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与“煤”无关的新城区
2003年9月21日,市政大厦奠基
城市发展背景
采煤塌陷区
北部受山体限制
水体
• 尧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白龟湖 • 应国公墓 • 香山寺
东南部用地狭小, 且工业密集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起步区和西部产业集聚区现状路网的建设基本建立在分区规划的路网基础上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 ●公共轨道交通 ●快速公交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8 2020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11.53
34.68 129.94 40.65 58.75
1322.63
4031.75 67.92 2659.11 18.51 130.05 46.29 447.11 83.10 579.65
5354.38
占规划用地比香例 山寺
(%)
19.08 16.63 2.45 28.08 3.37 1.62 0.53 1.24 15.95 5.36 0.02 6.68 2.19 1.56 2.93 25.33 24.67 0.58 0.07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开发强度规划
• 500M 开发 • 1200-1500M 站距 • 开发密度 • 高度控制
地铁门槛
• GDP 1000亿 • 地方一般财政 100亿 • 城市人口 300万 • 高峰小时单向人流3万
• 轻轨门槛
• GDP 1000亿 • 地方一般财政 50亿 • 城市人口 150万 • 高峰小时单向人流1万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
与分区规划的对比: • 强调自东向西道路系统的连通性 • 整体考虑轨道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联结 • 增加支路系统,加大道路网密度:本次规 划道路网密度约6.9km/km²,分区规划为 6.3km/km²(规5.4-7.1)
•生活品质
品 •工作品质
质 •城市品质
定
•产业选择 •商业布局
位 •城市形态
•城市交通
空 •建筑形态 间 •基础设施
衔接
产
•主导产业 •商业体系
业 •景观系统
配 •交通系统
•开发容量
套 •相关配套
整合
活 •产业集聚
力 魅
•商业带动
力 •缤纷低碳
•区域融合
效 •高效开发 益 •统筹布局
提升
201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8 2020
164.77公顷 占总用地23.28%
134.66公顷 占总用地19.03%
102.08公顷 占总用地14.42%
25.32公顷 占总用地3.58%
4.31公顷 占总用地0.61%
12.16万人
2个
16.24公顷 4个
11.00公顷 2.11
1.97
2.54 3个 0.6公顷 2个 0.7公顷 给水厂1个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开发强度规划
开发强度
FAR< 1.0 1.0 ≤FAR< 2.0 2.0 ≤FAR< 3.0 3.0 ≤FAR< 4.0 FAR≥4.0
未实施
未实施
未实施
110KV变电站2个
电信机楼1座
有线电视分前端1座
未实施
平煤集团坑口电厂1个
落实 实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在发展要求
——寻求新动力
2、规划实效评价
1.■完全有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5%;
2.▲基本有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5%-20%;
第三层次:外围辐射区。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城市发展背景
因“煤”而立的工业城市
煤炭保有储量:31.59亿吨 姚孟电厂: 全国六大之一
2010年底,主城区建成区 面积达70平方公里、人口 91万人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2025
203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定位:
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分区规划定位:
平顶山市西部以山水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型的城市中心区,市级科 研教育基地、以都市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 旅游胜地。
规划定位调整:
新城区规划历程
——规划依据
1.《平顶山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城市的行政、文化和城市公共 活动中心。
2.《平顶山市新城区分区起步区控 制性详细规划》:
对新城区起步区的定位:以行 政办公、教育科研为主导,集居住、 旅游、商业等于一体,“繁荣、开 放、文明、秀美的现代化工业新 城”。
3.《新城区分区规划(20062010)》:
平顶山市西部以山水为主要特 点的生态型的城市中心区,市级科 研教育基地、以都市工业为主的产 业发展区,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旅 游胜地。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外部环境变化
1、城市新区规划 2、平新产业集聚区规划
• 区位角色:日趋重要 • 发展预期:逐步提升
16.24公顷 1.06
2.00
2.18 2个 0.3公顷 4个 0.72公顷 给水厂1个
给水加压泵站1个
污水处理厂1个
中水处理厂1个
110KV变电站2个
电信机楼1座
有线电视分前端1座
邮政支局1座
平煤集团坑口电厂1个
现状 (统计到2010年9月,主要指标含已建
和已批未建用地)
215.36公顷 占总用地30.43%
伟太纺织 圣光医药
伟圣太光集集团团
——行政和教育为初始 启动力
行政和教育为启动动力
新城区总用地面积:53.54平方公里 已建城市建设用地:12.10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 行政办公+高等院校用地 42% 居住用地 20% 工业、仓储用地 23%(一类6%)
弱点——功能缺失、活力不足
• 发展动力不足 • 商业氛围尚未形成 • “居而不住” 人气不足
规划调整 势在必行
2 hapter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规划空间结构 活力新城 魅力新城 效益新城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规划调整总体思路
功 •新城区与周边城镇
•新城区与主城区
能 •新城区东部与西部
•自然资源
资
•用地资源
源 •配套资源
• 品质突出、魅力初现 • 行政和教育带动 • 发展需求旺盛 • 自然资源优越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当前新城区发展动力不足,发展质量滞后于城市建设速度,未 来发展模式需要进行重新构筑。
内在发展要求
中材环保
恒大地产 泓旭集团
平顶山平高集团发展 项目
PLANNING REVESION
OF NEW-TOWN AREA IN PINGDINGSHAN 2011.11
平顶山市新城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调整与修编)
技术思路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 第二部分 整体策略 第三部分 规划控制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0.87
2.62 9.82 3.07 4.44
100.00
内在发展要求
——行政和教育为初始 启动力
行政和教育为启动动力
新城区总用地面积:53.54平方公里 已建城市建设用地:12.10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 行政办公+高等院校用地 42% 居住用地 20% 工业、仓储用地 23%(一类6%)
优势——水岸新城魅力初现
给水工程
市政设施
排水工程 电力工程
通信工程
供热工程
173.20公顷 占总用地24.47%
223.00公顷 占总用地31.51%
151.90公顷 占总用地21.46%
115.80公顷 占总用地16.36%
31.40公顷 占总用地4.44%
4.00公顷 占总用地0.57%
7.1万人
2个
6.00公顷 3个
3.◇部分有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20%-50%.
4.×基本无效:
现状落实与规划比较偏差>50%;
平顶山市新城区控规调整与修编
平新产业集聚区 起步区及东部片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内在发展要求
——寻求新动力
2、规划实效评价
• 土地使用:持续调整 • 开发强度:不断提高 • 道路交通:前提改变 • 基础配套设施:系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