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理念——语文学科的本位认识
• 四个强调 1、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
能力。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3、强调核心价值观。
4、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Fra bibliotek灯•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 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 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 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 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 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 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 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 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 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 总量不少于40万字。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 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 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 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 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 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 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 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 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 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 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二)阶段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 • (1)识字与写字 •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 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 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 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 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 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 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 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 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 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 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 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一)总目标(10条)
(二)阶段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 )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一)总目标(10条): •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 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 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 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 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 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动识字的习惯。 •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
中1600个左右会写。 •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
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 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 字帖。
•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 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 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 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和社8.会能交具往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 10闻.、学体会验使和用想常法用。的能语根文据工需具要书,。运初用步常具见备的搜集和 处表理达信方息式的写能作力,,发积展极书 尝面试语运言用运新用技能术力和。多种媒体学 •习9语.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 心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三)关于口语交际 (四)关于写作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 的 教学手段。
如:通过比较字形、加减笔画组成新字、加 减偏旁、编字谜、编儿歌等方式创设丰富多 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
(2011
年版)
第二学段解读
2016.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 读
主要内容
• 新课程的理念 • 语文课程目标 • 教学策略 • 新课程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理念——语文学科的本位认 识
“四个坚持”和“四个强调”
理念——语文学科的本位认识 • 四个坚持: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二)阅读
•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 意。
•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 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 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 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 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 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 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 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 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 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 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 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 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相关主题