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金 作品赏析

巴金 作品赏析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关住了她,只给 她留下那一条堕落的路。她想到这里,那条路便明显 地在她的眼前伸展,她带着恐怖地看了看自己的身子。 虽然在黑暗里她看不清楚,然而她知道她的身子是清 白的。好像有什么人要来把她的身子投到那条堕落的 路上似的,她不禁痛惜地、爱怜地摩抚着它。这时候 她下定决心了。她不再迟疑了。她注意地看那平静的 水面。她要把身子投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那里倒是 一个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了也落得一个清白的身 子。她要跳进湖水里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鸣凤之死是悲剧的所在,觉慧没有打开窗户,鸣凤在 窗子上用手指顺着觉慧的剪影描,然后就去投湖自尽 了。鸣凤失魂落魄地来找觉慧,当时她的话是急躁的, 但她又不能与觉慧讲清楚。觉慧见到鸣凤再三吞吐, 说:“鸣凤我很喜欢你,但是我还要办杂志,你总是 问我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我很忙,你过两天再来 吧。”鸣凤知道要将她嫁到冯家去后,如雷轰顶。她 又来到觉慧窗下:白纸糊的窗,煤油灯打过来留在窗 上一个非常清晰的觉慧的剪影。鸣凤在门口叫,觉慧 站直身想开窗,但还是没有开窗,说:“明天上午我 一定找你。一定,一定。”这时鸣凤对着窗子给了一 个亲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控诉
• 对家族制度的罪恶的控诉,是《家》中最具有感染力 和批判力量。 • 这里主要是三个女性的悲剧命运。钱梅芬、李瑞珏、 鸣凤,她们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 命运,最有力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性质。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朵来不及绽放的花朵——鸣凤
她是一个丫头,一个奴隶。八年的奴隶生活让她 清楚明白自己的身份,不敢有非分之想,她是 善良的,为了不让她所爱的人背判家庭,遭受 苦难,她愿意一生为奴。这种爱对他人来说是 卑微的,对自己来说却是那样珍贵,这份爱在 人间也是伟大的,神圣的。如觉慧所说:“你 真纯洁,只有你才像这轮洁的明月啊!
• 巴金之所以能够写出《家》这样的作品,是和巴金本人 的生活经历具有密切关系的。《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是写巴金个人生活的写照。巴金出身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有将近20个的长辈,有30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4、50 男女仆人。”巴金在这个家庭生活了19年。这种大家族 生活,是巴金文学创作的巨大生活资源和感情力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太爱他了,她不能够失掉他。在 生活中她所得到的就只有他的爱。难道 这一点她也没有权利享受?为什么所有 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 该离开这个世界?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在 她的脑子里盘旋。同时在她的眼前又模 糊地现出了一幅乐园的图画,许多跟她 同年纪的有钱人家的少女在那里嬉戏, 笑谈,享乐。
• 巴金小说数量很多,其艺 术水平参差不齐。《灭 亡》、《新生》、《火》 等都不能说是出色的作品。 但是,《家》、《憩园》、 《第四病室》、《寒夜》 却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在 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 文学地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巴金创作跨越了三、四十年代的漫长时间,前后的风 格也不完全相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是激情写作, 或者说是青春写作。单纯、热烈,躁动、焦虑。主要 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表现对象。40年代作品具 有趋向写实,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即 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 • 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 小家庭。《激流三部曲》《憩园》是写大家庭的, 《寒夜》是写小家庭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到了30年代,由于文学逐渐成熟,特别是大规模的叙 述的文学样式逐渐繁荣。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生活方 式——大家庭生活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学的视野。 巴金第一个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把大家庭生活表现出来, 为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巴金这种对家族生活的审美开拓,也是对中国 古典文学审美传统的继承。中国古典小说就善 于进行大家庭的描写,《红楼梦》、《金瓶梅》 都是家族小说。这种家族小说后来中断了,巴 金却把它接续下来。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她不能够拉住他,她 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她 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 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应该去了,在他的生活里她应 该永久地去了。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 她又感到一阵心痛。她紧紧地按住了胸膛。她依旧坐 在那里,她用留恋的眼光看着黑暗中的一切。她还在 想。她所想的只是他一个人。她想着,脸上时时浮出 凄凉的微笑,但是眼睛里还有泪珠。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在巴金以后,一直存在着家族文学。家族文学可以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有曹禺的 《雷雨》、《北京人》、老舍的《四世同堂》,张爱 玲的小说,建国以后有欧阳山的《三家巷》。80年代 以后,这种大家庭生活仍然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有影响的家族小说《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 挂》)。
