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PPT课件


14
管饲滴注法
用5~50ml注射器连接胃管靠重力作用滴入或推 入胃内的方法 1· 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 2· 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3· 连接胃管滴奶 4· 滴完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15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
1. 呕吐每天大于等于3次
2. 奶量不增加或减少,持续3天以上
3. 胃潴留大于前次喂养量的三分之一 4. 腹胀,排便不畅,反复呼吸暂停
新生儿喂养方式
母亲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1· 奶瓶喂养 2· 管饲喂养(1)经口鼻胃管喂养 ( 2)肠管喂养
母乳喂养技巧
1、婴儿于母亲乳房的正确含接 用乳头触碰婴儿的嘴唇,直等到孩子嘴 张大, 很快将孩子移向乳房,让整个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含入口中。 含好的征象:婴儿下劾贴到乳房,张大嘴,下 唇外翻,婴儿面颊鼓起,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 方的多,哺乳时乳房看起来是圆形的。 婴儿吸吮时应把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吸 吮
16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处理
1. 喂养不耐受者停喂1~2次 2. 少量胃内潴留,注回潴留奶液再补充至预 计奶量,若下次仍有潴留,减少奶量 3. 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停喂1~3天
17
新生儿喂养的护理
1. 尽量早期喂养
2. 正确的喂养方法 3. 喂养不耐受
4. 观察
18


1. 观察患儿神志,面色,呼吸,哭声,刺激后的 反应 2. 观察有无呕吐,呕吐物的性质,量
8
母乳喂养技巧
2、哺乳体位 抱孩子有四个要点,孩子紧贴母亲身体, 但不能使孩子的头扭曲 (1)(3)孩子身体紧贴母亲身体 (4)如是新生儿,托着他的臀部
9
母乳喂养技巧
3、哺乳姿势 (1)环抱式(足球式) (2)坐式(摇篮式) (3)侧卧式。
25
26
新生儿“马牙”
22
新生儿青记
常见于背部,骶部,臀部皮肤青 色斑是胎儿时期色素细胞堆积的结果, 这种色斑随着孩子的生长,在儿童期 会逐渐消失,无需治疗。
23
粟粒疹
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 一般在出生后1~2周消退,无需处理。
24
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皮肤因受阳光空气的刺激,有时出 现过敏性的皮肤红色斑疹,称为“红斑”。 多在一周后自然消退。
减少成年后患代谢病几率
3
母乳管理
4
配方奶配制方法
30ml全奶=30ml温水+30g奶粉(一平 勺奶粉) 60ml全奶=60ml温水+60g奶粉(两平 勺奶粉)
开始喂养时间
足月新生儿:生后1~2h试喂温开水或糖 水,然后开始喂奶 窒息或有羊水浑浊者:给予洗胃后开奶 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绝对禁食,患儿 好转后开奶
3. 腹部情况 4. 观察患儿体重
19
面色发绀
处理:停止喂奶 密切观察:患儿面色,spo2变化
喂养前后体位
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促进胃排空,减 少返流物误吸
20
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天左右, 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生理性黄疸: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一 般情况良好,足月儿2-3周内消退。 3、乳腺肿大:生后4-7天可有乳腺肿大,如蚕豆到鸽 蛋大小,多于2-3周后消退,切忌挤压,以免感染。 4、假月经: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 物,是因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终断之故。 5、口腔内改变:即所谓的“马牙”和“螳螂嘴”,是 正常现象,无需处理。 21
10
母乳喂养技巧
4、如何托乳房 (1)“c”字式,不用剪刀式; (2)手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 (3)食指托着乳房; (4)拇指在乳房的上方; (5)母亲手指不要太靠近乳头
11
母乳喂养姿势
12
奶瓶喂养的方法
1· 摆好合适体位 2. 垫好卫生纸
3. 试温
4. 喂奶
管饲喂养
小于34周的早产儿 吸允或吞咽差,不能经奶瓶喂养的患儿 作为奶瓶喂养不足的补充
新生儿喂养与护理
新生儿病房
学习目标
新生儿常见的喂养制剂 新生儿喂养方式方法 新生儿喂养的护理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特征
1
新生儿喂养制剂
母乳 新生儿配方奶 早产儿配方奶 无乳糖配方奶
2
母乳喂养的优点
可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我营养素
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质,增强抗感染性疾病能力 促进宝宝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 吸 收 利用 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