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团队管理》综合练习二(案例分析)案例(一)下面是某公司员工小张的 SWOT分析图表,阅读完下面的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强项弱项·与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倾向于承担过多工作一无法说不·能够应付压力·对不能迅速提出新想法的人缺乏耐心·善于承担责任·希望昨日事昨日毕·积极参与团队的发展机会威胁·公司在培训上投入巨资井让我们自己决·从事不稳定行业(存在许多关闭和冗余企业)·公司热衷于增强内部人员的能力·和我同级的其他人同样是雄心万丈,非·他的职能经理希望委派给他她的部分工。
常希望能利用晋级机会作,并提高他的责任水平。
·如果他的职能经理离职,她的继任者可·为团队寻找愿意承担债务和非连续工作能对于帮助他取得进步不感兴趣。
的志愿者。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 1-5题。
1.从上图中看出, ( D )是小张经常做的事。
A.与其它团队成员关系不好B.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各种工作C.不愿意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D.经理经常在小张特别忙的时候交给他一些额外的工作,他通常会接受2.通过SWOT分析,小王在自己工作中有很多机会,这些机会可以有利于小王 ( C )。
A.避免自己的威胁B.改善公司的绩效C.个人的自身发展D.使其他同事顺利晋级3.对于小张遇到的威胁,他可以通过( A )途径减少威胁的程度。
A.及时和新任经理进行沟通B.去其他的岗位C.离职,去其它的公司D.与同事们搞好关系依此抵抗新经理的做法4.对于SWOT分析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它只能用于个人的分析,不能用于团队和组织的分析B.它能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目前的情况C.它是一种分析工具,在很多场合,很多情况下都能应用D.它既能用于个人分析,也能用于组织和团队的分析5.为了减少工作量,小王可以通过 ( D )进行缓解。
A.减少自己所负的责任B.对于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完成C.接受上级加给自己的任务D.给他人分配一些任务或授权案例{二)某公司销售部门就目前销售业绩不佳的问题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参加人员是各个团队领导和员工代表,部门领导张经理为这次会议的主持人。
张经理让会议准备人员把会议的时间、地点提前告诉了参加人员,并对会议上要讨论的问题提前发送给他们,让他们准备自己如何在会议上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但是事实上会议的召开并不是那么顺利,首先会议开始的时间到了,但是参加人员并没有到齐,会议大概开始了 10分钟以后,团队成员小王才到会场。
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有的人员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了出来,大家讨论起了现在政府机构减员的事情,张经理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会议的主题上来。
张经理趁机让员工小李对目前销售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小李本来就是一个擅长演讲的人,他滔滔不绝的讲起来,并没有考虑其他员工的感受,有的员工对他的建议并不赞同,有些人就交头接耳地低声说起来。
这时员工小张针对他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两人的看法不同,争论变成了争吵。
在这种情况下,张经理该怎么办呢?根据以上案例,回答 6 -10题。
6. ( D )不是会议筹备应该考虑的.A.会议目的B.沟通对象C.时-间安排D.参会人员的动机7.该会议进行过程中没出现( D )的问题。
A.偏离正题B.独霸会场C.争论D.哑场8.会议主持人在会议中的作用是( A )。
A.组织、协调B.不需要作为c.监督、考察 D.指挥、命令9.对于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会议中有人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使会议主题偏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妥善解决的方法有( B )。
A.及时对会议进行总结B.可以把他们关心的事列入下一次会议议题,使当事者明白这次的议题C.直接批评该话题的提出者,认为他搅乱了会场秩序D.对这件事不予理睬10. ( C )做法可以帮助张经理把这次会议开的更好。
A.每一项议程不安排固定的时间B.会议中讨论的每个论题不指派专人负责C.会议前把会议日程表分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D.新来的员工不能参与此次会议案例{三)在某商店,一位顾客在某服装摊位前驻足,并对一个款式的风衣多看了几眼。
这时,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摊主前来搭话说"看得出你对这件衣服比较感兴趣,这是本冬最流行的款式,面料是从韩国进口,你是否试试?"察觉到顾客无任何反对意见时,他又继续说"这衣服标价 7 5 0元,你如果真有兴趣,就 5 80元给你,怎么样?"看到顾客仍旧没有表态,他又说"这样吧,我今天还没有开张,交个朋友吧, 5 60元给你,怎么样?"顾客此时会有些犹豫,摊主又接着说"好啦,你不要对别人说,我就以 5 80元卖给你。
"这时顾客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说"你刚才不是说卖 5 60元吗?怎么又涨了?"此时,摊主通常会煞有介事地说"是吗?我刚才说了这个价吗?啊,这个价我可没什么赚啦。
"稍做停顿,又说,"好吧,就算是我错了,那我也讲个信用,除了你以外,不会再有这个价了,你也不要告诉别人, 5 60元,你拿去好了!"话说到此,绝大多数顾客都会成交。
这里,摊主假装口误将价涨了上去,诱使顾事做出反应,巧妙地探测并验证了顾客的购买需求,收到引蛇出洞的效果。
在此之后,摊主再将涨上来的价让出去,就会很容易地促成交易。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 11-15题。
