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西安市2020届高三模拟一理综化学试题版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2020届高三模拟一理综化学试题版含解析

1.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及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A.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被酒精还原成硫酸铬而呈灰绿色用于酒驾检验,利用乙醇的还原性,A项正确;B.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B项错误;C.硫酸钡用作“钡餐”是利用其难溶于水和盐酸,C项正确;D.过氧化钠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利用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D项正确;故选B。

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HCl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71g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SO3的混合物,含硫原子的数目为N AD.0.5mol乙醇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3.5N A【答案】D【点睛】N A题为新课标高考的常见题型,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常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等。

题目难度中等。

A项要注意HCl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全部电离;B项要注意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项要注意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D项要结合乙醇的结构式和极性键的概念进行分析。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氟利昂-12的结构式为,该分子是平面型分子B.苯与液溴混合后撤入铁粉发生了加成反应C.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D.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3molNaHCO3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A.氟利昂-12中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该分子是四面体型分子,A项错误;B.苯与液溴混合后撤入铁粉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B项错误;C.C4H9—有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共4种结构,故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C项正确;D.1mol羧基能与1mol碳酸氢钠反应,醇羟基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D项错误;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B.图乙装置可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C.图丙装置可通过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D.图丁装置可用来测定中和热【答案】A5.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元素的相关信息M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N 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W 在短周期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其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低价氧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X的X单质和H2OY 元素最高价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A.M的气态氢化物具有还原性,常温下,该氢化物水溶液的pH>7B.W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C.由N和Y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D.N、W、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答案】C中燃烧后的产物为过氧化钠,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B项正确;C.N和Y所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C项错误;D.硫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三者两辆之间能相互反应,D项正确,故选C。

6.如右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N2H4+O2=N2+2H2O,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Ag电极上有气体生成B.甲池和乙池中的溶液的pH均减小C.甲池中负极反应为N2H4-4e-=N2+4H+D.当甲池中消耗0.1molN2H4时,乙池中理沦上最多产生6.4g固体【答案】B【解析】甲池作原电池,通入肼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乙池为电解池,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

A.通入肼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负极与阴极相连,银极为阴极,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单质,A项错误;B.甲池生成水,导致溶液中KOH浓度降低,则溶液pH减小,乙池中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溶液pH减小,B 项正确;C.甲池负极反应为N2H4-4e-+4OH-=N2+4H2O,氢离子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出现,C 项错误;D.甲池消耗0.1mol N2H4时,转移0.4mol电子,乙池Cu2++2e-=Cu,产生0.2mol 铜,为12.8g固体,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根据题给装置分析每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进行作答。

B项分析溶液pH变化要抓住总反应进行分析;D项的计算要根据电极反应式结合电子守恒进行作答。

7.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在一定温度下,用0.1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B.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1mol/LC.C点水电离的c(OH-)大于A点水电离的c(OH-)D.A、B、C三点溶液均有K w=c(H+)·c(OH-)=1.0×10-14【答案】A生成CH3COOK,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c(CH3COO-)+c(OH-)-c(H+)═c(K+),A 点溶液体积增大一倍,则离子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所以c(CH3COO-)+c(OH-)-c(H+)═c(K+)=0.05mol/L,B项错误;C .C点HCl和K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K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A的溶质为CH3COOK,促进水电离,所以C点水电离的c(OH-)小于A点水电离的c(OH-),C项错误;D.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离子积常数相同,温度不一定是常温,数值不一定是1.0×10-14,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的电离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离子积常数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A中溶液体积增大导致物质浓度降低,易忽略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

8.自2013年以来我国“雾霾”污染日益严重。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项目针对北京强霾过程进行分析,强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含氮有机颗粒物。

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氮氧化物的上要来源。

现在对其中的一些气休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CH4(g)+4NO2(g)=4NO(g)+ CO2(g)+2H2O(g)△H=-574kJ·mol-l②CH4(g)+4NO(g)=2N2(g)+ CO2(g)+ 2H2O(g)△H=-1160kJ·mol-l③H2O(g)=H2O(1)△H=-44.0 kJ·mol-l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参与大气循环。

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10 min内该反应的速率v(N2)=_______;该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③若该反应△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④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和CO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CO2的浓度不再改变c.2v正(NO)=v逆(N2)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3)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推广使用能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如图是一种甲醚燃料电池结构,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4(g)+2NO2(g)= N2(g)+ CO2(g)+ 4H2O(l) △H=-955kJ·mol-l(2).2NO+2CO=N2+2CO2 (3).0.005mol L-1min-1 (4).50% (5).5 (6).c(7).a b (8).CH3OCH3-12e-+16OH-=2CO32-+11H2O(1)△H=-44.0 kJ·mol-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2)÷2得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 N2(g)+ CO2(g)+ 4H2O(l) △H=-955kJ·mol-l。

(2)①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②由图像知10 min内N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4-0.2)mol=0.2mol,由反应方程式知N2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1mol,浓度变化为0.05mol/L,该反应的速率v(N2)=0.05mol/L÷10min=0.005mol L-1 min-1;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2mol,起始CO的物质的量和NO的物质的量相同,均为0.4mol,该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0.2mol/0.4mol×100%=50%;利用三行式分析。

2NO+2CO=N2+2CO2起始浓度(mol/L)0.2 0.2 0 0转化浓度(mol/L)0.1 0.1 0.05 0.1平衡浓度(mol/L)0.1 0.1 0.05 0.1则T℃时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2(CO2)c(N2)/c2(NO)c2(CO)=5。

③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与图像不符,错误;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与图像不符,错误;C.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为温度,温度不变,K不变,与图像相符,正确;D.增大N2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与图像不符,错误;故选c。

④a.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容器中压强逐渐减小,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b.反应达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若CO2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2v正(NO)=v 逆(N2) ,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维达平衡,错误;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的密度不随反应的进行而变化,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故选a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