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综合能力测试
小学三年级语文(5—1)2014.8
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án shuǎ chuān dài shuāi jiāo fânɡ wěi zhú
( ) ( ) ( ) ( ) ɡuān chá yǒnɡ qì yóu xì kǒnɡ quâ wǔ( ) ( ) ( ) ( ) 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假装.(jiǎ jià)坪坝.( bâi bà) 颤.抖(chàn zhàn)汲.取(xī jí)晃.眼( huǎnɡ huànɡ)绒.毛(lónɡ rónɡ)三、下面的每组字你能分清吗?请你分别用这些字组词。
铜()迷()瓣()钓()
桐()谜()辫()钩()shânɡ() jiǎ()盛假
chãnɡ() jià()
四、选词填空。
连续继续
1.我的成绩虽然进步很快,但还要()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飘漂
2.()荡在空中的塑料袋,落入河中,在水面上来回()浮。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花朵()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的了。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六、给加了注释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蔫:①植物因失去水分而萎缩;②性格慢,不爽利;③精神不振,不活泼。
1.别看小象是个蔫.性子,干起活来却是麻利得很。
()
2.太阳火辣辣的,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5个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路上,我遇见一个小男孩。
他正认真地用破砖头在一个洼地建“桥墩”。
()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
于是,我转身向自己的家走去。
()“桥墩”建好了,他扛来了一块小木板铺在“桥墩”上,然后站在“桥面”上试着过桥。
但是,小桥倒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被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
我走出家门想到同学家去问问。
()他不声不响地蹲下去,重新建起“桥”来,而且比刚才更认真。
八、读一读,做一做。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②形容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
()
③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品味()奇怪()仔细()3.请用上“得心应手”写一个句子。
4.读完短文我知道了,“煮书”其实就是把文章(),非把书()不可。
5.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怎么理解的?
九、习作。
题目:《我的课余生活》
同学们,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打球、读书、爬山……写一写吧!要注意语句通顺,把意思写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