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第五讲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二、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哲学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而教育乃是使 哲学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皮尓斯:1878年:任何一个观念的最本质的意义在 于它能引起人们有效的行动。“存在就是有用”。 詹姆斯:1907年《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 新名称》。“一个观念,只要相信它对我们生活 有好处,便是真的”。 “有用就是真理”。
二、理论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不仅通过交往、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 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交往中、在沟通中生存。” “为什么有人认为一个人必须在以下两种情况中 作出选择:是牺牲自己去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情 呢,还是牺牲别人以达到自己独有的目的呢? 这种二元论已根深蒂固,不易推翻。由于这个 原因,目前教育上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争取 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使社会效率和个人修养是 同义词,而不是彼此对抗”。
三、课程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一)教育即生长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
是必须使其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教育即生长,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生长,或者发展着的生长,不仅指身体的 生长,而且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 “生长的首要条件是儿童的未成熟状态”, “它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是向前生长 的力量”。
五、杜威课程思想的影响
五、杜威课程思想的影响
谢谢大家!
二、理论基础
杜威提出“经验自然主义” “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 自然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 核心概念:“经验” “经验包括主动和被动两个要素,在主动方面, 经验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是承受结果”。 经验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经验中包括反思。 第二,经验即实验。
二、理论基础
第五讲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内容提要
• • • • • 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理论基础 杜威课程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基本的课程观 杜威的课程思想的影响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一)背景 • 新教育运动 •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 现代教育运动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一、提出背景及代表人物
五、杜威课程思想的影响
(一)对国外的影响 • 倡导自然教育,在欧洲国家产生影响。 • 对日本战后教育的影响。 • 平民教育运动:强调在自由民主的社会中, 不允许少数人垄断教育机会。
五、杜威课程思想的影响
(二)对我国的影响 1、社会改革思想 • 哲学思想。 • 社会学思想。 • 实证科学的思想。
五、杜威课程思想的影响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三、课程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四、基本的课程观
四、基本的课程观
(二)关于课程形态——主动作业
1.特点
所谓“作业”,是指“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 工作或与之平行的活动方式”。就是着眼于儿童 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 归纳和提炼而获得各种活动方式。
2.主动作业的类型
三、课程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三、课程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三、课程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三)教育即经验的持续改造或改组 “我认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 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我的教育信条》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 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 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二)心理学基础: 机能主义心理学 心理的研究对象在于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 反对仅仅研究心意识的内容。心理活动的实质 在于有机体采用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并满足 自己的需要。 关注人的情绪、习惯、兴趣冲动等。 根据这种心理学,杜威提出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按 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提供适当的刺激和 材料,以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儿童本能 的生长就是教育的天国”,导向“儿童中心”。
烹饪、纺织、缝纫、木工、金工等。另一方面是游 戏。手工课堂一角神情专注分享成就感
讲解示范
作 品 展 柜
四、基本的课程观
(三)课程评价
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之分。内在价值不是判断的 对象,不能与其他价值相比较。工具的价值体现 在能够实现外在的目标,是通过比较、判断得出 的。对内在价值要“欣赏”或体认。 课程评价中要统一二者。 教育首先具有内在的价值,教育中的每一科目在经 验中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每门学科又具有工具 价值,但不能过于看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