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指南马钢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目录1 编制依据 (3)1.1 合同 (3)1.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1.3 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 (3)1.4 现行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图集 (3)1.5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文件 (3)2 工程概况 (3)2.1 工程建设概况 (4)2.2 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4)2.3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5)2.4 工程机电设计概况 (5)2.5 现场条件 (5)2.6 工程特点 (5)3 施工部署 (6)3.1 工程管理目标 (6)3.2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6)3.3 施工任务及任务划分 (6)3.4 施工顺序及流水段的划分 (6)3.5 主要生产资源配置 (6)3.6 施工准备 (8)3.7 总包管理 (9)4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 (9)4.1 施工进度计划 (9)4.2 工期保障措施 (9)5 施工总平面布置 (9)5.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9)5.2 施工现场平面的绘制及布置原则 (10)5.3 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10)6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10)6.1 测量工程 (11)6.2 地基与基础工程 (11)6.3 结构工程 (11)6.4 垂直运输与脚手架工程 (11)6.5 装饰装修工程 (11)6.6 卫生间及厕浴间防水工程 (12)6.7 屋面工程 (12)6.8 机电安装工程 (12)6.9 外线、道路及绿化工程 (12)6.10 季节性施工 (12)7 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2)7.1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12)7.2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措施及制度 (12)7.3 质量保证措施 (13)8 环境管理体系及环保保证措施 (13)8.1 项目环境管理体系说明 (13)8.2 环境理体系的实施措施及制度 (13)8.3 环保保证措施 (13)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13)9.1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说明 (13)9.2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实施措施及制度 (13)9.3 安全保证措施 (13)10 降低成本措施 (13)10.1 技术措施 (13)10.2 管理措施 (13)11 四新技术应用 (13)1 编制依据 (14)1.1 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 (14)1.2 现行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图集 (14)1.3 批准执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14)2 工程概况 (14)2.1 工程概况 (14)2.2 工程特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4)3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4)4 必要的计算和安全验算 (14)5 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4)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7 环保措施 (14)8 其他应注意事项及措施(如降低造价、四新技术应用等) (14)附注:应编写的主要施工方案 (15)1、测量工程施工方案 (15)2、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15)3、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15)4、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15)5、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15)6、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5)7、塔吊施工方案 (15)8、外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15)9、提升架(外用电梯、井架、门架)施工方案 (15)10、吊装工程施工方案 (15)11、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5)12、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5)13、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5)1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5)1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5)16、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15)17、冬期施工方案 (15)18、雨季施工方案 (15)19、大型构件现场预制施工方案 (15)20、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15)21、水、电、设备、暖卫等工程施工方案 (15)22、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15)23、特殊安全防护施工方案 (15)24、消防保卫方案 (15)25、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施工方案 (15)(说明:本大纲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编制,工业建筑、基础设施、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等可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1 编制依据1.1 合同合同名称、合同编号及签定日期。
1.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名称、报告编号及报告日期。
1.3 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施工图的专业、数量等信息。
1.4 现行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图集1.5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文件文件的名称、编号。
2 工程概况2.1 工程建设概况文字部分主要说明地理位置、工程类型、工程规模、使用功能、建设目的、建设工期、质量要求和投资额度,以及工程建成后的地位和作用。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2.2 工程建筑设计概况文字部分主要描述工程平面组成;层数、层高、檐口标高和建筑面积等;建筑造型及特点。
2.3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文字部分主要描述结构设计情况,结构特点、复杂程度和抗震要求等内容。
2.4 工程机电设计概况主要描述机电给排水,通风、采暖、空调,电器安装等设计情况及主要机电设备机组情况等。
