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课程设计
(2)简述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二、课堂教学过程:60分钟
简要概述能量的来源与意义;重点介绍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并边讲解边让学生根据自身体重来测定每人每天所消耗的能量
三、课堂设问:10分钟
(1)没有烟,没有火,食物在人体内是如何燃烧的呢?
(2)人在静止时是否就不消耗能量?
(3)人体怎样调节能量摄入?
第二节 脂类(2学时)
教学引导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导(复习回顾):5分钟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食品加工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60分钟
首先讲述脂类的的组成、分类及脂肪酸的分类与命名,重点讲述脂类的生理功能及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
三、课堂设问:10分钟
(1)为什么人们吃了含脂类多的食物不感觉饿?
(2)如何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营养健康? 合理营养
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过程:60分钟
运用图片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用课件中流程图来详细讲解六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
三、课堂设问:10分钟
1、吃饭时是否越快越好?
吃饭速度太快,难以做到细嚼慢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吃饭速度太快,也容易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热量,容易发胖。食物在嘴里充分咀嚼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2)焦糖化作用与羰氨反应对碳水化合物有哪些影响?
(3)何谓血糖生成指数?对糖尿病患者有何意义?
第四章 微量营养素
第一节 矿物质(2学时)
教学引导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导(复习回顾):5分钟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教学引导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导(复习回顾):5分钟
(1)脂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2)油脂酸败的原因及预防?
二、课堂教学过程:60分钟
首先讲述碳水化合物的分类,重点讲述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及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三、课堂设问:10分钟
1、
2、
3、
课后总结
一、课堂总结: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二、思考题(作业):
(4)小肠内的消化酶有哪些?
(5)简述吸收的部位和机理?
(6)根据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方式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而利用牛的初乳制作的保健食品没有作用,为什么?
(7)生吃胡萝卜为什么营养价值低,发酵又为何可提高其营养价值?
第二章 能量(2学时)
教学引导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教学引导(复习回顾):5分钟
(1)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为什么油放久了会产生哈喇味?
(3)为什么油条少食用为好?
课后总结
一、课堂总结: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二、思考题(作业):
(1)脂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2)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3)油脂酸败的原因及预防?
(4)从哪些方面评价脂肪的营养价值?试评价一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2学时)
《食品营养学》课程设计
FoodNutrition(Course Design)
绪 论(2学时)
教学引导
一、复习回顾:5分钟
根据 2004 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膳食现状》引入食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过程:60分钟
结合教学大纲介绍《食品营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应该掌握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首先介绍我国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史;根据统计资料及数据说明国内外居民营养膳食的发展状况及营养配餐的重要性;重点掌握营养学的有关概念;结合实际情况讲述营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5分钟)
(3)食品加工中如何控制对氨基酸的不利影响?
课后总结
一、课堂总结: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二、思考题(作业):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人体有哪些必须氨基酸?
(3)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的计算?
(4)从哪些方面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5)食品加工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的变化?
(6)根据谷物类食物蛋白质的构成特点,分析提高谷物类食物营养价值的途径?
4、为什么说小肠是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吸收面积大(200m2)
停留时间长,3~8h
毛细管和淋巴管丰富
酶多:有胰液、肠液等消化液
食物已被充分消化
课后总结
一、课堂总结: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内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思考题(作业):(1)什么是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为什么血糖升高可导致糖尿病?
吃饭速度也不是越慢越好,一般可以掌握在15-20分钟左右。慢慢地嚼、细细地品,即满足饱腹的生理需求,也能满足我们食物的享受。
2、为什么馒头会越嚼越甜?
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3、胆汁不含消化液对消化不起任何作用吗?
含有胆盐,磷脂。胆固醇,胆色素等有机物及无机物,不含消化酶;作为乳化剂,乳化脂肪。
课后总结
一、课堂总结: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
二、思考题(作业):
(1)分析影响不同生理人群能量需要量的主要因素?
(2)如何测定或估算某一人体或人群的能量消耗量?
(3)怎样通过合理膳食防止人体能量失衡及相应疾病的发生?
第三章 宏量营养素
第一节 蛋白质(2学时)
教学引导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导(复习回顾):5分钟
(1)什么是基础代谢?
(2)什么是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60分钟
首先讲述蛋白质的组成与必需氨基酸种类及需要量模式;结合自身日常饮食重点讲述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利用率、蛋白质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及食物来源。
三、课堂设问:10分钟
(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越高质量越好吗?
(2)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供能吗?
4、如何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营养健康?
课后总结
一、课堂总结:5分钟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营养学基本概念、合理营养
二、思考题(作业):
1、你认为我国目前居民存在的营养不足与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提高我国人民的饮食营养健康?
第一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学时)
教学引导
一、(复习回顾):5分钟
(1)人体如何保健? 平衡饮食、有氧运动、心理状态
启发式讲解膳食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5分钟
我国营养现状与问题:(近20年我国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改善、活动量减少)5分钟
(1)营养现状明显改善。15分钟
(2)营养素摄入逐步增加。15分钟
(3)慢性病迅速上升。5分钟
三、课堂设问:10分钟
1、你认为食品价格越贵就越有营养吗?
2、胖人就不缺乏营养素?
3、你认为我国目前居民存在的营养不足与营养失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