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事记叙文的结构叙写多件事的结构我们写作文时,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能写一件事,此时,可选择多件事来谋篇布局。
毕竟写一件事需要求得事件的深刻性和内容的具体性,而这正是一些同学所害怕的。
选取多件事,相对来说要简单些,而且在应试时,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也更好控制一些。
那么,叙写多件事时,主体部分采用怎样的结构更合理、更清晰、更能让评分老师心动呢?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结构:一、段首时间词组接结构无论是写一件事或多件事的记叙文,一般都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在叙写多件事时,我们可以段首的时间词为过渡语,并以文中人物的感情或文中反复提及的某一物件为线索来组接全文。
这样层次清楚,结构了然,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一种结构吧。
例文1 心中的蓝雨衣从我能记起自己叫什么名字开始,我的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件蓝色的雨衣,一片属于自己的蓝色的梦。
很小的时候,每到下雨天,爸爸都会穿着那件蓝色的雨衣,骑自行车来接我。
透过幼儿园传达室那厚厚的玻璃,我远远地就能望见穿着蓝色雨衣的爸爸。
爸爸平稳地骑着自行车,我则坐在车子后面,藏在蓝色的雨衣里,玩着手上的玩具,低头看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还不时地往嘴里塞块糖。
光线透过雨衣,使我周身弥散着蓝调的光,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于是,在那段日子里我曾一次次地渴望雨天的到来。
为了以后下雨天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认出爸爸的蓝雨衣,我偷偷地用水彩笔在蓝雨衣的正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爸爸发现后,不但没怪我,反而夸我很有绘画天赋!于是这件被认为是太阳公公生病休息时送给我的宝贝霓裳,便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学会了骑车。
学会骑车后不久的一个下雨天,没带雨具的我在教室等待着爸爸的蓝雨衣。
左等右等,等来的爸爸是一身紫色的雨衣,我诧异。
爸爸伸出手来,把那件蓝雨衣递给我:“快穿上吧!”我犹豫着,套上。
在穿上蓝雨衣的那一刹那,我明白这意味着今后有风雨的时候,我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掌握车把儿,用自己的双眼去判断将要行走的路线。
没有变的是蓝雨衣上灿烂的笑脸。
接着,我又有了黄雨衣、红雨衣,可是总觉得它们远不及我心中的蓝雨衣。
是因为那张灿烂的笑脸,还是因为它和爸爸一起呵护过我成长?一时我也说不清。
现在每看见那静静地躺在书橱顶上挡灰的蓝雨衣,我心中便为之一震——它竟和爸爸一样默默地为我付出了一切!我真想马上将雨衣拿下来,再看看落满了灰尘的蓝雨衣上那张灿烂的笑脸……简评:按时间顺序,以“蓝雨衣”为线索组接全文:小时候,爸爸穿着它接送“我”;后来,“蓝雨衣”是爸爸对“我”的信任,也是“我”长大的见证和鼓励;现在,“蓝雨衣”仍然默默地为“我”付出。
真实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和对父爱的感谢,也反映了“我”对生活的思考。
二、段首首括句组接结构首括句就是指段首用以概括中心大意的句子。
文章运用几个首括句,更能突出重点内容,也能使读者对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
如一位同学写的《我爱种菜》一文就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首括句:“这一爱啊,爱在挖地播种”,“这二爱啊,爱在浇水除虫”,“这三爱啊,爱在摘取品尝”。
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欢种菜的原因,脉络十分清晰。
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如果运用几个首括句,先得综合考虑它们的概括性和先后顺序;而后力争语句形式的基本一致,以获得排比句式的效果。
例文2 我喜爱吟诗我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热情而又孤独的灵魂让我时常有莫名的愁绪。
如果生活中没有诗的陪伴,我就会感到一片混沌。
是诗将我安抚,将我牵引……沮丧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快乐。
偶尔有一门功课考得不尽人意,我的心就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失意的痛楚令我辗转难眠。
于是,我斜倚在床头,打开诗集,敞开心扉,在诗海中驰骋。
这时,一种说不出的快意便涌上心头。
“如今虽失利,有甚要紧,尚未全盘输尽”;“醒呀,太阳驱散了群星,暗夜从空中逃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当我品味着那些在失败中前进的猛士的凌云壮志时,当我吟诵着英雄们叱咤风云的非凡气势时,失落与沮丧烟消云散,充斥于心的只是那东山再起的豪迈。
烦恼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坦然。
有时侯,遭人猜忌,又被人排斥,苦闷的心情便多了份“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消极。
浊风低啸,更添几分愁意。
于是,我再一次地吟诗,把痛苦向它倾诉。
“就是这股生命的泉水,日夜流穿我的血管,也穿流过世界,又应节地跳舞。
就是这同一的生命,在潮汐里摇动着生和死的大海的摇篮……”;“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木落霜飞天地清,空江百里见潮生”,浑然间,我进入了一个灵魂的世界,一个没有心灵设防的世界,一个至真至纯的世界。
渐渐地,我的心便释然了。
的确,在这样一个无瑕的世界里,心境无法悲哀,更勿须沉沦。
寂寞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美丽。
每当我做完枯燥的作业,心中常有些许虚无、些许孤独。
于是,我再次走进诗的天地。
诗就似那守护身畔的天使,陪伴我至永远。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消沉向此中”,空灵飘渺的诗句反而充实了我的内心。
拥有了诗的情怀,心便不再寂寞,因为有诗的心是一个尽情欢笑的天堂。
