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金寒夜赏析

巴金寒夜赏析


人物分析


汪文宣的形象----善良、胆小、懦弱,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 曾树生形象的多维性----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 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 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 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 家庭中的婆媳“战争”。 巴金在《寒夜》中写出了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的懦弱。巴 金在《关于〈寒夜〉》一文中说:“关于《寒夜》,我过去已经谈得不 少。这次在谈《激流》的回忆里我写过这样的话:‘我在自己身上也发 现我大哥的毛病,我写觉新……也在鞭挞自己。’那么在小职员汪文宣 的身上,也有我自己的东西。”“我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毛病。我几次校 阅《激流》和《寒夜》,我越来越感到不舒服,好像我自己埋着头立在 台上受批判一样。” 这种毛病是什么呢?他认为就是“作辑哲学”。如 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寒夜》继续着“五四”时代借描写爱情以思考知 识分子“个性解放”的写作传统,深入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 命运问题,以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反观了“五四”新文化传统,显示了20 世纪40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继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
艺术特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寒夜》描写的是凡人小事,既无重大事件的惊险曲折、复杂 离奇,又无众多的人物、阔大的场面,但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 艺术感染力,令人读来心潮起伏,感叹不已。这与作者卓越的艺 术技巧是分不开得。 首先在于真实。作品所写的人和事,都是作者耳闻目睹非常 熟悉的。 其次,精巧的艺术构思。整个小说紧扣“寒夜”的命题,开 始是汪文宣在寒夜中寻找树生,结尾是树生在寒夜中回到旧居。 其中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也大都在寒夜,首尾贯串,意境悲 凉,以点染烘托的手法,使平淡的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富 有魅力。结局加深了读者的悬念,强化了作品的悲剧气愤,从而 取得了更大的艺术效果。 第三,出色的心理描写。对人物心理描写再不是静态的,孤 立的,而是透彻地显示了那些隐秘的心理过程,并揭示出人物的 心理活动是怎样在对立的情势下运动的。
人物分析

汪文宣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也是一 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 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 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但是, 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 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 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例如,他 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 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 己的意思。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 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 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 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 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文学评价

《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 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如果说,巴金在早期作品里常常直接 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 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称赞托尔斯泰能够掌握“心灵的辩证法”,其 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巴金的《寒夜》。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 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 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 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 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例如,对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 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 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 现得非常感人。

《寒夜》书影: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 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 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 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 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 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 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 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 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 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 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 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 非,伤感不已。
简介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 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 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 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 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 知识分子的命运。《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 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 达到很高的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