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原因分析及处理
精神过度紧张:多发生在青壮年,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献血者中情绪不稳定、易紧张恐惧,首次献血对献血没有正确的认识,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好但从没有打过针对扎针采血很敏感因此对他们要在献血前广泛。

宜传讲解献血常识,使其知道适量献血不会影响健康。

且对身体有益采血时再简要合其解释献血常识,再讲一些轻松的话分其注意力。

空腹献:相当一部分人有不进早餐的习惯,特别是青年人空腹容易导致血糖相对降低,
在采血中血容量下降,易造成献血反应。

占献血反应的40 % 。

先让未进早餐的献血者喝些热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后再献血。

1.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嘱其休息好再来献血。

因疲劳后耐受力降低。

2.血不顺利,血管细或穿刺有误,增加了献血者的疼痛因而加重了其紧张心理。

3.献血晕车后采血反应,实际是晕车症状的继续。

采血是诱因可喝点热水到户外散步症状消失后再献血。

4.在气侯炎热的夏天,血时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别是到下边各县镇条件差,极参加献血的人员较多,在采血车外需要等候。

应嘱其在凉爽的休息室等候。

1、什么是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可分为:(1)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2)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

(3)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2、对献血反应如何处理?
对轻度或中度的一般卧床休息一会儿或饮用些糖水即可;对重度者,应中止献血,使其平卧,针刺或掐人中,密切观察血压、脉博、心率、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可静脉输注葡萄精液及用镇静剂,很快会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

134、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多吗?
不多。

有关专家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观察了42359献血人次,发生献血反应84人次,占献血
人次的0.2%.所有人次经对症处理和必要的护理后,献血员均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

这84例献血全身反应均在采血接近400毫升或在采完后发生。

其中男性13例,女性71例;轻型
51例,中型23例,重型10例。

3、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由哪些?怎样预防?
(1)精神过度紧张:对精神紧张者,除宣传献血常识外,在采血过程中与其聊天分散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献完血,下次就不那么紧张了。

而不要老是告戒他/她不要紧张,那样实际上是提醒了他/她,使他/她更加紧张。

(2)空腹献血: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后献血。

(3)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休息好再献血。

(4)采血不顺利,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

(5)晕车后献血,晕车后采血晕厥,实际是晕车症状的继续,采血是诱因。

可喝点热水,吃些可口食物,如水果等,到户外散散步,呼吸些新鲜空气,症状消失后再献血。

4、采血时如何解除首次献血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对心情比较紧张的首次献血者,采血前应简要给其讲解献血常识,使其清楚献血不会影响健康,只会对身体有益;采血时可讲一些轻松的话,分散其注意力,使献血员在友爱,轻松的交谈中不知不觉就献完了血。

5、餐后献血会大大减少献血反应吗?
对。

空腹采血是输血医学的传统做法,其目的主要是杜绝血液稀释、乳糜血等问题,以保证血液质量。

但弊端是空腹易导致血糖相对降低,在采血中血容量下降,故常易造成献血者的轻度或重度献血反应。

而餐后采血为输血工作的新观念,因为进食既可增加血糖浓度,又可增加血容量,故可大大减少献血反应,特别是重症献血反应的发生,其关键是要控制献血进食的素食性,杜绝乳糜血的发生。

有关专家为验证餐后献血效果,对979名空腹献血者及1716名餐后献血者进行了对比试验,其结果为:均无一例乳糜血;空腹献血者有3例
一般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只有1例;空腹献血者有1例重症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无一例。

这说明餐后献血是可行的,只要控制献血前两餐以素食为主,就可达到既保证血液质量,又解决献血反应的问题。

6、献血后仍然引起痉挛牲抽搐怎么办?
献血后极偶然可引起痉挛性抽搐,其机理有报道认为是暂时性大脑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使献血者暂时出现下述症状:献血者献血时或完毕几分钟后,突然呈痉挛性抽搐,眼球上翻,四肢抽动,意识丧失,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这时应马上针刺人中,迅速给予镇静剂及静脉点滴葡萄糖,很快便会恢复正常,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在诊断上应与癫痫、癔病进行鉴别。

临床上癫痫表现为抽搐前大叫一声或有先兆,抽搐时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四肢呈强直性痉挛抽搐。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长达20~50分钟不等:而癔病在发作前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在抽搐时,意识清楚,手呈“鸡爪”样,选择性
的躺在地上抽搐,无大小便失禁,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7、空腹献血者为什么偶尔可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在献血过程中,偶可因献血前10~12小时未进良而出现眩晕反应。

其表现为:软弱无力、头晕、脸色苍白、皮肤凉冷、大汗、恶心、呕吐。

脉博缓慢、并短暂性意识消失——昏厥,被称为低血糖昏厥。

这只是一时性血糖降低,待晕眩症状完全消失时,体内血糖也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糖是人体分解代谢和氧化过程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人体长时间未进食又因献血而使一部分能源被消耗时,耐受力低者会使血糖暂时降低。

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组织。

这时,可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腹中核刺激交感神经并抑制下丘脑腹侧核与迷走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减少,大部分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突然下降,导致一时因缺血而缺氧,即出现短暂的意识消失。

若此时献血,血流量减少,运输到脑组织的糖就更相对地减少,而脑组织不能进行无氧糖酵解,随之发生缺血反应。

初期反应在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包括底节、下丘脑及植物神经也相继受累,最终致中脑活动受影响,而出现低血糖昏厥。

8、献血中出现低血糖性昏厥怎么办?
若遇献血员献血时出现低血糖性昏厥,应立即停止采血;使平卧、抬高双下肢、松解衣领;意识清醒后,进热饮(奶、糖水),若症状仍不改善可静脉输注高渗糖50~100毫升;注
意观察献血员的口唇、皮肤、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9、如何预防献血中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让献血员了解空腹献血的危害,餐后献血;工作人员采血前一定要先问清献血员是否已吃饭,对未进食者嘱喝糖水或进食少量素食后再行采血。

142、献血员献血后能否马上离开采血室?
不能。

应观察5~10分钟。

10、献血员晕针后如何进行紧急处理?
立即让献血者躺下,针刺人中、合谷,给予糖水。

11、采血时应准备哪些急救药品和用具?
献血反应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一般休息或对症处理后可以很快恢复,但也有极少数不良反应需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所以采血单位应备用一些急救药品和用具:
(1)药品:
①白糖。

②25%~50%葡萄糖液,10%葡萄糖酸钙液。

③生理盐水。

⑤10%葡萄糖液。

⑤芳香氨酯类。

⑥晕海宁及其他镇静剂。

⑦硝酸酯制剂。

⑧注射用阿托品、肾上腺素。

③呼吸中枢兴奋剂。

(2)用具。

①呕吐盘。

②毛巾。

③各型消毒针头、注射器。

④输液器材。

⑤针灸针。

⑥氧气袋或氧气瓶、面罩。

⑦纱布包好的压舌板。

⑧饮水杯、吸管。

⑨无菌纱布、棉球和胶布。

⑩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