(该部分由机电技术人员编制)2.5 现场条件概要说明工程地形条件、水文地质情况、周边道路及交通条件、场区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
2.6 工程特点概要说明工程特点、难点。
如:高、大(体量、跨度等)、新(结构、技术等)、特(有特殊要求)、重(国家、行业或地方的重点工程)、深(基础)、近(与周边建筑或道路)、短(工期)。
3 施工部署3.1 工程管理目标3.1.1 质量目标3.1.2 工期目标3.1.3 环境保护目标3.1.4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3.1.5 成本目标(如必要)3.2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说明、人员组成表、组织机构框图及人员名单,岗位职责。
3.3 施工任务及任务划分3.3.1 总包合同范围(含主要工程任务及工程量清单)3.3.2 业主自行组织施工范围3.3.3 合同范围内业主指定的分包工程3.3.4 总包范围内的分包工程3.4 施工顺序及流水段的划分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工期要求、工程复杂程度等要素确定单项(位)工程在平面上和竖向上施工开展部位和进展方向。
进行总体施工部署以及地下、主体、装修、机电等各阶段的施工部署。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间的施工顺序,用工艺流程图或网络计划表示施工顺序。
合理进行结构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并附流水段划分图。
3.5 主要生产资源配置3.5.1 劳动力需用量及进场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列出劳动力需用计划,明确工种构成和单方用工,并绘制劳动力动态管理图。
主要有以下两种表格:土建(或机电)劳动力计划表全场劳动力动态计划表动态图:3.5.2 主要材料需用量及进场计划3.5.2.1 非实体施工材料用量根据工期及流水段划分等确定非实体料具用量,主要包括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脚手架体系等周转材料用量。
3.5.2.2 实体建筑施工材料及预制加工品用量根据施工图及进度计划确定实体建筑材料、预制加工品用量以及进场计划,绘制如下表格:3.5.2.3 机电安装材料及设备需要量计划3.5.3 施工机具及设备需用量计划3.6 施工准备3.6.1 施工技术准备3.6.1.1 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3.6.1.2 施工图深化设计3.6.1.3 图纸、规范、标准、图集等3.6.1.4 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3.6.1.5 技术工作计划制定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制定试验工作计划,制定样板、样板间计划等。
培训、总结计划。
3.6.2 劳动力组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建立工作队,组织劳动力进场。
工人进场后生活、教育及培训工作安排。
3.6.3 施工物资准备根据施工方案、进度、物资进场计划表等,编制物资管理工作规定及实施计划。
3.6.4 施工现场准备3.6.4.1 ‘四通一平’工作。
3.6.4.2 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的保护。
3.6.4.3 临时供水、供电、供热、雨污水。
3.6.4.4 建造各项临建及环保设施,CI工作。
3.6.4.5 冬雨季施工准备。
3.7 总包管理3.7.1 对分包的管理措施3.7.2 总包与业主的配合及服务3.7.3 总包与监理的配合3.7.4 总包与设计的协调配合3.7.5 计算机管理及应用4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4.1 施工进度计划文字部分说明本工程开、竣工日期,基础工程出地面时间,主体结构完成时间,工程竣工验收时间及业主的要求等,并附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业主、监理要求,采用横道图、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或时空网络图等方式表示,并采用业主、监理单位认可的计划软件如Project、P3、梦龙计划软件进行编制,应体现总进度及各分项工程进度的关键线路。
4.2 工期保障措施4.2.1 组织措施4.2.2 技术措施4.2.3 管理措施5 施工总平面布置5.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施工工艺流程,业主提供的现场地下及周围作业条件,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等。
5.2 施工现场平面的绘制及布置原则平面布置应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紧凑,尽量缩短运输路线及各种管线的距离和长度;应采用CAD专用绘图软件按比例进行绘制,可分阶段进行布置,必要时应单独绘制临水临电布置图;施工平面图应考虑安全及环保问题。
5.3 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5.3.1 现场临建清单及做法说明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的各项临时建筑面积及做法一览表5.3.2 现场出入口及围墙应结合公司CI要求进行设计。
5.3.3 现场道路及排水排水系统应包括沉淀池、化粪池、隔油池等环保措施。
5.3.4 现场机械、设备的布置塔吊、起重机的轨道或行驶路线,塔吊距建筑物的距离,塔吊高度,回转半径,最大、最小起重量、水平运输设备的安装位置;混凝土泵车、泵管的布置、现场搅拌设备的布置、室外电梯、提升架布置等。
5.3.5 材料加工、堆放场地5.3.6 临时用水布置5.3.7 临时用电布置列出现场用电设备明细表及所需总电源容量,必要时应提供详细计算书。
5.3.8 垃圾堆场垃圾堆场应考虑分类堆放的需求,垃圾分类如下:●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资;●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
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的堆放场地,应有防泄漏措施。
6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明确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
简要描述各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
简要描述特殊过程预先鉴定的内容和方法,施工方法,监控内容和方法。
(本节以下内容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取舍)6.1 测量工程6.1.1 工程轴线控制6.1.2 垂直度控制6.1.3 沉降观测(如必要)6.2 地基与基础工程6.2.1 基坑降水排水工程6.2.2 基坑支护6.2.3 土方工程6.2.4 桩基础工程6.2.5 地下防水工程6.3 结构工程6.3.1 钢筋工程6.3.2 模板工程6.3.3 混凝土工程6.3.4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6.3.5 砌筑工程6.3.6 结构安装工程6.3.7 特种结构安装工程6.4 垂直运输与脚手架工程6.5 装饰装修工程6.5.1 地面工程6.5.2 抹灰工程6.5.3 门窗工程6.5.4 吊顶工程6.5.5 轻质隔墙工程6.5.6 饰面板(砖)工程6.5.7 幕墙工程6.5.8 涂饰工程6.5.9 裱糊与软包工程6.5.10 细部工程6.6 卫生间及厕浴间防水工程6.7 屋面工程6.8 机电安装工程6.8.1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6.8.2 通风与空调工程6.8.3 电气工程6.8.4 弱电工程6.8.5 消防工程6.8.6 电梯工程6.9 外线、道路及绿化工程6.10 季节性施工6.10.1 冬季施工6.10.2 雨季施工7 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7.1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说明包括对主要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原则分工的说明及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