平静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单纯。
这个时候,不为排遣和消闲,不为纷乱情绪的宣泄,只为了纯纯的吟诗。
留出心中的净土,涂上梦的色彩,任诗潮翻涌,用灵魂写就一片诗的天空。
有诗的日子,是充满阳光的日子,诗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有诗的日子,令我的心在博爱的世界中快乐、自由地欢唱。
简评:文章用了四个排比式的首括句:沮丧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快乐;烦恼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坦然;寂寞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美丽;平静的日子里因为有诗而变得单纯。
使得段落的中心和文章的层次一目了然,富有一种美感。
从上面的例文我们也能看出,这样的结构,主体一般是用散文化的笔调来写景抒情,平平淡淡叙事的不多。
显然,这种结构更适合长于抒情的同学。
三、段间过渡句组接结构过渡句在文章中承上启下,能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由前一层意思过渡到后一层意思,且不会感到中间有什么空隙。
叙写几件事时,如果我们采用排比式的段间过渡句来组接主体,也能给人一种整齐划一之美。
例文3笑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
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
——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膀,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
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
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
——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
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
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艳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
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拢了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
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简评:三个画面是由三个笑容联缀而成的。
画面是跨越时空的,作者巧妙地通过过渡句将其衔接起来,别具一种情调。
结尾将三个笑容融化在爱的调和里,体现了冰心早期作品中所唱的“爱”的赞歌。
四、段尾抒情句组接结构叙写多件事时,如果我们每叙写完一件事,就适当地加以抒情,而且这抒情的句子结构又相似,有排比式的效果。
这便是段尾抒情句组接结构。
这样来组接主体,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选择。
例文4品味初中生活开学那天,当我迈进一中的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棵棵挺拔的树,树叶嫩绿嫩绿的,在温和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小鸟在一片碧蓝的天空中快乐地飞着,不时卖弄一下清脆的嗓音。
好一派清爽的景象!走着走着忽然想到以后不能经常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我心里不免有些沉重。
第一天晚上在寝室里睡,很久都没有入眠,整个空间一片寂静。
偶尔有一束月光穿过云层透过窗子照进来,月光是那样的洁白,仿佛带着独一无二的清香。
哦!上初中的感受原来是一种沉重的孤独,我得慢慢品味。
第一天上课,我便认识了几位任课老师。
语文老师那黑亮的头发仿佛是在象征她的聪明才智慧,眼睛上搁着一副眼镜展示出她的和蔼可亲,第一节生动的语文课使我至今难忘;数学老师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他的风趣,一堂幽默的数学课就这样一晃而过了;英语老师流利的口语不得不令人敬佩,细致的讲解不得不让人陶醉。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无限的渴望,我得细细品味。
没过几天,学校组织跑步,一向体育成绩差的我不免有些害怕。
阳光火辣辣地烫在身上,额头上的汗珠流了下来,我的腿开始麻木了,身上像有块大石头压着。
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停下脚步,我也咬咬牙,定定神,又跑开了新的一圈。
哦!原来上初中的感受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我得用心品味。
如果生命是火红的太阳,那么你的感受就是炽热的光;如果生命犹如小河流水,那么你的感受就是起伏的波浪…………让我们来一起感受这一切吧!感受生活里平凡的每一处。
简评:写作上,作者运用了段尾抒情排比式结构。
三个“哦!”既从三个不同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初中生活的品味,也具有了整齐的结构美和层次感。
五、小标题式剪辑结构这种方法能避免主次不分、情节不清的现象,也能把文章中最曲折动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阅卷老师的面前,收到打动读者的效果。
运用小标题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需要完整地叙写几件事,需要把事情中最精彩的场面描绘出来。
举个例子,假如你外出旅游,在不少名胜景点拍了照片。
以后,打开相册,看到这些照片就能想起旅游的整个情节。
为什么,因为拍照片的地方都是最典型的地方。
显然,照片也就相当于我们叙写的最精彩的场面。
2、精选场面时,可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也可从不同侧面的角度来考虑。
举个例子:表现学校生活,从时间角度来考虑,可从“晨锻——白天的学习——晚自修后的就寝”来选材;从不同的侧面角度来考虑,可从“教室(学习)——操场(活动)——寝室(生活)”来选材。
3、拟定小标题,一要做到“准”,力求通过凝练的小标题反映出故事情节;二要做到“巧”,用步步为营的标题可以,用欲擒故纵的标题可以,用悬念迭起的标题也可以;三要做到结构匀称。
总之,要给人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