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制造
自从美国开始实施大批量生产直到二战结束的近百年中,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并一跃成为全世界老大。
20世纪70-80年代是美国经济受到日本的冲击处于的低潮时期,美国人突然发 现他工业“老大”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日本企业竞争的压力下,处于危 机状态的美国人大量的研究日本制造技术。冷战结束,全球经济形成,更加剧 了企业间的竞争。这正是对传统反思、并发新思想火花的时期。于是从80年代 末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与美国传统大量生产模式的科学管理原则相对立的 新管理思想。如:
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为: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 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 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 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 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其特点:三全一多样,即: 全过程、全员、全企业、采 用多种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活 动
其基本思想为: ①顾客观点 ②以顾客为中心的职责 ③PDCA循环 ④以事实为依据(三现主义) ⑤确定管理或改进项目 ⑥过程的管理及改善 ⑦自律的日常管理 ⑧自发的方针管理 ⑨QC工具的应用
制造”概念迈出的第一步。
1986年,施恩伯发布了《世界级制造:简化应用经验》的著作。他根据100
家美国著名企业,实行日本生产方式成功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说明管理技 术在美国移植成功。施恩伯将当时的日本生产方式定位为“世界级制造 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成功实施日本简化技术的企业是世界级制 造企业。从而打造了“世界级制造”的术语和概念。
Perfect 完美
没有任何事物 是完美的 不断改进
Value 价值
站在客户 的立场上
Lean Manufacturing
精益生产
Value Stream 价值流
从接单到发货 过程的一切活动
Demand Pull
需求拉动 BTR-按需求生产
象开发的河流 一样通畅流动
Flow 流动
降低成本, 改善质量, 缩短生产周期
两大支柱是:JIT、自働 化
精益企业
追求7个“零”极 限目标
生 产产 品计现均
精 益 品
生 产 的
改 革
开划场衡柔 质 快机
发与 设物 计流 系系
IE
作 业 研
化 与 同 步
性 生 产 系
保 证 与 自 动
速 切 换 与 维
制 与 标 准
统统究化统 化 护化
意识改革·5S
9
TQM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世界级制造的另一个关注重点是是客户服务,这对任何企业的都是一个关键要素,但是却非常难以 精确的量化考评。 对客户进行完全满意的服务成为所有企业努力的目标。测评客户服务水平的的方 法之一是进行客户调查。请客户评定整个服务的质量、交付、服务、交往等等方面的水平。由调查 综合出企业的客户满意到度水平的指标。这个方法也用于世界级制造标杆的指标数据。尽管这种调 查的评测方法很困难、也不是很精确,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对自己的客户满意度有一个经常的调查和 自我评价的制度。
10
TPM 活动的架构
行业内的一流企业:有良好效益,有持续发展动力的企业
评价指标: 质量 成本 交期 安全 生产力 士气
建立高生产性的生产线 建立不产生不良 培育技能好的员工
八 大
自 计 个 品 初 事环教
主 划 别 质 期 务境育
T
保 保 改 保 管 改安培
P
支
全 全 善 全 理 善全训
M
柱
持续不断的小组改善活动(工具和方法)
标准作业 5、自働化 6、KAIZEN 7、 VSM 8、七大浪费 9、Andon(安灯)系 统 10、看板 11、节拍 12、U型生产线 13 、 同 步 生 产 14 、 柔 性 制 造 15 、 SMED(快速切换) 16、PDCA 17、 多能工 18、VCS 19、5S 20、QC 21、一个流生产 22、小组活动……
6
世界级制造的主要内容
WCM = LM + TQM + TPM + SCM + EI
WCM - 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世界级制造 LM - Lean Manufacturing 精益生产 TQM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TPM - Total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SCM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EI - Employee Involvement 员工参与
其表现为第一,产品在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第二,产品质量恰恰满足不同客户的要 求;第三,服务能够超出客户的期望。
3
“世界级制造思想”的起源