1934年摄于上海寓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曾于1949年出席第 一次全国文代会, 当选文联常委。此 后的50余年中,先 后担任上海市文联 副主席、中国文联 副主席、中国作协 副主席、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全国文 联副主席。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82年至1985年相继 获得意大博士、美国文 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 士称号。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知道这不是幻象,在那个无穷大的世界中到处都有 这样的幸福的女子,到处都有这样的乐园,然而现在 她却不得不在这里断送她的年轻的生命。就在这个时 候也没有一个人为她流一滴同情的眼泪,或者给她送 来一两句安慰的话。她死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 馆并不是什么损失,人们很快地就忘记了她,好像她 不曾存在过一般。“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 她想着,她的心里充满着无处倾诉的哀怨。泪珠又一 次迷糊了她的眼睛。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支持了,便 坐下去,坐在地上。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世界是这样静。人们都睡了。然而他们都活着。所有 的人都活着,只有她一个人就要死了。过去十七年中 她所能够记忆的是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此外便 是她现在所要身殉的爱……明天,所有的人都有明天, 然而在她的前面却横着一片黑暗,那一片、一片接连 着一直到无穷的黑暗,在那里是没有明天的。是的, 她的生活里是永远没有明天的。明天,小鸟在树枝上 唱歌,朝日的阳光染黄树梢,在水面上散布无数明珠 的时候,她已经永远闭上眼睛看不见这一切了。她想, 这一切是多么可爱,这个世界是多么可爱。她从不曾 伤害过一个人。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跟别的少女一样,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聪明的心、 有血肉的身体。为什么人们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 不给她一瞥温和的眼光,不给她一颗同情的心,甚至 没有人来为她发出一声怜悯的叹息!她顺从地接受了 一切灾祸,她毫无怨言。后来她终于得到了安慰,得 到了纯洁的、男性的爱,找到了她崇拜的英雄。她满 足了。但是他的爱也不能拯救她,反而给她添了一些 痛苦的回忆。他的爱曾经允许过她许多美妙的幻梦, 然而它现在却把她丢进了黑暗的深渊。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巴金是一位善于长篇小说 创 作 的 作 家 ,他 写了 大量 的三部曲。《爱情三部 曲》、《激流三部曲》、 《革命三部曲》;而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 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有人把他四十年代的《憩 园》、《第四病室》、 《寒夜》合称为《人间三 部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 《家》以封建大家庭为表现对象,属于家族小说,是现代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描写大家庭生活的小说。为现 代中国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家族。 • 家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 决定性影响。它几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五四新 文化运动,对家族制度及其礼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鲁 迅的《狂人日记》)。但是,由于新文学刚刚诞生,还没 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写作,描写家族生活的小 说并没有诞生。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爱是鸣凤唯一的希望,是鸣凤赖以生存的寄托,而封建 专制将鸣凤的希望打碎。她不愿做小,不原接受耻辱, 那么,死,成了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她是倔强的, 她没有屈服,可她爱的人也不能帮助她。 觉慧的一吻 让鸣凤在死前得到安慰,为了报答这一吻,为了心 中神圣的爱,她把清白之躯交给了月下的湖。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文 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主要目录:
巴金及其文学风格 《家》 一、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二、控诉、暴露与反抗 1、控诉 三、人物分析
四、青春激情
五《家》的弱点 1、思想内涵单一 2、人物性格缺少深 度和广度
2、暴露
3、反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巴金及其文学风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二、控诉、暴露与反抗
• 《家》描写的家族生活幅度是比较宽的。涉及到大家 族的三代人:祖父高老太爷、父辈高克明、高克定、 高克安;孙辈的高觉新、高觉慧、高觉民,琴、李瑞 珏、钱梅芬等。但是描写的主要内容是青年一代的婚 姻爱情,主要冲突是孙辈青年与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 作品正是以这种冲突表现五四以来以人性解放为核心 的时代思想激流,对于传统封建家族制度及其礼教的 冲击。作品的标题——“激流”就是五四以来以人性解 放为核心启蒙主义思想的象征,作品实际是写新文化 冲击之下的传统家族生活。 • 《家》对家族制度否定主要采用控诉、暴露与反抗的 方式。
巴金:文学的良心
是 怀 19 巴 抱 07 金巴年 的金全 母的家 亲外福 。婆。 ,左 右三 三为
•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原名李尧棠, 祖籍浙江嘉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文坛巨匠,主要作 品有《死去的太 阳》、《新生》、 《砂丁》、《萌芽》 • 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 • 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