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试.定义•苏联1959年版《苏联考古学》:“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历史有两大资料,即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实物资料即是考古学家研究的主要资料,它虽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为考古学研究并不排斥文献资料。
”•英国1981年版《考古学简史》:“研究人类过去历史遗存的一支历史学科。
”•中国1986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考古学定义的三种含义:•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以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收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研究对象:1.遗物。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2.遗迹。
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文化遗存。
3.遗址。
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研究范围•时间范围,考古学所研究的时间范畴是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空间范围。
考古学研究的是实物资料文化层•文化层就是包含有文化遗物、文化遗迹和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
因为有人类活动痕迹,因而大部分文化层中含有有机质,土层一般呈灰色,或者由于先民用火的关系,土层呈灰褐色。
由于积存时间和积存地点的条件不同,在同一地点便自下而上地形成了质地不同、土色不同和包含物不同的若干层次,这些层次越在下面的越古老。
识别和划分文化层是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中国考古学的目的:“重构国史”。
也就是说,国内认为考古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历史发展,特别是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国际考古学界一般认为考古学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复原文化历史。
二是复原过去人类的生活式。
三是复原文化发展进程。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应该是属于有着共同传统的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与民族的形成有关。
“考古学文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同一时代”、“共同地区”、“一群特征性”。
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文化面貌上又有一定的差异。
•二,同一个“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由于该文化刚被发现时,还不了解其先后关系,也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
•三,一类文化遗存在发现初期,很难确定它是不是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这时也被命名为“文化类型”。
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的发现,并得到考古学界的公认,原来被成为“类型”的文化遗存就要改称“考古学文化”了。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方式:• 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县名、乡镇名、村名等)作为考古学名称,这是应用最为普遍的做法。
• 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 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文化名称。
• 4. 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
这种命名方法现在在考古学界一般不用。
• 5.以族别来命名,这也在20世纪60年代前常被采用。
安特生命名了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内容•文化时代和分期;•文化的分布范围(包括中心地区及波及范围)文化面貌及其特征;•文化的渊源及发展演化;•与邻近地区文化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考古学文化研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一,一个考古学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化,既同该文化所在地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有关,又同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宗教观念密切相关。
•其二,一种考古学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分布范围会有所不同,文化面貌也不断发生变化。
•其三,史前时代,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内容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不同的文化系统,是形成不同考古学文化系统的根本原因。
考古发掘1.发掘前的准备工作•一是选定发掘对象:基建工程比较紧迫;有利于解决考古学上亟待了解的问题;遗物、遗迹比较丰富,具有代表性;正在被毁掉或破坏。
•二是根据法律法规申请发掘许可证;制订发掘计划,编制预算;组织工作班子,选择工作人员;准备发掘工具;购置仪器;筹办有关解决生活方面的一切事宜;测绘遗址或墓址的地形图。
2.遗址的发掘•探沟法:一般用于小面积的试掘,或者对某一古建筑物或城墙遗迹进行解剖。
探沟的长度和宽度依需要而定,一般是宽2米,长10米。
•探方法:最适合于发掘一整片遗址,其布方方法是在遗址已确定发掘的地方划好方格,方格的大小与遗址堆积层的深度有关,一般是5 x 5米的正方。
3.墓葬的发掘•“墓”是指放置尸体固定措施,而“葬”则是指安置尸体的方式。
考古学的墓葬是古代人类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留下的遗迹。
•发掘古代墓葬的目的:研究早期人类种族的体质特征。
这一点主要是从人骨来作鉴定;了解古代的葬制、葬俗;通过墓中的随葬器物来了解古代的工艺水平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状态。
•墓葬的发掘,往往因墓形与葬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这里重点介绍竖穴土坑墓的发掘。
•竖穴土坑墓:新石器时代最为流行、数量最多的一种墓(葬)形。
它广泛地分布于我国的黄河流域、华北、东北、西北各地。
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
