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学总论》课件:第七章:外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外科学总论》课件:第七章:外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人体能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
调节作用,使血液内H+浓度仅在小范围内变动, 保持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
❖血液中最主要的一对缓冲物质是HCO- 3和
H2CO3,两者比值是 24mmoI/L/1.20mmoI/L = 20/1
❖肾是最主要的酸碱平衡调节系统,能排出固
定酸和过多的碱,维持血浆的HCO- 3浓度稳定
轻度:血钠130-135mmol/L,缺钠8.5mmol/kg ,疲乏,
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钠减少
中度:血钠120-130mmol/L,缺钠8.5-12.8mmol/kg。 恶心,呕吐,脉细速,低血压,视力模糊,尿少
重度:血钠< 120mmol/,缺钠12.8-21mmol/kg ,常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包括结缔组织水, 经细胞水(脑脊液,关 节液,消化液) ,仅占组织间液10%,体重的1—2%。
水转移的动力:渗透压
❖细胞内外水的转移与晶体渗透压关系密切 ❖血管内外水的移动,主要受胶体渗透压影响
渗透压
❖溶质中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数量有
关,与溶质分子大小无关
❖1mmol=6.02×1023个粒子
阻
病理生理
❖病因: 丧失的液体为等渗 ❖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血清钠、细胞外液渗透压正
常,最初细胞内液并不向细胞外液间隙转移,故细 胞内液量并不发生变化
❖液体丧失持续时间较久后,细胞内液逐渐外移,随
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引起细胞缺水
临床表现
❖恶心,厌食,乏力,少尿。但无明显口喝。舌干澡,
眼窝陷,皮肤干。
年龄 新生儿 1-5岁 10-16岁 17-34岁 40-59岁 60岁以上
机体水含量与年龄的关系
男(占体重的%) 女(占体重的%)
80
75
65
65
60
60
60
50
55
47
50
45
机体水的分布
❖细胞外液:20% (占体重的%)
血浆5% 组织间液15%
❖细胞内液:40%
细
胞
内
体 重
60%
体 液
40%
治疗:去除病因,补充细胞外液
❖一般用平衡盐液或等渗盐水 ❖大量输等渗盐水,有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险。平
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相仿,用来治疗缺水 更符合生理,可避免输入过多的Cl- ,并对酸中毒 的纠正有助
❖纠正缺水后,钾的排泄增加, K+浓度也会因细胞
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故应注意低钾
补液量
补等渗盐水量(L): = 血细胞比容上升值×体重(kg)×0.25 +当日需要量 (一般为水 2.0L,钠 4.5g )
机理:①离子交换平衡(H+—Na+交换, HCO- 3重吸收,分沁NH3和H+结合成NH4排出 )
②尿酸化排出H+
❖肺呼吸排出CO2,调节血中的H2CO3
第二节:体液(水电介质) 平衡失调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体内钾的异常 ❖体内钙的异常 ❖体内镁的异常 ❖体内水(isotonic dehydration),急性 缺水、混合性缺水
轻(无血容量不足):1500-2000ml 中重度(血容量不足):3000ml(60Kg*5%)
2.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缺水+缺钠 & 缺水<缺钠 ❖血清钠下降,细胞外液低渗
❖ 病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大创面慢性渗 ,排钠利尿剂,等渗性缺水补水过多
病理生理
❖早期:针对低渗排水、保钠:ECF钠降低呈低渗,机体:
❖低血容量表现(丧失5%体重,25%细胞外液):脉
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或下降,
❖休克(丧失6-7%体重,30-35%细胞外液),伴代酸 ❖如丧失的体液主要为胃液,因Cl-大量丧失;可伴代碱
诊断
❖ 病史、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 血Na+和Cl-多无明显降低 血浆渗透压正常 尿比重增高, 尿钠一般少 RBC计数、Hb量和血细胞比容明显增高 (血液浓缩) 血气分析判定有否酸碱平衡失调
①减少ADH分泌,尿量增多但ECF反减少;②醛固酮增加
❖若循环血量明显减少,机体不再顾及渗透压而尽量保持血
容量。肾对钠、Cl-和水再吸收增加,尿氯化钠明显降低。 血容量下降刺激ADH分泌,水再吸收增加,导致少尿
❖水由胞外转移至胞内,血容量及组织间液均明显降低,甚
至引起休克
临床表现:据缺钠度程度, 将低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液
血
20% 细 15% 浆
胞
外 液
5% 组 织
液
体液的离子成分
❖细胞外液: 最主要的阳离子Na+, 主要阴离子 CI-,HCO- 3 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 主要阳离子是K+,Mg2+, 主要阴离子是HPO-2 和蛋白质
细胞外液
❖功能性细胞外液:能迅速和血管内液体 或细胞内液体进行交换的液体(绝大部 分的组织间液)
❖1L溶液中含1mmol,称渗透体积摩尔,表示为1Osmol/L ❖1kg溶剂中加1mol溶质,称渗透重量摩尔,表示为1Osmol/kg,
如溶剂为水,则表示为1Osmol/kg.H2O
晶体渗透压
❖=2(Na++K + )+葡萄糖+尿素 Na+ 在维持血浆渗透压中起决定作用
❖正常值:280-310 mOsm/L ❖测定:冰点渗透压计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慢 性缺水,经发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原 发性缺水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稀释性低 血钠
1. 等渗性脱水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
消化液的急性丧失:肠外瘘、大量呕吐 体液丧失在感染或软组织内:烧伤、肠梗
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g/dl)×5.54+球蛋白(g/dl)× 1.43 ❖ 正常值:25-27mmHg
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
❖体液平衡:体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 容量,分布和电解质离子浓度(渗透压)。 ❖渗透压靠“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 激素系统”调节 ❖血容量靠“肾素—醛固酮系统”调节
酸碱平衡的维持
第七章:外科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主要内容
❖概述: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水和钠、钾、钙、镁、磷) ❖酸碱平衡的失调
(代酸、代碱、呼酸、呼碱) ❖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机体水含量:占体重比: 44%-85% 新生儿80% 成人55%-60%,女性低 5% 老年及肥胖者水含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