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

参考教材:《电路(第五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年5月。
4.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学 时:5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半导体二极管 及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场效应管放大电 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 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
微电子学专业 (0712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自动化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相 关学科知识丰富,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社 会适应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 等技术工作,具有电子信息领域及新型交叉学科领域相关工作 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六、主要课程简介:
1.基础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8 学 时:117+36
内容简介:本课属于基础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 基础知识,且能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能力。力学主要内容有牛顿运动定律、角动量、刚体力学。热 学主要内容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光学主 要内容有几何成象原理、光的本质、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偏 振等知识。电磁学主要内容: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波。原子物理的主要内容:原子结构 的性质,氢原子的玻尔理论,量子力学初步,原子的壳层结 构,核的基本性质及粒子物理。

4 134 134 2 2 2 2

大学英 语Ⅰ- 12 207 207 Ⅳ
3* 3* 3 3
大学英 语听力 Ⅰ-Ⅳ
3 134
134 2 2 1 1
计算机 文化基 1.5 32 16 16 1+1 础A
VB语言 程序设 3 68 34 34 2+2 计
文献检 索
1
16 16
1
应用文 写作
2 32 32
校内
5 第1-3周 是
微电
子设 专业方向 训练集成电路 计方 课程设计 设计能力
校内外
6
第17-19 周


微电
子器 专业方向 COMS器件设计 件方 课程设计 能力
校内外
6
第17-19 周




2
16 16 (2)
33
3
3 27(2) 28
八、学期教学活动安排情况
(1) 周数分配表
周 项
数 目 学学 年期
参考教材:《半导体光电技术》,余金中,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3年4月。
13.微电子学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
学时:38
内容简介:硅系统芯片集成技术,深亚微米VLSI MOFET
工程,深亚微米工艺时内连特征的提取、建模和模拟方法,在
混合模式集成电路衬底交耦效应的实验技术和器件模拟方法,
一 一


课内 教学
中 考 试

课 程 设 计
认生 识产 实实 习习
毕 业 设 计
毕 业 答 辩
专业 始业 毕业 教育
军 训
寒 暑 假
机 动
合 计
17 1
0.5
3 2 23.5
18 1
1
2 4 1.5 27.5
三 18 1 二
四 18 1 (2)
3 1.5 23.5 7 1.5 27.5
五 15 1 3
法。课程内容包括波函数、薛定鄂方程,量子力学中的力学 量,态和表象理论,微扰理论等。
参考教材:《理论物理基础教程》,刘连寿,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年10月。
3.电路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5 学 时:72+16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电路模型和电 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 理,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动态电路及求解方法、正弦 稳态电路及分析方法,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及分析方法,网络 函数、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等。
参考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实例》,戈素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2;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3 学 时:54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数字逻辑基 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 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 辑功能器件、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 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1.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 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 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情绪。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弹性学制。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八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
163+8学分,8为课外学分。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3 54 54
3*
平台 C语言

程序基 1 32
32
2
础实验
模拟电 子技术
数字电 子技术
电子技 术实验
电工电 子课程 设计
暑假 寒假
暑假 寒假 学生离校 假期
注:A ——复习考试;B ——认识实习(1周) ;
九、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类 别
课程 名称
学 分
课程学时数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合 课 实 一 二 三四五 六 七 计 内 践 17 18 18 18 15 15 16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律 3 48 32 (16) 2+(1)
3.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品质优良, 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
(二)智育方面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文化
艺术素养。 2.掌握本专业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了解本专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获取知 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 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8.半导体器件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分:2.5 学时:45
内容简介:各种微型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制备工艺。 包括各种三极管、二极管、光电探测器、传感器、开关等器件 的工作原理,各种制备工艺等。
参考教材:《半导体器件物理》,刘树林,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5年2月。 9.集成电路设计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参考教材:《固体物理》,韦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7.半导体物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5
学时:45 内容简介:掌握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半导体
中的电子状态、杂质和缺陷能级、载流子的统计分布,p-n 结、异质结、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光、热、磁、压电等各种物理 基础。
参考教材:《半导体物理(第1版)》,季振国,浙江大 学出版社,2005年9月。
军事训练、军 事理论
校内
2
暑期 是
2
2
认识实习
了解集成电路 工艺
校内外
2
暑期 是
1
生产实习 了解所学理论 校内外 7 第1-2周 是
知识在实际中
的具体应用
专业 毕业设 计、答辩
培养专业知识 的综合运用能 力
校内外
8
第1-16 周

微机技能 训练
VB编程训练
校内
4
教学期 间

电工电子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应用训练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及其VLSI实现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和模糊处理器,字符识别和语音识别
及专用神经网络,模糊识别器芯片。
参考教材:《微电子学概论》,郝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类别 项 目
内容
场所
学 期
时间
是否 停课
周数
学 分
公共
军事理论 与训练
际操作技能。
参考教材:《半导体器件工艺原理》,厦门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教
研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7年6月。
11.电子薄膜科学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学分:2.5
学时:38
内容简介:掌握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特性表征方法。内
容包括薄膜的同质外延、异质外延结构和超晶格的生长及其电
学、光学性质,单层、和多层薄膜结构动力学、相变和可靠
参考教材:《物理学教程(上、下)》,马文蔚,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理论物理概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 学时:72
内容简介:属于专业基础课,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是让学生 掌握物质的热运动规律及热运动对物质宏观性质的影响。热力 学的基本定律,热力学函数、平衡及稳定条件,相平衡及化学 平衡,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最可几统计法-玻尔兹曼分布、费 米分布、玻色分布,气体和固体的热容量理论,金属中的电子 气体、平衡辐射,系统理论,热力学的统计表达式,非理想气 体态式,涨落理论,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简介。量子力学让学生 了解微观客体运动特点,初步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
分:2.5 学时:45 内容简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原理与分析。内容包括介
绍集成电路的基本构成单元、逻辑运算方法,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的设计与分析;MOS数字VLSI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VLSI电路中的时延及各种时钟MOS数字VLSI的原理、结构和 设计方法;VLSI电路中的时延及各种时钟技术;VLSI的同步 时钟系统和异步时钟系统;逻辑和存储器的VLSI系统设计方 法及并行算法和体系结构。
参考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