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既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中学物理教学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因为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4-02
所谓科学方法,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性理论。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有:一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教育;二是物理学习方法的教育。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本身,而且掌握了研究和学习物理的方法,以及探索物理的精神。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第一,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还不十分明确,以致人们没有自觉地把科学方法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二,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科学方法的能力价值没有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第三,在教学层面上,科学方法教育的可操作性还较差。

这些情况表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依然非常必要。

1 按照科学方法的逻辑来设计教学程序
目前的教学程序,往往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

这样做,学生也能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他们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零星的、不连续的。

由于科学方法并不由学科的知识内容直接地表达,而往往隐藏在知识的背后,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运用,所以科学方法既不易学习,又不易掌握。

如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即把方法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情况就大不一样。

比如,高中“欧姆定律”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研究问题(实验法)一实验(控制变量法)一分析实验数据(图像法)一得出定律的表达式(经验公式法)。

显然,可以把科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这样的教学,把科学方法体现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模式推进教学,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经历这一过程,学生可以真正领略到科学方法和物理知识的内涵,能力得到提高。

2 指导阅读课本,培养自学方法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通过读书掌握物理的科学语言;二是通过反复读书,使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准确;三是通过读书提高自学能力,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那么,怎样正确指导读书呢?
2.1基本概念、基本定律要着重读,对其中的重点字母要深入体会、准确理解。

因为这些字句或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或指出了事物
变化的范围和条件;或反映两个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把这些重点字句“抠”出来搞清楚、弄明白。

如功率的概念中把“时间”限制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而不能简单说成“功率等于功跟时间的比值”。

2.2指导学生识图、读图、画图。

物理学上的图形很多,如速度图线、振动图线、波动图线、交流电的图线、气体状态变化图线、电力线、磁感线、电路图、受力图等,是用来描述量与量之间关系或变化规律的,是最简单的物理语言。

学会识图、读图、画图是一种基本功,决不能忽视。

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可以提高空间想象力,增强物理综合能力。

3 重视物理学史。

体会科学方法
物理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把科研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早一些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使教和学的思路去尽量接近科学家认识的思路。

这就要求我们将物理教学和物理学史结合,当然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研究过程,但在必要时,结合重要的物理史料用模拟科学认识过程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这也是物理教学实质性改革的途径和方向,是实现上述教学目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模拟科学认识过程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遵循前人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思路来学习,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将物理学史溶于物理教学之中,将科学方法教育溶于物理学史教学之中。

具体地讲就是善于把学生推到若干年前,让他们从当时的科学背景出发去重温科学家们在什么问题上、什么环节中、什么情况下、用什么
方法和思路作出了科学发明和发现,从而把这些关键的步骤联系起来。

在“自由落体”教学中,首先应阐明:历史上,伽利略首先通过落体佯谬的思想进行实验,否定亚里斯多德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然后运用数学工具得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s/t2=常量;进而用斜槽实验验证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的运动是符合s/t2=常量的规律;最后将斜面实验推广,得出结论: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伽利略之所以敢于首先用一个理想实验批判亚里斯多德的学说,是因为他此前已进行过长期的实验研究,他曾多次观察过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轻重不同的物体(如两个球体或两块石头等)的下落情况。

伽利略认为自然界“总是习惯于运用某种最简单最容易的手段”这一哲学思考,使他大胆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他的关于落体的全部研究都是为了确证这一猜想而进行的。

他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假设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他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抽象思维,数学推导,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科学研究起到了重大的启蒙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发展,是人类物理思想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然后引导学生重做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4 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必须结合实际问题。

这是因为,科学方法的真正掌握,必须在探索和发现之中实现。

这正是
掌握科学方法与学习物理知识的不同之处。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光学成像的知识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常防盗门上都装有“猫眼”,其特点是可以从室内向外观察而不能从室外向室内观察。

怎样解释这一现象?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它的解决不仅需要拥有物理知识,而且需要运用科学方法。

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认知情境,对学生的探索进行指导,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实验、讨论,使之沿着科学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