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1)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1)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粗糙cāo、悄无声息qiǎo B.龟裂jūn、惩创chuāng、游目骋怀chěng D. 纤维xiān、逶迤yí)
2.C(A项不合逻辑,同时用“至少”与“以上”矛盾,应删去其中一个;B项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是“培养深受……欢迎”,可见是主宾搭配不当,如果改成“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没有错误了; D项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
3.(1)朝鲜拥护和平全国委员会发言人2日在平壤发表了谈话(2)指责韩国和美国执意谋求反朝对抗和侵朝战争(3)指责韩国和美国毫不关心北南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及和平问题(改对一个短句得1分,共计3分)
4. 示例:①应聘记者:本人善于观察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及应变能力很强。

(3分)
②应聘播音员:本人相貌端正,口齿清晰,普通话纯正,朗诵水平很高。

(3分)
5.B(B去,距离。


6.C(①只是交代战况;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


7.A(“尉迥发动叛乱,派遣宇文威攻打于仲文,结果大败,于是又派人联合于仲文”错,应为“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

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
8.(1)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

(“度”、“妻子”、“将”、句意各1分)
(2)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悉”、“伪北”、句意各1分)
(3)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

(“简”、“伪建”、“倍道”各1分)
9.(1)前两句写了塞外的沙漠、边关的小草和杨树(1分)。

茫茫无边的戈壁沙漠上已经没有风尘漫天,边关的的草儿也绽出了新绿(1分);可是塞外依
然没有多少春意,因为不管春夏秋冬,塞外的杨树始终不见洋溢着春天气息的绿色(2分)。

(2)拟人(1分)。

云本没有愁,愁的是人,不说人愁而说云愁,情感表达得更为委婉含蓄和生动,令人回味无穷(1分)。

(3)从“海”、“边草”、“白沙”、“荣枯不见绿杨春”可见有客居边关,环境萧索之愁(1分);从“独”可见离乡孤独之愁(1分);从“离乡万里”可见思乡之愁(2分)。

10. (1)而御六气之辩,彼且恶乎待哉(2)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别有幽愁暗恨生(5)乘骐骥以驰骋兮(6)一尊还酹江月(7)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1.城里人的心事:担心自己睡着后,乡下人会偷走他包里的一万元钱(2分);乡下人的心事:他不敢先睡,因为他的鼾声很大,怕自己的鼾声影响城里人的睡觉。

(2分)
12.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是城里人,一个是乡下人,城乡结合部的旅馆里为这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能够碰在一块提供典型环境,既符合社会社会现实,又具有典型意义,增强故事发生的合理性和可信度(2分);也让故事情节高度集中,以小见大,突出小说的主旨。

(2分)
13.①进一步强化乡下人素质高和城里人素质低的形象(2分),使得城里人和乡下人互为映衬(对比),突出小说的讽刺意味(2分),细节描写含蓄地表现作者的感情倾向,强化了小说的主旨(2分)。

14.示例一:以“素质”为标题好(1分)。

小说的主旨是“有无素质的人差别很大,而真正的素质并不体现在身份地位方面,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以“素质”为标题点明了小说的主旨(2分),小说中主人公说“什么素质”与乡下人说“怎么这么没素质”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又照应标题,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3分)。

示例二: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标题好(1分)。

以“城里人与乡下人”为题既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又点出两人的身份地位,而小说就是围绕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的事情展开故事情节的,且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言行形成强烈的对比(3分),以此为题,既突出了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又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2分)言之成理即可。

15.(6分)首先,作者谈了中国儿童早期教育的误区,其次又谈了中国儿童后期教育的错误,最后呼吁反思我们现行的教育。

(每条2分)16.(6分)①奢蒂博士的例子揭示了强迫教育可以使儿童缺乏“温柔宽厚”的性格,不易与人和谐相处;罗素的例子揭示了强迫教育可以造成人的双重性格;蒙特梭利的例子揭示了强迫教育可以造成“内疑外惧”的心理人格。

(4分。

答出一条1分,答出两条2分,答出三条4分)
②这些例证都是对强迫教育的论述,都证明了“听话不是好孩子”。

(2分)17.(6分)①“听话的孩子”在“听话”的表面下,可能存在性格、人格的缺陷,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好孩子;②我们现行的知识灌输教育是强迫式教育,培养的人可能是思想性格、人格心理有缺陷的人;③批评家庭和现行的学校教育,呼吁人们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

(每条2分)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

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

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

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

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

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

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

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

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

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

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

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

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

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

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

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
败。

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

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

”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

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

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

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

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

”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

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

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

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

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

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

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

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

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

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拿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