它一般是从地面垂直下挖而成的。
依平面形状来分,它又可分为长方形、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等几种。
其中,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最为常见•一般竖穴土坑墓的发掘,先要用探铲(如洛阳铲)作钻探工作,弄清层位关系、分布位置及墓葬的确切周边范围。
墓口找到以后,即可进行发掘工作。
发掘到底部,就要清理墓室与墓底。
•墓葬出土物的编号一般每墓自成一个单位。
平面图和记录簿上都使用同一编号。
墓葬中完整的人骨架要全部采集,以便留作标本。
残缺的人骨架可以不采集,但要在野外作性别和年龄的鉴定和记录。
有坟丘的墓葬,发掘时要用十字四分法或平行长条法。
其原理与“探方法”或“探沟法”相似考古学的分支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是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划分的。
它们所研究的时间范围以文字的发明为界限。
史前考古学研究文字未出现之前的人类历史,而历史考古学仅限于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史前考古学•定义:史前考古学是指以史前时期为研究的时间范围的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定义:指依靠文献来研究考古发现,或者说是用考古发现来增补文献的缺佚的考古学二者的异同•相同: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研究的对象都是遗迹和遗物,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不同:研究任务不同。
史前考古学没有任何文献记载作依据,独立探究史前时代人类历史。
而历史考古学参证文献记载,可与历史学分工合作。
•在研究方法上,史前考古学主要是研究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历史考古学则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尤其是铁器时代。
田野考古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田野发掘的技术。
它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还要广泛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这就使得田野考古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相对年代1.定义•相对年代的定义:指遗迹、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以及文化遗存先后时序的年代。
•相对年代的断定方法:也叫相对断代。
它是一种判断文化遗存的时代相对早晚的方法,但并不一定知道他们的确切年代。
•相对年代的判断主要依靠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
地层学•定义: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对地层堆积的层位上下、堆积时代的相对迟早关系进行研究。
它是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类型学•定义:考古类型学,是一种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原理,对考古发掘的同类遗存(遗物、遗迹)按其形态的差异程度不同进行排比,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和比较研究,找出遗存的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
•考古类型学中所指的主要特征群有四个方面:形态特征、形制特征、技术特征、功能特征绝对年代.定义•考古学上,把遗迹、遗物形成的具体时间或者某一考古学文化存续的具体范围,叫做绝对年代。
2.绝对年代的判定方法•历史考古学领域绝对年代的判定•(1)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2)各种器物的纪年铭文•放射性碳素断代:是一种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
这一方法1984年开始应用于考古年代的测定,其年代数据即距今年代。
国际上统一以公元1950年为起点,其一般使用的年代范围在4万年以内。
极限年代为75000年。
•树木年轮断代:是一种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
这是到目前为止最精确的断代方法。
它还可以用于校正碳—14年代。
第二章古物学•古物学的萌芽——古典时代•古物学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古物学的发展——拿破仑东征以后金石学•中国金石学,也叫古器物学,是近代考古学“西学东渐”之前,中国本土传统“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汉唐,兴盛于宋、清两代。
•第一,物质基础。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文化基础。
中国拥有最丰富、优秀的历史文献和精于考据的传统史学体系。
•第三,精神基础。
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素有重视古物的传统。
•第四,社会基础。
历代盗墓求宝者虽对文物破坏,但客观上为金石学提供资源。
近代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考古学的“西学东渐”历程是一段曲折、痛苦的历程,是丧失学科独立性和应有的科学性的过程。
•中国近代学者在安阳与仰韶之间选择哪一个遗址为第一个独立开展考古工作的地点似乎是偶然的事件,实际上却是由传统史学需要中国考古学家首先去弥补甲骨文这段文献历史最缺乏的时间空白的必然性所决定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考古学从此迈出了特别历程的第一步。
•考古学在历史学中的作用• 1.在没有文献记载的时代和地区,考古资料虽不是研究历史的唯一手段,如还可以靠后世的追述、民族学调查等,但却是最重要的手段。
• 2.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考古学在研究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技术以及基本的经济活动等方面,具有文献史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金石学与近代考古学的区别:•第一,研究对象:传世的青铜器、石刻等古物及其上面的文字;近代考古学俗称锄头考古,依靠田野发掘获取研究资料。
•第二,金石学偏重于有文字的古物的著录和考据,而考古学则对一切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进行分析、研究。
比如植物遗存、动物骨骼等。
•第三,金石学不是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而考古学有严密的理论和方法论。
第三章什么是旧石器时代1.石器:用石头制作的工具或武器叫“石器”;2. 旧石器: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叫“旧石器”;3. 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用旧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