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比较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图案特点
比较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的图案特点
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中游的仰韶文化、下游的 大汶口文化,体现了彩陶艺术的主要成就。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先民们是怎样通过彩陶来传递 他们的心声呢?
从下面这些陶器的图案上,你能想象当时的社会、
生活状况吗?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
器时代陶器珍品。彩陶是在 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 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 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 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 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 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 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 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
卣盖饰夔纹;卣颈部饰 夔纹组成的饕餮纹;腹部满 饰宽线条饕餮纹。铜卣体态 修长匀称,纹饰狞厉神秘, 细腻华美,具有极强的装饰 效果。
饕餮纹铜斝(音甲) 酒器 商
斝的腹部饰有饕餮纹, 纹饰繁密严谨,精细华丽。
饕餮纹铜爵 饮酒器 商 爵腹部饰饕餮纹,线
条刚健流动,铸造精美, 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父乙觯 饮酒器 商 这件觯在盖、腹、
兽面纹古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 兽的头部正视图案,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明了。
商代殷墟出土的父辛尊上的饕餮纹拓片
青 铜 器 上 的 饕 餮 纹
颂壶 盛酒器 西周晚期 颂壶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
形制庄重、纹饰瑰丽,颈部两侧有 兽首衔环,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 蛟龙纹为饰。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 花纹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
觉得很荣耀,遂铸此簋作为纪念。利簋记载的
史实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
文献的记载,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利簋是
利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反映武王
簋
时期时代风格的标准器,为青铜器的断代提供
铭
了重要依据。
文
饕餮一词见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可见饕餮是传说中一种有首无身 的贪食猛兽,极为恐怖。
中国古代美术欣赏 (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其中的美术文化遗产,数量丰富、品类繁多, 体现人们认识美的过程,是按照美的规律创 造的作品,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质与 风格艺术特征,又具有不同时代、地区与个 人的个性特征,从而构成中国美术丰富多彩 的面貌和厚重的审美文化价值。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的祖先在 结束了长达几十万年的渔猎采集生活后,终于在距今约 1万年前定居下来,开始了农耕和畜牧,新石器时代来 临了,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彩陶──诞生 了。
兽面纹鬲(音力) 商晚期 商兽面纹鬲为商代中
期的青铜器。口径14.6厘 米,高19.2厘米。现收藏 于上海博物馆。鬲可用于 炊粥,兼可用于盛放肉食。 鬲腹饰卷角型兽面纹,兽 目巨大,图案条纹粗犷, 结构复杂,构图具有高度 的象征性。器壁均匀而薄。 在商代前期青铜鬲中以这 件器物最为精致。
饕餮纹提梁卣(音有) 酒器 商
圈足均饰精美的兽面纹, 颈部为三角雷纹,其下 还有鸟纹。
隹父癸尊 酒器 商 颈、腹、足各饰兽面
纹、鸟纹、雷纹。足内有 阳文铭文“隹父癸” 。
父乙觥 酒器 商 商父乙觥为商代晚期
的青铜器。高29.5厘米, 全长31厘米, 底部纵长 12厘米,横长16.7厘米, 重4.8公斤。现在收藏于 上海博物馆。
商周青铜器
武王伐纣的见证物
利簋 西周
西周早期青铜器,侈口, 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 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 西周早期风格。簋腹和方座饰 有饕餮纹、夔纹,圈足饰有夔 纹、云雷纹。腹内底部有铭文 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专 家对利簋出土炭样作了测年, 古代史上著名的“武王征商” 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武王 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 月20日。
颂壶口沿内环壁上及盖口外壁 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的内 容相同, 对西周的册命典礼记载 详备,为研究西周礼制的重要史料。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 “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 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 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 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 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 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中国文化揭开了以青铜 礼器为特征的青铜时代的序幕。处于青铜时代鼎盛期的 商周青铜器,闪耀着中国古代艺术中最早、最璀璨的光 芒。作为江山的根基和权利的象征,青铜器被视为国宝, 统治者将权利、自身的意志、威严和崇信物化其中,以 此沟通天地,作为天赋神权的证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 青铜器,大多是供上层统治者在各种祭祀和典礼用的。 青铜器的种类、大小、形制以及使用都有着严格、明确 的等级规定。
彩陶鱼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花瓣纹盆(仰韶。
鹳鱼石斧罐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这件彩陶以极精练的笔墨绘制了什么样的场景? 舞蹈者脚下的四条平行圈带纹代表了什么?
菱格纹彩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比较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和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的 图案特点。
羊鼎 商 饪食器 在这件器物的颈腹部分别装
饰着对称的鸟纹和兽面纹,衬以 细密的雷纹。粗犷的兽面和精细 的雷纹水乳交融,夸张而不失之 狂野,精密而不流于琐碎,呈现 出端凝、优雅的美态。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 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 秘的礼器。
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有二:一为战争,
二为祭祀。商周时期,凡有大事之前都要进行
占卜以预知吉凶。
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
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铭文的大意是:
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对伐商能否取得胜
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就在当天,周师一
举打败了商军。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
王在驻军处赐给名叫“利” 的官以青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