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情绪发展
(3)3-4岁时,儿童可以熟练地用语言描述情 绪的因果关系,还能理解复杂情绪;
(4)进入小学后,儿童已基本具有人类的各种 情绪表现形式。
2、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强
学前儿童通常用哭泣等直接的方式来表示 自己的不满,而小学生则逐渐学会以言语 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情绪更富有稳定性
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情绪已逐渐内 化,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逐步加 强,基本情绪状态一般是平静而愉快的。
情绪调节的含义
情绪调节的发展
情绪调节发展的影响因素
情绪调节的含义
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在过程和外部行
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 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包括负性情绪、正性情绪的调节 包括有意识、无意识的调节
情绪调节具有情境依赖性
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Gross,1998)
悲哀: 一种与失去所盼望、 所追求的东西和目的 有关的情绪体验,其 强度依赖于失去事物 的价值,可以有遗憾、 失望到难过、悲伤、 哀痛。
复合情绪
尴尬
羞愧 内疚 自豪
情绪的三个基本成分
生理成分 表情成分 体验成分
孟昭兰(2000):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实体,起着 核心作用。
适应生存和生活的心理工具。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效应(P222)
Gross的情绪同感过程模型(1998)
三、儿童情绪的测量
生理测量
生理变化可作为情绪研究 的客观指标。
行为测量
详细分析儿童的面部动作 表情和声音。
主观体验测量
评定儿童对自己或他人情 绪的解释。
返回
第二节 情绪表达的发展
基本情绪——愤怒
愤怒:
一种由于目的和愿望 不能达到,一再受到 挫折,内心的紧张逐 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 体验,它可以从轻微 不满、生气、愤怒到 大怒、暴怒;
愤怒的奥胖
基本情绪——恐惧
恐惧:
一种面临或预感危 险而又缺乏应对能 力时产生的情绪体 验,其程度可以是 担心、害怕到恐惧、 惊恐;
基本情绪——悲哀
婴儿的哭泣
哭泣是婴儿表达情绪的另一种常见的方式。 沃尔夫将哭泣分成三种模式:基本的哭泣、愤怒的哭
泣、痛苦的哭泣。
儿童的哭泣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生理-心理激活(出生-1个月) 第二阶段:心理激活(1个月起) 第三阶段:有区别的哭泣(2个月-22个月)
婴儿对人的害怕——怯生
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模仿
费尔德及其同事的研究
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模仿
国内王垒(1994)的研究
42名8-12个月婴儿对愉快、愤怒和惧怕三 种表情的习惯化速率 结果发现:注视高峰出现在习惯化早期; 三种表情的习惯化速率不存在年龄差异;在 识别过程中没有顺序效应。
克林勒特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运用面部
表情和分辨他人的情绪表情的能力分成四 个发展水平:
水平1:无面部知觉(0-2个月)
水平2: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知觉(2-5个月)
水平3: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 水平4: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7-10个月)
思考题
影响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节 情绪调节的发展
惊:惊恐的儿童
四川地震的照片
一、情绪的定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是个体对外部和内部事物的主
观体验,它伴随一系列复杂的 行为变化,包含生理、表情和 体验三种基本的成分。
基本情绪——快乐
快乐:
一种愿望得以实现 导致紧张解除时的 情绪体验,其程度 可以从满意、愉快 到欢乐、大喜、狂 喜。
那么,是成人的什么特点引起婴幼儿的害怕?是成人的体形,还 是脸部特征呢? 被试:7—24个月的婴儿 处理:陌生成人 侏儒 儿童 结果:婴儿对陌生成人和侏儒更害怕。 由此得出,幼儿以脸部特征来判断人
返回
儿童对物及情境的害怕
幼儿期儿童害怕具体的东西,但并不把
他们与以前的痛联系起来,而学龄儿童 害怕学业失败。
高兴
恐惧
惊奇
悲伤
生气
厌恶
1岁婴儿的6种基本表情(孟昭兰,1985)
中、日、美婴儿
面部表情的跨文 化一致性。
与成人的基本情
绪表情模式一致。
二、儿童情绪的功能
可以组织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王垒(1987)的实验
与认知过程相互影响。 可以引发、保持或减弱其他行为或心理
过程。
3—6岁对一些事物害怕的变化表(下页)
幼儿对一些事物害怕的变化表
害怕对象
大声或发出大声的物体
3岁
58.0%
6岁
47.8 %
增减
减
没见过或不常见的东西
独自一人 在很多孩子中间
61.6 %
75.7 % 34.1 %
42.9 %
62.3 % 21.0 %
减
减 减
夜晚
想象中的妖怪、幽灵
76.0 %
59.6 %
41.5 %
37.5 %
52.9 %
51.0 %
增
增
三、儿童复合情绪的发展
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移情的发展
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
(一)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内疚、羞耻、尴尬等。
是指个体在具有一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 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是将自我卷入情绪中的一 种特殊情绪类型。
青春期的情绪体验
青少年期真的是“暴风骤雨”的时期吗?
