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分析考情:扩展、压缩考查两题型题型一扩展语句1.(2017·浙江高考)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句中出现的意象有:小路、十八台阶、月光、蚂蚁。
这些在描写场景时必须出现。
另外,要将“我”换成“他”,描写中要有“他”的心理活动。
最后中心是“他”回到了童年。
答案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题型二压缩语段2.(2018·江苏高考)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解析本语段重点在最后一句话,“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那就像……,又好比……”,这是强调偏见存在的价值,所以选D。
答案 D3.(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
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
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
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答案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4.(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
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
(4分)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
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
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尤其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分别抓住每段中的“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房屋的各种构件……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等内容,根据这些压缩语段,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
②内部可通可隔。
③构件艺术美观。
④涂有油漆以防腐。
真|题|微|探考查内容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考查形式①题目综合性强,有的与仿写句式相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有的与小作文联合,有的与修辞手法运用结合,有的与图像结合。
②试题一般置于第II卷,采用简答题的形式,分值4~6分。
考查趋势“语文突出语言操作的实用性”原则的提出,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是语文学科加大对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一个新的表现。
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命题灵活性大。
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和联系能力。
微点1 扩展语句专题微评小题微练1.(2019·沈阳市郊联体模拟考试)根据下面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有心理描写,运用比喻修辞;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55个字。
三粒苦松子/沿着路标一直滚到我的脚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鸟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可在翻译句子的意思基础之上,加入心理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即可。
可以把三粒苦松子比喻成皮球一样,从山上沿着路标一直滚到我的脚前,加入我看到三粒苦松子滚到我的脚前时的心理想法即可。
答案三粒苦松子如皮球一样,从山上沿着路标一直滚到我的脚前,我想它为什么要滚到我的脚前呢?于是我便伸手抓起三粒苦松子,竟是一把鸟声。
2.(2019·潍坊市模块检测)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雷雨》和《巴黎圣母院》两部作品中有很多悲剧成分,却也给人以力量。
请你任选一部作品,分析一下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作品为什么能给人以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注意答出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作品为什么能给人以力量。
答案示例:《雷雨》的悲剧成分:鲁侍萍,纯真美丽却被欺骗,一生辗转勤苦奔波;四凤,单纯、充满活力,却梦想破碎,付出了爱的代价。
《雷雨》的力量:周朴园压抑之下的腐朽透顶封建大家庭解体,预示着新生的开始。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成分:艾丝美拉达美丽善良,是美的化身,却惨遭极刑而被毁灭。
《巴黎圣母院》力量所在:卡西莫多杀死克洛德主教,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殉情,标志着善战胜了恶,是人道主义的胜利。
(答别的方面,言之成理亦可)微点2 压缩语段1.(2019·江西省上饶县中学第二次考试)根据材料,下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当下,铁路快餐饱受诟病和指责,若要继续抢占市场,铁路快餐就只能求新求变,做到以乘客为中心和“需求为王”,拓展品种和样式,增强品质和口感,形成具有差异性和特色性的铁路快餐文化。
铁路市场化改革“依旧在路上”,铁路快餐进行“人工煸炒”只是一个方面,系统性和全局性改革依旧任重道远。
A.铁路快餐受到了广大乘客的一致指责,饱受诟病,不得人心。
B.铁路快餐要以乘客为中心和“需求为王”,求新求变才有市场。
C.铁路快餐进行“人工煸炒”的改革,但其改革“依旧在路上”。
D.铁路快餐必须要继续抢占市场,形成特色性的铁路快餐文化。
解析A项,选项只是指明了铁路快餐要改革的原因。
C项,选项只是陈述铁路快餐改革没有终点。
根据逻辑关系,文段主要是先写铁路快餐因为受到乘客的指责,所以其改革必须以乘客为中心,求新求变。
D项,选项中的“必须”过于肯定,文中有“若要”,说明的是假设关系。
故本题选B。
答案 B2.(2019·安徽省合肥市开学考试)下面是小军同学最近搜集到的一则新闻材料,请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以便呈现在新一期校报上。
(5分)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一代“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已经开跑,最高时速350公里,空间更大、车内噪声明显下降。
而除了技术上的全面进步,“复兴号”还很人性化地允许乘客随意充电,并提供免费WiFi无线网络,实现了一个零的突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语段可以发现,这段文字一共两句话,而这两句话的对象都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一代‘复兴号’标准动车组”,第一句话是介绍“复兴号”的开跑,而第二句话是对“复兴号”中高科技的说明,即WiFi全覆盖。
学生的答案中要包括对象,即“复兴号”,还要包括“开跑”和“WiFi全覆盖”这两个信息。
答案世界最快高铁开跑,WiFi全覆盖,或“复兴号”开跑,WiFi全覆盖合理联想法,解扩展语句题【例】(2019·临沂市教学质量抽测考试)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80个字)秋雨庭院树叶人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2019·哈尔滨市第一次调研考试)请阅读下面的内容,指出文段从哪四个方面介绍了“绒花”。
每点不超过4个字。
答案①寓意②历史③工艺④现状反思总结:1.首先要审题,审清题干的要求。
2.要将文段分层,然后概括层意即可。
教师独具 6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解题原则一、扩展语句的解题原则1.建立话题意识这里所说的“话题”,即“谈话的中心”。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有一定的中心的,强调话题意识,就是强调语言表达的内容,强调重视语言信息,这是语言表达的灵魂。
2.建立语境意识运用语言离不开一定的语境。
就考试的试题来说,题干包含着语境;试题所给的材料,也包含着一种语境。
一般说来,语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和补充两种作用。
考题所提供的语境,更多的是限制作用。
3.建立表达意识这里所说的表达意识是指遵循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
这原则包含下列三点:(1)向心性原则:指所写的一段文字的每一句话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中心,陈述中心,而不要游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