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学年高二年级期中考试题第一学期语文(考查范围:第三册第一第二第五单元)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沙渚.(zhě)发簪(zān)祠.堂(cí)松柏.(bó)B.秋暝.(míng)霜鬓.(bīn)千载.(zāi)寂.寞(jì)C.好.音(hào)满襟.(jīn)浊.酒(zhú)潦.倒(liáo)D.黄鹂.(lí)浣.(huàn)女弦.歌(xián)惘.然(wǎng)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豆蔻词工B.烟涛微茫漂沦憔悴C.洞天石扉雕栏玉砌D.鸩占鹊巢好高骛远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箱帘六七十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C.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D.长乐王回深父4.选出“其”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事不目见目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D.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5.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6.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二、填空(共15分)7.请根据上句或下句,默写出相关诗句。
(6分)①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②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⑤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六国论》)⑥,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8.下列六首诗歌均写到了“月亮”这一意象,请分别默写出描写“月亮”的一句诗。
(6分)①王维《山居秋暝》:②刘禹锡《石头城》:③李商隐《锦瑟》:④李煜《虞美人》:⑤柳永《雨霖铃》:⑥姜夔《扬州慢》:9.文学常识(共3分)阅读下面两首“近体诗....。
...”,回答①②两题有关“近体诗”的诗体常识第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第二首: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第一首是“近体诗”中的,第二首是。
(1分)②根据“近体诗”的押韵..规则回答:第一首押韵的字有个,第二首押韵的字有个。
(1分)③“一门三父子,都是大父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1分)三、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8分)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①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卷起千堆雪.③墙橹灰飞烟灭....④早生华.发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写出了赤壁景物什么特点?有何作用?(2分)12.映衬是烘托的一种,这首词中有两种映衬,试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答后面的题目。
(5分)日暮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13.古诗词的句子,或为适应格律,或为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倒置语序的现象。
请写出本诗颈联的正常顺序。
(1分)14.这是作者在流寓夔州期间写的一首诗。
阅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
(4分)意境(6个字内):□□□□□□情感(6个字内):□□□□□□(三)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15~19题。
(共8分)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5.选文第1段分析了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论证了“”这一分论点...。
(2分,用课文语句回答)1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的“三国”,具体指哪三国?(1分)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
(2分)①始速.祸焉②后秦击赵者再.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8.翻译句子(2分)洎牧以谗诛。
19.《六国论》是一篇借古讽今的作品,点明作者讽喻之意的一个句子是()(1分)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20~23题。
(9分)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
伯父讷,广州刺史。
父察,安城太守。
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贤良之举。
家于临川,不交世事,唯以渔钓射猎为娱。
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
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
徒步..而归。
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以不告姓名。
由是士庶.咸敬贵焉。
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
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望造翻,欲强起之。
翻曰:“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就大船。
翻曰:“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
”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
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
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吾岂能得!”路人曰:“吾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
”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
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
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
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卒于家。
(选自《晋书卷94·隐逸》)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错误....的一组词语是()(2分)①先立表.题表:标记②徒步..而归徒步:只好步行③由是士庶.咸敬贵焉庶:几乎④剩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省:探视⑤尔向.不取,吾岂能得向:往昔,引申为“刚才”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21.下列每组两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 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B.去.家百余里翻知其.终不受终日而去.C. 此固.野人之舟也D.经年无主,然后乃.作路人不取,固.辞乃.以十倍刀价与之22.下面对郭翻和本文的评价不够确切的一项是()(2分)A.郭翻是东晋时期一位有才德的高士,他慷慨好施,乐于助人,廉不受惠,始终如一,因而受到大家的赞扬和钦敬。
B.郭翻虽是世家子弟但少有志操,安贫乐道,远离官场,不交世事,以渔猎自娱,乃志向高洁的隐逸之士。
C.郭翻在权贵面前从容镇定,不卑不亢,但在威逼面前能挺身反击,言语尖刻,其凛然正气使得权贵不得不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
D.此文善取典型的事例以表现人物的情操和性格特征,“车送病人”如此,“力辞庚翼”亦如此,而“坠刀于水”更是这样。
2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分)与翟汤俱为庚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
四、语言运用(8分)24.人们对文字、数字等会产生一定的联想,请根据“人”字和1~9的数字(除“8”外)分别展开联想,各写一个含有哲理的警句。
(2分)如“8”:无论别人怎样颠倒你,你还是你。
25.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和句式,仿写相应的句子。
(4分)浪漫是一种心态:漫步高山流水之间,你会觉得世界是多么空灵和纯净;感受浪漫,就是体验生命的释放与张扬。
浪漫是一种境界:雄鹰搏击云天,你会惊异它翱翔的英姿;追求浪漫,就是期冀人生的壮美与高远。
26.将下面的三个短句整合成一个单句,主要信息不得遗漏。
(2分)①汉语中某些抽象的普通词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感情色彩;②它们一旦置身于既定的语境中可以引发许多具体的联想内容;③从而产生原先所没的意义。
五、作文(35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
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玉城中学 2006学年 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答题卷 语 文 一、(12分) 二、(15分) 7.(6分)①恐美人之迟暮 ② 迷花倚石忽已暝 ③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④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⑤暴霜露,斩荆棘 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8.(6分)① 明月松间照 ② 淮水东边旧时月(或“夜深还过女墙来”) ③ 沧海月明珠有泪④ 春花秋月何时了(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⑤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⑥ 波心荡,冷月无声 9.(3分)① 律诗 , 绝句 。
(1分) ② 4 ,3 。
(1分) ③ 苏洵 苏轼 苏辙 。
(1分) 三、(30分) (一)8分 10.(2分)① 建功立业和有文才的 ② 浪花 ③ 消失净尽 ④ 花白 11.(2分)雄奇开阔 烘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为下阕英雄人物的出场作好铺垫12.(4分)一种是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和虚景(火烧曹营)相互映衬。
一种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自己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以引发作者的慨叹(二)5分13.(1分)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或(石壁流暗泉,草根滴秋露)14.(4分)意境:寂静清冷凄清洁净情感:思乡恋亲或悲凉抑郁(三)17分15.(2分)不赂者以赂者丧16.(1分)韩魏楚17.(2分)①招致②两次③几乎;差不多④礼待;礼遇18.(2分)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19.(D)(1分)(四)9分20.(C)(2分)21.(A)(2分)22.(C)(2分)23. 郭翻和翟汤都被庾亮举荐,官府以博士的职位来召他上任,他不去赴任。
(3分)四、(8分)24.(2分)人:①上小下大,所以稳固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