第三节 情绪理解的发展
什么叫情绪理解
是指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 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
情绪理解的发展
情绪状态的理解
• 表情识别和混合情绪的理解
情绪过程的理解
• 情绪原因的理解 • 愿望与信念对情绪作用的理解
婴儿的情绪表达
儿童期的情绪发展 青少年的情绪发展
返回
一、最初的情绪表现
你赞同哪 个观点?
许多研究证实儿童具有先天的情绪机制。
华生认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
怒、怕。
有人认为,新生儿的情绪状态是笼统的。
情绪的发生发展
1930年代布里奇斯(K.M.Bridges)的研究
出生 未 分 化 的 兴 奋 三个月 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 嫉妒 24个月
痛苦
愤怒 厌恶 恐惧 稳定的欢乐 高兴 喜爱
快乐
孟昭兰的情绪分化理论
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8-10种基本情绪,它们在婴
儿出生后逐步出现。
二、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微笑
哭泣 害怕
婴儿的微笑
鲍尔贝等研究了婴儿微笑发展经历几个
四、青少年的情绪发展
青少年的情绪模式:
愉快的情绪:高兴、爱、乐趣、好奇等 不愉快的情绪:愤怒、惧怕、嫉妒、焦虑
在情绪体验方面:青少年情绪体验的时限延长、稳定
性提高。
在情绪表现上有两大特点:
(1)内隐文饰性 (2)两极波动性
青春期和青年期:情感发展
空中飞人 “在人生中有一段无所归属的自然时期:青年期。年轻人 就像杂技场上的空中飞人,在充满活力的活动当中,他必须松开可靠地 抓着童年的双手,伸长手臂去紧握成年。在屏息的片刻,他依靠的是过 去和未来的关联,是他必须离开的那些人们的可依赖性,和那些将要接 受他的人们。”——埃里克森,1964
第二次心理诞生 形式运算使先前还局限于“此时此地”的青年人成了幻想家。他们可以 把过去和将来作为现在的一部分来回顾和展望。 青年人用假设—演绎的推理方法(如果我作出行为x和y,那么可能……) 给自己设想了种种可能性,又一次开始了与童年和家庭脱离的痛苦过程。 这种“心理疏远”常会导致不公正地,但却是自我解放地,拒绝接受父 母和他们的某些价值观。 他们不能理解现实为什么不是“应该是的”的那样,所以愤激和叛逆。 随着他们趋于成年,他们会逐渐意识到,现实是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和他 们与其他人实际做的两者的结合。
第五节 发展性情绪问题
恐惧
焦虑 抑郁
返回 返回
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
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普遍趋势
(1)儿童情绪调节的方式随自身运动能力 的发展而发展; (2)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 力的提高而发展;
(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 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 情绪。
P241的总结
思考题
影响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怯生:婴儿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
怯生的发展也有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
(1)4个月,不害怕陌生人,反而显示出兴趣;
(2)4-5个月,注视陌生人的时间要多于注视熟悉人的时间; (3)5-7个月,婴儿面对陌生人会表现出严肃的表情
(4)7-9个月,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出很苦恼。
下列因素会影响婴儿的怯生
第七章 情绪发展 (emotional development)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儿童情绪的含义、功能及其测量 第二节 情绪表达的发展 第三节 情绪理解的发展 第四节 情绪调节的发展 第五节 发展性情绪问题
返回
喜:布什总统上任第一天
怒:萨达姆出庭受审
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
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微笑(0-5周),这时的微笑只是“嘴的微 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人的声音 和人的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婴儿对 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 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