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美学》
课号:091D74D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对实际旅游景观、文化艺术、饮食文化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景点景区的景观的美学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旅游审美素质。

前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是“景观设计与鉴赏”
1.2设计思路
课程开设依据: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分析,导游、景区助理管理员、酒店服务管理员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在专业能力得益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严格来讲,在旅游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美,对游客来讲外出旅游就是来寻找美和感受美,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应首先懂得感悟美,因此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内容选择标准:导游和景区助理管理员工作涉及审美分析及审美能力发挥,通过对这些岗位进一步调研,并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地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旅游餐饮住宿美、导游服务美、景区建设美,因此,本课程主要围绕这五块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

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审美技能,以真实的审美对象为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学与教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景区审美分析时候,先从单一的景观开始,然后是复杂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规划审美。

由此顺序渐近,所选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覆盖型,通过这些审美对象分析,使学生具备一般的审美能力,并学会对典型景观鉴赏,为使学生具有更广的审美能力,课外展开审美能力训练,以实现能力的灵活应用。

本课程所涉及的程度用语主要有“熟练”、“准确”、“基本”。

“熟练”指能在所规定的
较短时间内无错误的完成任务,“准确”指没有任何错误,“基本”指在没有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不经过旁人提示,能无错误的完成任务。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分为2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旅游审美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职业素质。

具体如下:
2.1 知识目标
•能熟练地说出常用审美原理。

•能正确阐述审美对象的审美结果。

•能熟练地说出导游服务审美原理。

•能基本说出与课程相关的常用的术语。

2.2 能力目标
•能运用基本的审美原理熟练地分析典型、常见审美对象。

•能用熟练的审美语言对常见和典型景观进行审美表达。

•能协助景观规划者,使景观设计更趋于完美。

2.3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

•培养认真的和严肃的审美态度。

•培养表述、回答等语言表达能力。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