世界工业的发展史:18世纪中叶前手工作业-18世纪中叶伴随着瓦特改良蒸汽 机,进入工业革命时代(1735年乾隆即位)-18世纪后期织纱机出现,人类进入 机械化生产时代。并迅速带动冶金、采矿工业的发展,随后又带动了运输行业 和汽车工业发展-19世纪工业革命传入美国,此时诞生了一个对世界工业影响深 远的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一生致力于工厂管理、生产效率的研究)。在科学 管理原理指导下以福特为代表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形成,流水线开始进入人们的 视野。
Lean的五项基本原则
8
LM - Lean Manufacturing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所追求的是对 衡量制造业绩效的各方 面项目的共同改善,是 通过贯穿在一系列行动 中的消除浪费的行动来 实现的;这些行动包括: 改变生产车间的工作组 织架构,将物流和生产 控制贯穿到供应链中, 以及将人力的方法应用 到生产和辅助工作中去 等等
世界级制造对企业的评估最根本的看2条:库存周转率和客户满意度。这是世界级制造评价企业是否 健康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在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III 里,施恩伯根据近50年来美国经济由衰 落到复兴过程中重要企业的大量数据分析表明,库存周转率与企业的成功存在着明确的直接联系。 从1950-1975年美国企业库存周转率逐年下滑的现象看,美国经济早在50年代就开始衰落。实际上 当时美国企业已经在苦苦挣扎着,只不过因为那时美国工业处于世界领导地位,根本没有想到会有 外来的竞争对手的威胁。直到70-80年代在发现了日本公司的大举入侵,才开始感到恐慌。同样,从 1975-1995美国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在逐年上升,此时正好对应着美国工业的恢复时期,随后美国公 司又回到了世界市场中来。所以库存周转率是任何制造企业不可掉以轻心的事。
7
LM - Lean Manufacturing精益生产
一、Lean(精益):形容词
1: a:无肉或少肉, b:少脂肪或无脂 肪
二、Lean的关键特性
√着眼于速度和过程简化
√在生产过程中“拉动”材料
√根据客户的需求平衡操作
√除非受订单的限制,否则最小批量生产
√延伸至供应商
三、术语
1、拉动 2、生产均衡或平准 3、JIT 4、
世界级制造(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
2010年4月 西王
0
目录
第一部分 世界级制造概述 第二部分 世界级制造的测评标准 第三部分 成为世界级制造的途径 第四部分 中国先进制造水平
1
第一部分
世界级制造概述
2
“世界级制造”的概念
“世界级制造”是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原来从事MRP(物料需求计划)和作业管理 的施恩伯教授在1986年提出的概念,世界级制造企业是对客户高水平服务的组织。 世界级企业能够快速灵活地响应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 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持续不断和快速的改进这些能力(QCD)。“世界级制造” 以其鲜明的挑战性和吸引力很快成为先进制造的重要概念。
到目前为止“世界级制造”已经形成一个激励企业不断改进的体系。世界级制造体 系包括一组以JIT(准时生产)和TQC(全面质量管理)为主的简化技术、库存周转分 析和持续快速改进等改造传统管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一套引导企业管理进步的准 则矩阵;大量基于制造业最佳实践的标杆数据和一套企业业绩测评方法。
总结起来所谓世界级制造是下列管理技术的整合和延伸:
1996年《世界级制造III》 的出版成为世界级制造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这本书中,施 恩伯将“世界级制造”定位于为企业制定一整套评估自己在全球竞争中具有实力的标准 上。从此“世界级制造”不仅仅是为达到“世界级”的许多管理概念和方法的集成,而 成为企业竞争能力最高水平的测评标准和标志。
此后,施恩伯的研究重点放在世界级企业准则和标杆的制订上,这些指标成为全世界重 要企业共同的追求的目标,激励着企业快速而持续的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如何发展 如何实现这些指标,则要采用精益思想原则和支持精益思想的方法和技术。
12
客户和持续改进是世界级制造的核心
持续改进的观点 “精益”和“世界级”的持续改进都是从日本的kaizen演变来
的。在精益思想中,持续改进既是基本方法,又是精益思想的基 础和总结。
在世界级制造:简化应用的经验(以后我们简称为世界级制造I) 这本书的第一章,施恩伯用了一个很怪的标题:“更快、更高、 更强”。世界级制造就是“持续地和及时的改进!”。“如果你
1、实时生产(JIT);2、柔性制造系统(FMS);3、企业流程再造(BPR); 4、全面品质管理(TOM);5、同步工程(CE);6、计算机整合制造(CIM);7、 精益生产(LP);8、敏捷制造(AM)、9充分授权的工人自主管理 10、标杆管理
不论如何,世界级制造就是采用先器》
√业务流程再造
√敏捷制造
“世界级制造”正是在上述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4 出现这样的体系也是历史的必然。
世界级制造思想的形成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施恩伯于1982年发表了《日本制造技术:合理化的9 项秘诀》一书,是西方最早的全面介绍日本成功经验的著作。施恩伯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