11.该顾客对这件风衣多看了儿眼,在卖主的眼里,就会冒出( C )的想法。
A.该顾客不太喜欢这件风衣B.该顾客肯定购买这件风衣C.该顾客对这件风衣有购买需求D.无法确定12.无论什么场合,想说服别人一定要( A )。
A.时机选择恰当B.先发制人C.利用自己的威信D.获得主动权13.该摊主在开始与买主交流的时候,他首先 ( B ),让买主停下来观看。
A.倾听买主的购买需求B.想通过与买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获得好感C.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D.征求购买者的意见14.该摊主为了让购买者接受560元的价格,他采用了( A )的策略。
A.迂回B.正面应对C.极力说服D.夸大质量15.摊主和购买者之间的对话也属于广泛意义上的 ( C )。
A.沟通过程B.交流过程C.谈判过程D.冲突解决过程案例(四)荣誉激励:如发奖状、证书、记功、通令嘉奖、表扬等。
在管理学看来,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成就发展需要,或归于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
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其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秉性。
尊重意味着让他自由发展其天性。
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曾写出享誉全球的名著《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儿《人性的光辉》等,成为《圣经》之后人类出版史上第2大畅销书。
他指出为人处世基本技巧的第一条就是"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和抱怨"。
第二条是"表现真诚的赞扬和欣赏"。
美国 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他就被批准为该俱乐部会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
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那份光荣。
对于员工不要太吝啬一些头衔、名号,一些名号、头衔可以换来员工的认可感,从而激励起员工的干劲。
日本电气公司在一部分管理职务中实行"自由职衔制",就是说可以自由加职衔,取消"代部长、代理"、"准"等一般普遍管理职务中的辅助头衔,代之以"项目专任部长"、"产品经理"等与业务内容相关的、可以自由加予的头衔。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极度贫寒的情况下,写出了千古流传的著作、创造了伟大的发明、提出了伟大的理论等等,比如说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英国的沙士比亚等。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 6 6 ~ 70题。
1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D )。
A.生理需求B.尊重的需求c.荣誉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17.荣誉激励只有在( A )情况下才能实施。
A.当人们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B.当人们的最高级需求得到满足以后C.当人们没有什么需求以后D.没有正确答案18.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说明( D )。
A.人的需求不可以跨越B.人的需求是可以改变的C.人的需求是不可以改变的D.人的需求可以是跨越的19.关于人类的需求,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人类需求必须在满足了低层需求以后,才有更高层次的需求B.人的需求可以不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级一级的逐步满足C.人类可以不需要生理需求上的满足D.人类的生理需求是最重要的20.企业为了提高绩效,应该提高员工的( A )。
A.激励水平和能力B.激励水平和信任C.激励水平和奖赏D.激励水平和方法案例(五)我是一个印刷公司的财务人员,正是那个最难对付的客户,让我学会了如何谈判。
起初我很怕跟他打交道我知道这个人脑子比我快、心眼儿多,总在算计我。
每次办完业务之后,我的感觉就是"又按他说的办了!"其实,我们之间的许多合作和订单都是重复以前的项目,可是他却非常认真,每次都要从头重来,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和我砍价,提出各种新的要求,比如预先看样、免费修改以及尽量把交货日期提前。
跟这人打交道的时间久了之后,我也渐渐琢磨出一些窍门。
我承认他有很敏锐的市场感觉,我的反应不如他快。
问题的根本在于谈判过程总是被他主导,我一直得跟随他的节奏和控制。
无论我是否同意,按以前的风格总是立即做出反应,这样讨论的步调就完全由他支配,我没有了主动权,只能接受他的控制。
当我认识到症结所在之后,决定放慢步调,不再立即反应。
即使他提出的问题比较刁钻,我也不会立即回绝,而是采取一定的技巧拖延或者转移,甚至在不置可否的情形下抛出我的方案。
有时候我会故意装作喝茶或上厕所等,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也使他明白我不同意他的方案,这样待回到谈判过程中的时候,他往往不得不改变他的提议。
结果我渐渐发现,向他打交道也并不难,我也完全能够起主导作用。
我们之间的合作更加融洽,许多事情也不得不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了。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谈判往往能够获得对我自己的公司更有利的结果。
他可能不喜欢这种方式和风格,但是这种方式对我来说,真是太有用了!根据以上案例,回答 21 -25题。
21."我"与那个客户在交往的过程中,采用了( A )的手段,使自己的处境获得了主动。
A.不立即回应B.暗渡陈沧C.移花接木D.处事果断22.假设你碰到同以上案例中相似的客户,你采用了案例中 "我 "的方法,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 B )是不可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