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订立合同有学问

3.2订立合同有学问


案例分析
甲乙双方口头约定购销合同,甲方向乙方购买20 万瓶劣质酒,货款为24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乙方 须加贴名牌商标,以便甲方冒充名酒出售。在合同履 行时,甲方借口手头一时紧,只付了15万元即提走了 全部货物。乙方一再催讨无道,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甲方如数支付拖欠的货款。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购销合同是否有效?理由何在? (2)双方各自返还财物给对方,是否可以?为什么? (3)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应如何处理双方的经济 责任? (4)该购销合同若为无效,其无效应从何时开始?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1、关于合同的订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 的过程。②任何一份合同,都离不开提出条件→接收条件 的过程。③提出条件→接收条件的过程称为要约与承诺。 ④每份合同都要经历反反复复的要约与承诺才最终得以成 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承诺
(1)承诺的含义 承诺则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有效承诺须具备的条件
• 由受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 • 承诺的内容与要约保持一致; • 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 (3)承诺的生效时间 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一般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合同的成立:要约与承诺
• 案例:合同未加盖公章是否成立。 • [案情]某商场派业务员李甲到乙市矿泉壶厂 订货,双方签订了一份矿泉壶购销合同,由 矿泉壶厂供给商场矿泉壶1000件,总货款15 万元。合同对标的的质量、规格、验收、包 装及结算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由于李甲忘了 带合同专用章,所以合同上只有双方代理人 和矿泉壶厂的印章。李甲答应把合同带回加 盖公章后寄给矿泉壶厂。矿泉壶厂去函催办, 商场只电告“速发货”。矿泉壶厂即按合同 规定发运500件,但刚办完托运手续,又接对 方电报;“请勿发货” 。
2、要约人一旦发出有效要约,就不应随意撤销或者变更,主 要是为了( ) A.保护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 B.保护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共同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 秩序。 C.保护受要约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 D.中间人好说话。
A
B
3、明确合同内容是订立合同的重要环节,关于合 同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②是合同当事人协商 一致所达成的具体协议③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是 通过合同的条款体现出来的④我国合同法采用自 愿原则,即合同的内容由中间人进行协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矿泉壶运到乙市车站后,商场拒收并向矿 泉壶厂发了第三封电报;“退货,速来人 处理”商场担心逾期不提货,被铁路部门 罚款,便把矿泉壶暂时存放在车站附近。 由于商场拒收货物并拒付货款,矿泉壶厂 遂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支付货款并赔偿经济 损失,对方则以未盖公章否认合同成立。 • [问题]1、该合同是否成立。 2、商场第二封电报是否有效?

• 其次,商场第二封电报中的“请勿发货”是撤回承 诺的通知。承诺人发出承诺后用以将自己发出的承 诺撤回。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要约人 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方为有效。本案中合 同已成立,承诺已生效,不能再被撤回故商场二封 电报无效。 • [小结]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 方当事人(包括其代理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 立,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 前或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方为有效。
[答案与分析]
• 该合同主要应明确合同成立和撤回承诺两个问题。 首先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入依法可以委托代 理人订立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 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 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本案 中合同已经双方代理人盖章合同依法成立,且本案 中的合同订立后商场虽然没有加盖公章但当矿泉壶 厂催办时,已发电报要求矿泉壶厂发货,“速发货” 不仅表明商场已完全同意了矿泉壶厂的要约,而且 表明要求矿泉壶厂立即履行合同。因此商场以未加 盖公章为由否认合同成立理由不足,合同已经成立 了。
6、不能,因为他和公司签订的合同是 无效合同。 但是他也不会一分钱都得不到。因 为他毕竟在这一个月当中为公司提供了 劳动,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他 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具体是多少,就 要根据小吴付出的劳动来计算了。
(二)合同的内容 《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 人约定,一般应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
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 合同。”
分析提示:
(1)该购销合同为无效合同。理由是:根据我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合同,本案中的双方当事人约定以 劣质酒冒充名牌酒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而且违 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应确认为该和同是无效合同。
(2)在本案处理中,不能采取各自返还对方财物的方法,因 为双方订约时都是恶意,不仅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且 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3)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时,应当追缴20万瓶劣质酒和乙方 的15万元以及甲方尚未支付的9万元货款。理由是:《合同法》 第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 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 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约束 • 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 要约一般应向特定的相对人发出
(3)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要约的范例 :
某机械公司向A公司发出要约:“我公司急需aa型 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确定 钢丝绳100吨,每吨价格2500元,如贵公司有货,请于3 (日内通知我方,并请发货,货到付款,转帐支付”。 4)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4)该无效的合同,从其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即从其订立时起无效。
(三)有效合同的要求
——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外在表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合同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合同无效)
3.2 订立合同有学问
名词点击:合同的订立 又称“缔约”,是指当 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 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 示一致的过程。
考试标准
1、订立合同的过程b 2、合同的内容a 3、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b
(一)订立合同的过程:两步走
要约
(提出条件)
承诺
(接受条件)
1.要约
(1)要约的含义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要约的构成要件
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④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自己订立的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
合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小吴刚刚大专毕业,但是大专学历在某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常 常被轻视。小吴本人想做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一般的企业招管理 或技术人员,都要求最低学历为本科以上,他根本不够资格递简历,而 操作岗位的工作他又不愿意做,怎么办呢?小吴苦思冥想,决定采用投 机取巧的办法,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知名学校的硕士学历 证书。带着这两个假证书,小吴的求职顺利多了,很快就被某企业录用, 月薪5000元,双方签订一个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但是小吴工作一个月以后,他所在部门的经理就找到人事经理,说: “你们说小吴是某某高校的硕士,我怎么觉得不像啊。平常工作的时候, 我发现他连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懂,你赶紧去那个学校核实一下,别被假 证书骗了。” 人事经理听了,立即到那所学校去核实,果然没有小吴这个人,怎 么办呢?人事经理把小吴找来,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在证据面前,小吴 不得不承认他的证书是假的,并向公司提出辞职。人事经理同意了,但 是小吴又说:“但是你得先把这个月的工资付给我,然后我才能走。” 人事经理一听,非常生气:“你欺骗公司,我们没追究你的责任,就已 经便宜你了,你还敢要工资?我们绝不会给你的。” 小吴见人事经理的口气如此坚决,也没说什么,就申请了仲裁,要求那 家公司支付他5000元工资。 案例中的小吴能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呢?为什么?
讨论: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个纠纷? (提示:找出双方争议的焦点)
超市认为它的发出电 报行为是一种要约邀 请而不是要约,超市 不受该行为约束。
双方争议 的焦点:
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 甲厂认为超市发出 的是要约,他送毛 巾的行为是承诺, 合同因为承诺而生 效。超市拒绝购买 是违约行为,应该 承担违约责任。
A
4、出现无效合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制定程序不严格 B.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出现某些不合法的情形 C.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无法实现 D.合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
B
5、下列情形属无效合同的是(
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②违反法律、行
B

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③十周岁以上
的未成年人订是: 要约的内容具体 而且确定。要约 包括足以使合同 成立的主要条款。
分析: 这个电报是超市发出的,即特定的 人发出的。但是,根据这份电报的内容, 是不具备一个合同应该具备的主要条款 的。没有标的的数量,价款,也没有履 行的期限。因此这根本不是一份要约, 而是一项要约邀请。超市是不受该行为 的约束的。超市和甲厂之间没有法律上 的关系,甲厂受到的损失应该自己承担。
小资料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 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 不明确,依照前述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①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 行。 ②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 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③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 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 所在地履行。 ④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 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⑤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⑥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