技术规范不完善。 标准体系不完整。 不能形成足够的国际影响。
四、法规标准体系规划提出的背 景
外部环境-相关的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安全 生产法》及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筑安全规 范体系、船舶检验规范体系、消防规范体系、 民用航空安全规范体系…… 内部环境-两大基准体系(计量、标准)、检 验检疫体系、认证认可体系…… 因此,特种设备必须完善自身的安全技术规范 体系。既体现溶入,又保持特点。
四、法规标准体系规划提出的背 景
理论研究环境- 法规标准基础环境- 国际接轨环境- 领导重视- 社会关注-
五、法规标准体系规划要点
5.1基本思路 拟建立“以安全技术规范为核心内容的法规标准 体系”,框架如下: 在特种设备等特种设备立法方面,完善的法规标 准体系结构层次应该是:“法律----行政法规 标准----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引用 标准”五个层次的法规标准体系结构。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向使用单位提供竣工资 料的义务。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中, 必须保证经过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 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的义务。 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对气瓶使用者进行安全指导, 提供服务的义务。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6.3.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义务 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 义务。 使用合法特种设备的义务。 使用登记和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设备显著位置的 义务。 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义务。 对特种设备日常保养,定期自行检查的义务。
1、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国务院1982年2月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 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也给监察人员 依法行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4月1日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 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地方性行政法规
除了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之外,许多省、 市通过当地的人大立法,制定了地方性 法规。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江苏省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条例》
三、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现状
3.2 法规标准体系现状 法规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部门行政规章―《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 察规定》 等6个。 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技 术检验规则” 等60余个。 相关标准-大约近千个相关标准。
三、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现状
六、法规标准设定的主要制度
6.4 检验检测机构有关规定 6.4.1 关于检验检测机构资格核准的规定。 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必须取得核准。 检验检测种类包括: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 式试验、设计文件鉴定。 使用单位的检验检测机构。 6.4.2 检验检测工作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